第159章
华深知谢叔对待工作一向认真负责,这种重要时刻自然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 交接工作涉及诸多细节和环节,需要谢叔严谨细致地处理每一个步骤;而初到新地方,也有大量的信息等待着他去掌握,周围的人和事都得从头开始认识和适应。 想到这里,张华对谢叔充满敬佩之情,同时也祝愿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切顺利,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虽然此次未能相见有些遗憾,但张华相信他们日后定会有机会再次相聚,那时再把酒言欢,畅谈彼此的近况和经历。 带着那一丝丝难以释怀的遗憾,张华终于离开了方庄的家回到了章平县。 离开了三个月,这一回来,才刚刚开始着手处理堆积如山的工作事务没几天,他就接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紧急通知——省里要求他立刻赶赴省城! 这个消息让张华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还是迅速收拾行装,踏上了前往省城的路途。 经过一番打听,张华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本月二十九日,一场盛大而庄重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即将在京城隆重举行。 届时,包括张华在内的来自祖国各地的一百位优秀县委书记将会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充满荣光的历史性时刻。 可以想象得到,在那个令人瞩目的大会现场,中央领导将会亲自登台,为每一位获奖者颁发象征着无上荣耀的荣誉证书和金光闪闪的奖牌。 这份殊荣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杰出成就,更是党和国家对于这些基层干部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与殷切鼓励。 当张华要离开章平县的时候,县里班子的同事们纷纷前来送行。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喜悦之情,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张华微笑着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心中满怀着感激与不舍。 就这样,在同事们热烈的祝福声中,张华匆匆赶往市里。 抵达市里后,张华受到了尚书记、白市长等一众市领导的亲切接见。 他们对张华此次获得的殊荣表示衷心祝贺,并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和赞扬。 最后,在这些领导热情洋溢的送别之下,张华乘坐汽车缓缓驶出了白马市,朝着省城疾驰而去,准备与其他进京参会的同仁们胜利会师。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表彰活动,对基层干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其次,它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它为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进取,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通过表彰这些优秀县委书记,中央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工作,支持和鼓励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干部。 这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基层工作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张华抵达京城后的第三天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京城那宽敞而整洁的街道上。 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爽,仿佛也在为这特殊的日子增添几分喜庆与庄严。 就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备受瞩目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在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内隆重开幕。 张华怀着激动的心情,身着笔挺的西装,步伐坚定地走进了会场。 他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看到了其他九十九名同样来自祖国各地、身负重任且成绩斐然的县委书记们。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因为今天,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 当中央领导步入会场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中央领导们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他们微微抬起手来,向着台下那些受到表彰的县委书记们轻轻挥动着手臂,表示着诚挚的问候与敬意。 随后,他们迈着稳健的步伐,一个接一个地踏上了主席台,并按照预定的位置有序地坐了下来。 此时,整个会场里充满了一种庄严肃穆却又热闹非凡的气息,每个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份凝重与热情交织在一起所带来的独特氛围。 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这场盛大的表彰大会绝非仅仅只是对于个人辛勤工作所取得成果的简单认可,它更代表着党和国家对于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高度关注以及无比重视。 就在这举世瞩目、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一种既庄严又神圣的感觉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迅速弥漫开来,笼罩住了整个空间。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聚焦在了主席台上,期待着接下来即将发生的重要时刻。 终于,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来临了! 只见中央领导们依然面带温暖的微笑,神情专注且庄重。 他们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郑重其事地捧起那份鲜艳夺目、烫金字体闪耀着璀璨光芒的荣誉证书。 这份证书在明亮的灯光照射之下,散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辉,仿佛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荣耀和辉煌过往。 当张华接受中央领导的颁奖时,伴随着中央领导缓慢而沉稳地将这份珍贵的荣誉证书递到张华同志的眼前时,刹那间,全场爆发出一阵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的掌声。 这掌声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久久不息。 在场的人们用这种最直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获奖者的由衷祝贺与崇高敬意。 此时此刻,整个会场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喜悦和自豪的笑容。 这掌声如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经久不息。 张华激动得满脸通红,他颤抖着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份珍贵无比的荣誉证书。 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两人身上,见证着这个令人难忘的瞬间。 中央领导那亲切和蔼的微笑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张华的心田。 当那双宽厚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张华的手时,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张华的全身。 那一刻,时间仿佛再次凝固,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唯有这一握,传递着无尽的关怀、信任与鼓励。 张华激动得几乎无法言语,只是用力地回握着领导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握手,更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刻,张华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但同时也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尤其是当中央领导并伸出那宽厚温暖的手掌与张华相握时,他那张威严却又充满亲和力的面庞上,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和煦的笑容。 只见他微微颔首,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张华,用温和且沉稳的语气缓缓说道:“我可是久闻大名鼎鼎的章平县县委书记张华之名啊! 希望你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可千万不要忘记党和人民对你的殷切期望哟!” 张华此刻已然激动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他整个人都仿佛被一种巨大的喜悦所淹没。 面对眼前的情景,他完全不知所措,嘴巴张了又张,却愣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唯有身体像是不受控制一般,不停地上下点着头。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稍稍宣泄出他心中那份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 第645章 终于睡了一个囫囵觉 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一殊荣之后,张华并没能立刻返回章平县。 回到省内的第一周,张华的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根据上级的指示,他需要出席多场重要活动。 这些活动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发展座谈会、农村工作研讨会以及医疗、教育等项目启动仪式等等,当然了,还发表了多场演讲。 在每一场活动中,张华都备受瞩目。 他不仅受到了来自本省各级领导的亲切接见,还得到了他们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与此同时,其他区县乃至省市的领导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并对他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除了本地媒体的关注外,省外的各大媒体也相继对张华的事迹展开了报道。 而省内的各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他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 一篇篇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专题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接连问世,占据了各大报纸和网站的重要版面及头条位置。 其中有些报道详尽地阐述了张华在章平县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从政策制定到落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们犹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那场变革所带来的震撼与冲击; 有的则深入挖掘了他在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道路上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展现出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还有一些报道着重描绘了他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通过一件件小事例凸显出他那颗始终装着百姓的心以及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一时间,张华这个名字就像夜空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星辰一样,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吸引了全省上下无数人的目光。 他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热烈讨论的焦点人物,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这位杰出的县委书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名声如同春日里和煦温暖的微风,迅速吹拂过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人们对他满怀好奇与敬仰之情,纷纷传颂着关于他那令人惊叹不已的传奇故事。 特别是张华的那些先进事迹,比如他亲自走访贫困家庭,嘘寒问暖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又或者他为了招商引资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最终成功引入多个重大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等。 这些事迹不仅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追求梦想,也成为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效仿的楷模典范。 南陆省此次包括张华在内有三位县委书记获得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崇高荣誉。 而媒体在大幅宣传报道他们三人的优秀模范事迹时,张华一人所占的版面比另两位加起来的还多,这令另两位县委书记摇头苦笑。 没办法,跟张华站在一起,大家瞩目的焦点和镜头所对的就是张华,他们俩仿佛是绿叶,一直陪衬在张华身边。 张华返回章平县时,已经是他回到南陆省的十天之后了。 他回到章平县,县里的同事们更是对他又一番庆贺,自不必多提。 当张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住所时,一袭浓浓的倦意立刻充斥全身,他放下手中拎着的手提包,对着帮他拎行李箱的王满仓说了一句:“我先去睡会,一会你走时帮我关上房门就行了。” 说完话,他就钻进了卧室,衣服都没来得及脱的上了床,倒头便睡,很快打鼾声响起。 隔壁住着的老省长来看他时,王满仓笑着指了一下卧室的门:“我们书记这会睡得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你听,这呼噜打的,锣鼓家伙中还带着口哨声。” 老省长笑着指着王满仓骂道:“难怪你们书记骂你是个憨货,他这是枕头没枕好的缘故,你也不帮他挪一下脑袋。 怎么,你听着好听不是?” 王满仓“哦”了一下,赶紧推门进了卧室。 时间不长,张华的打鼾声逐渐平息了下来。 张华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这一觉他整整睡了四个半小时。 醒来后的他感觉浑身都有点酸痛,可是不起来不行啊,饿了,得起来找吃的。 这些天来净是应酬了,看着一桌桌的美味佳肴,就是吃不到嘴里,只顾与身边坐着的一众领导汇报工作了,哪有机会吃? 搞得每一个晚上都在酒店的房间泡方便面吃,有的时候拎着烧开的热水冲泡面时,他觉得他就是碗里的那块干面条,那个郁闷啊! 坐起身,透过卧室门下面的缝隙,发现客厅的灯大亮着,他想起自己回来睡觉时不过是下午三点多的时候。 还传来客厅的吊扇呼呼的旋转声。 三点多就开灯开风扇?自己这一觉睡了四个多小时,灯和电扇开了四个多小时,这不是纯属浪费吗?王满仓这个憨货行情也见长了?开始飘了? 这可不好,找个机会一定得收拾他一顿,忘本可不行,只是自己打不过他,否则摁地上捶他个半死。 赶紧下床穿上鞋,有点小生气的拉开卧室的门。 客厅里的沙发上老省长一人坐着,正在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听见张华拉开门走出来,老省长回头看着他:“醒了?你这一觉睡得可够长的,看来你这几天是没休息好啊! 饿了吧?快洗把脸吃晚饭! 今晚我亲自下厨给你做了几个菜,一是为你接风,对你所取得的荣誉一定要好好的犒劳一下! 二呢,你不在家,我好几天没有喝酒了,今晚咱爷俩喝两杯。” 张华走到茶几旁,睁大惺忪的睡眼看着摆着的四个小菜,旁边还有电饭锅,应该是焖好的米饭,摇了一下头:“估计也就米饭熟了。” 老省长将报纸往身边一放,摘掉鼻梁上的老花镜:“你怎么这么多事?被大领导接见过了我做的饭你就看不上了?” 张华一听,这说的哪跟哪啊?老省长又开始打乱仗了,你说东,他给你对付西,总抄后路,要不就莫名其妙的朝腰眼上来一脚,这仗还怎么打? 张华赶紧摆手:“啥啊?老省长误会了不是? 算了,不跟你说这么多了,我赶紧洗把脸,今晚我得吃三碗米饭,好久没吃老省长焖的米饭了,甚是想念啊!” 第646章 严厉的要求 老省长看着张华去洗漱的背影说道:“你小子,你也不打听打听,看看我给谁亲自下厨炒过菜?你还不知足!” 闻听老省长的抱怨,张华心里有点苦:“哎!你这老爷子也真是的,家有保姆你不用,你说你非要亲自张罗着给我做吃的,味道好不好的都不重要了,关键熟了也行啊!” 水龙头好一阵“哗哗”声响过后,张华趿拉着拖鞋走了过来,一番洗过后的脸也精神了不少。 来到茶几边,张华从沙发的一角拿出一个塑料小凳子坐了下来,指着炒得有点发黑的芹菜说道:“这一道菜的名字叫'包黑子陈州放粮'吧?” 老省长也不搭理他,拿出一瓶酒,拧掉盖子,给桌子上的两个杯子倒了酒,然后将瓶子放在一边,端起一杯酒说道:“来,先喝三杯,为你获得至高无上的殊荣连干三杯!” 张华赶紧端起另一杯酒,双手端着与老省长碰了一下:“谢谢老省长,干杯!” 一杯醇香浓郁的白酒入喉,张华打了一个激灵,人顿时又精神了不少。 老省长又与他碰喝了两杯酒,才与张华拿起了筷子,开始吃起菜来。 吃了几口菜,张华起身来到饮水机前接了两杯水,又坐了回来,没办法,老省长做的菜真的很有特色,咸的齁咸、淡的太淡。 至于色香味方面,不说也罢。 盐量还把握不准呢,还谈什么色香味?再说了,没看见一盘菜里面还有生有熟的吗? 吃老省长做的菜,简直是一种劫难! 张华都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张华突然想,当年祝青伟那个孙子别刑讯逼供他,要是将老省长做的菜端给他吃,他指不定就将中大奖的事一股脑的给招出来了。 老省长放下筷子,看着张华说道:“张华啊,你年纪轻轻的,如今已经取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名和利算是都有了,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 张华看了一下老省长,发现老省长虽是微笑的面庞上,透露出的除了欣慰之外,还带着一些似乎有点复杂的表情。 他说道:“老省长,说实话,这次这个荣誉将我搞得有点不知所措、有点茫然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老省长问道。 “我原本心里想着啊,等我接任章平的县委书记一职后,一定要静下心来,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市里和省里竟然将我推举上报,赋予了我如此巨大的一项殊荣。 没错,能获得这般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荣誉,对于任何一名党员干部而言,都是极其渴望且梦寐以求的事情。 说实在的,当我得知这一喜讯传来时,那种喜悦之情绝非仅仅用“开心”二字就能形容得了的,它更像是一份伴随终身的荣耀与自豪! 可是,我怀着满心欢喜、兴奋激动的京城之行后,我却突然意识到,伴随着这份殊荣而来的,并不仅仅只有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变得愈发重大了,还有需要我去勇敢担当和承受的东西也随之增多了。 正如中央领导与我握手时说:“希望你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切不可忘却党和人民对你寄予的那份深切厚望哟!” 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单纯的鼓励和期许而已,其中还饱含着对我的鞭策与激励呀! 老省长,我好像不知道我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老省长看着张华点了一下头,说道:“我很高兴,很高兴没有看到你翘尾巴,没有看到你从京城回来后因为获得了荣誉后的得意忘形。 张华啊,我为你始终如一的能坚守住你的本心感到高兴,也为你时刻都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态感到欣慰。 你说你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仿佛迷失在了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进的道路。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你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亦非你丧失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真正令你倍感沉重、难以喘息的,是那一份犹如泰山般沉甸甸且无比厚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它们宛如一座无形的大山,死死地压住了你,使得你甚至无法挺直身躯,只能在其重压之下艰难前行。 张华啊,在此,我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对你说一句:你实在是想得太多了,不知不觉间,你已然走入了一个死胡同,钻进了牛角尖里。 事实上,情况远没有你说得那般严重。 我要提醒你一点的是,你此次前往京城所斩获的殊荣,仅仅只能够代表你的过去罢了。 它是党和国家对于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所完成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给予的高度肯定与赞赏,更是对你辛勤耕耘的一种认可。 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束缚住你手脚的枷锁,更不应化作阻碍你继续奋勇向前的绊脚石。 相反,这份荣誉应当激励着你再接再厉,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创造出更为辉煌灿烂的成就!” 老省长说到这,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慢慢的放下水杯,说道:“张华,我告诉你,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绝对代表不了你的将来。 我要求你,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你要卸下你所有的光环和荣誉,重新开始,从零做起。” 老省长说到这停下了,他一直盯着张华,两只眼睛依旧那么炯炯有神。 过了有十几秒,他缓缓说道:“张华啊,今晚是我在章平居住的最后一个晚上了。” 一直看着老省长的张华闻听老省长说出这么一句话,他一怔,马上就要开口问,却见老省长手一摆:“听我讲。 我分析,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见面了。 依旧不耽误咱们爷俩继续喝酒,依旧不影响你吃我这个退了休的老头子给你炒出来的半生不熟的菜。 只是地方换了,不在章平县了,而是在省城,要么在省城我的家,要么在省城你的家。 张华啊,我要告诉你的是,随着云山书记的调离,南陆省,要刮一阵风了。 不过你不要担心,即便是刮风,哪怕风再大,你张华只要做好你自己,认真完成组织上给你的工作安排就行了,什么风也只是打你跟前吹过,是吹不到你的。 还有啊,在这里我得跟你讲清楚,无论将来组织将你调配到哪一个工作岗位,你务必都要做到心无怨言、毫不犹豫地听从并执行组织所做出的安排与部署。 一定要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或者抵触情绪! 张华,我所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张华不明就里,但从老省长的神情来看,肯定另有深意,只是张华这个层级上的人一时难以获知到的罢了。 面对着老省长期盼的目光,张华重重的点了点头。 老省长没有对张华的点头应允做任何回应,继续说道,但是言语中充满了严厉:“张华,我还要你必须做到一件事。 就是无论你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你的亲人、长辈,他们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发生任何变化,你都必须保证不能有怨言、发牢骚,哪怕是说一句怪话都不行。 你给我听好了,你必须给我做到!” 第647章 退二线 老省长那威严的话语犹如洪钟一般响起,带着一种令人无法质疑和拒绝的严厉气势。 然而,尽管如此,张华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还是从老省长那看似严厉的言辞之中捕捉到了一丝别样的端倪。 没错,老省长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即将浮出水面。 毕竟,张华与老省长相识已久,对于老省长的脾气秉性可谓是了如指掌了。 如果老省长心中有事想要说,哪怕张华不用开口询问,他老人家也会毫不保留地一吐为快;可若是有些事不宜宣之于口,或者老省长压根就没有打算透露半分,那么任凭张华如何苦苦追问,恐怕也难以从他口中得到只言片语。 想到这里,张华不禁眉头微皱,暗自思忖起来。 老省长今夜特意在此坐等自己醒来,显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做一顿晚餐这般简单,更不可能是为了毫无目的地说出一些让自己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语来的。 那么,究竟所为何事呢? 这个谜团如同重重迷雾一般萦绕在张华心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罢了罢了,还是将这一切都交付给时间来处理吧! 毕竟无论遇到何种事情,只要假以时日,所有的真相都会逐渐浮出水面,一切也自然会有个明确的结果。 张华能够如此沉稳地应对当前的局面,并非毫无缘由。 原来,从老省长的言辞之中,他察觉到其中还隐藏着一些未曾言明的信息。 那便是关于他身边亲近之人的情况——无论是亲朋好友,他们所面临的仅仅只是工作岗位的变动罢了,绝非是什么糟糕透顶或者极其恶劣之事。 所以,张华才能够保持这般镇定自若、波澜不惊的姿态。 张华对着老省长再次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听到张华的表态,老省长严肃的表情一下消失了,露出往常的和蔼与慈祥。 接下来两人又碰喝了几杯酒,在老省长的要求并严格监督下,张华吃了两碗米饭,并将四个碟子中的菜一并吃完。 他这才哈哈大笑着起身离开了,临走时还说了一句话:“明天你忙你的,不要送我,反正很快我们在省城就见面了。” 第二天上午,张华在上班的时候,老省长一家搬离了章平,回省城的家了。 张华尽管脑中一直萦绕着老省长昨晚上说的一些话,但还是满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日子再次回到了往昔那宁静如水般的状态,平静得就好似一潭没有丝毫涟漪的池水。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章平县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即便此刻正值炎炎烈日高悬、酷热难耐的盛夏时节,章平县的建设进度也没有受到哪怕一分一秒的耽误。 相反,在这炽热阳光的映照下,工地上的繁忙与热闹似乎被放大了数倍,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每一块砖头、每一根钢筋,都承载着章平县发展的希望,而这份希望在夏日的烘托之下,愈发显得热烈而充满活力。 日子一眨眼过去了半个多月。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万籁俱寂,大多数人早已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 然而,就在这深夜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张华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伸手摸向床头柜上不停震动着的手机。 他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屏幕,来电显示竟是高倩。 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这么晚了,她怎么会打电话过来呢? 张华按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到高倩急切的声音传来:“老公,不好了!我刚刚得到消息,爸妈、还有李叔和慧芳阿姨,他们全都被组织谈话了!” 张华顿时睡意全无,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紧张地问道:“什么情况?谈的什么?” 高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解释道:“听说是因为年龄的问题。 全省现在要加大提拔重用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按照规定,像爸妈他们这种年纪的,就得退居二线了。 按照咱们南陆省的相关规定,厅级和副厅级的干部,如果是男性,到了五十七周岁;女性则是五十五周岁,就必须要退居二线了。” 张华听完后,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知道对于岳父岳母以及李叔和慧芳阿姨来说,工作一直都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突然面临退居二线的局面,想必对他们的心理冲击一定不小。 想到这里,张华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高倩道:“别太担心了,咱们这些干工作的人,谁都早晚都要面对这个坎。 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对于他们来说,也许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呢。 不管怎样,我们作为子女,一定要多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挂掉电话后,张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 脑海里不断浮现老省长的那句忠告:“就是无论你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你的亲人、长辈,他们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发生任何变化,你都必须保证不能有怨言、发牢骚,哪怕是说一句怪话都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了,省里这个退居二线的规定又不是专门针对的他们四个人的,只是他们四个人年龄上都到了这个线而已。 再说了退二线又不等同于退休。 让一部分干部从领导干部的岗位上退居二线,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效的手段,可以实现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及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顺畅运行。 同时,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或者身体状况欠佳的干部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贴心的照顾措施。 然而,退居二线的干部们应当清晰而准确地领悟到退二线所蕴含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 即便离开了领导岗位,他们依然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高标准来严格约束自我,坚决恪守党纪国法的各项规定,毫无保留地服从所在单位的科学管理。 不仅如此,还要紧密围绕着组织的精心安排以及实际工作的切实需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那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从而为推动整个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余热。 当脑海中的思绪流转到此处时,张华那原本平静的面容之上,情不自禁地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微微眯起双眼,在内心深处悄悄地嘀咕道:“一旦退居二线,工资这一块实际上并不会遭受过多的冲击。 毕竟,工资待遇大体上仍能保持原状。 虽说从此告别了领导岗位,然而,如果单位遭遇极其重大的事件,依旧握有表决权。如此想来,这种安排倒也未尝不可啊! 权且将其视作提前体验一番退休以后的生活模式好了。 毕竟,辛辛苦苦打拼了大半辈子,如今恰好能够借助这段时光,全方位地调养身心,从而为数年之后的正式退休打下坚实的根基!” 张华深知,像李叔夫妇以及岳父岳母这四位人物,皆是党组织精心培育多年的杰出干部,而且均担任着相当高等级别的领导职务。 对于他们来说,思想层面的工作根本无需旁人从中协助,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调适与转变。 不过,适当的安抚与慰藉仍旧不可或缺。 张华下意识地抬腕看了一眼手表,此时指针已然指向了深夜十一点半。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时间不早了,今晚暂且作罢。待到明日,再拨通电话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与安慰吧。” 说罢,他缓缓伸展了一下略微有些僵硬的身躯,又躺了下来,继续睡觉。 突然老省长的一句话在他耳边响起:“无论将来组织将你调配到哪一个工作岗位,你务必都要做到心无怨言、毫不犹豫地听从并执行组织所做出的安排与部署。 一定要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或者抵触情绪! 张华,我所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张华心里一惊,“哗”的一下坐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648章 端倪 老省长提醒自己若身边的亲朋好友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自己不可发牢骚、说怪话。 随即,四个与自己关系很是密切的长辈
相关推荐: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认输(ABO)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失身酒
召唤之绝世帝王
实习小护士
带着儿子嫁豪门
玩笑(H)
爸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