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凡事都想着反正楚老师能够帮我解决。 人的懒癌一旦犯了,那就连动脑筋都懒得动了,能当伸手党,谁愿意亲自躬行? 他倒是羡慕人家老朱,但是奈何这里又没有第二个李家后人。 不过现在至少也是得到了一些办法,他得弄点别的东西卖给外邦人才行。 烟酒肯定是必须卖的,但是这些远远不够,仅凭两样东西就想让那些无往不利的外邦商人不远万里来大唐? 他必须要价值更高的东西来吸引他们。 贵的,一定是要相当贵的。 李世民想到了国内的丝绸和瓷器,这些东西都是以前吸引外商的重要商品。 但是这些东西早就过时了,流通多了人家也都不太稀罕了,虽然能够捞到一些钱,但还是太少。 就在李世民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 “叮咚,恭喜宿主再次完成传道授业解惑,奖励琉璃物品制造图纸!” 此时楚源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楚源听到这回的奖励之后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鬼奖励?怎么系统的奖励一次比一次烂了? 琉璃制品这种技术随便在网上一搜不就有了,网上一堆资料,他还需要这个? 如果是古代还好,但是现在是现代啊,要它们有何用? 不过他用不着,对于这些村民来说没准有用呢。 “我这里有个好东西,你们谁需要不?” 楚源直接把图纸放在了餐桌上面。 始皇等人一看到图纸,瞬间眼睛就亮起来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始皇李世民合伙诈骗! 然而老朱兴致勃勃地将图纸打开,才看了不到两眼,瞬间就失望了。 “这不就是琉璃吗?” 朱瞻基和崇祯两个脑袋也是凑了过来,看完之后也是顿感不屑。 “就是琉璃啊,这没什么稀奇的。” 他们大明早就已经熟练掌握这种技术了,所以这对于他们三个皇帝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价值。 毕竟琉璃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制造出来了,现在很多博物馆里面都还有很多宋朝时候的琉璃艺术品。 虽然在民间还是比较值钱的,但是对于他们皇帝来说,却是烂大街的东西。 再好看的琉璃,每年上供的时候皇帝都能收到一大批。 听到这祖孙三人的话,楚源也确定了,看来这东西确实没有什么用。 还好他也就不准备留着了。 但是始皇和李世民却死死盯着图纸,看了半天,也不敢作声。 因为这东西,是宋朝出来的,但大唐和大秦都没有啊。 这东西制作出来晶莹剔透,哪怕是极好的宝石,也做到这种效果,绝对的艺术品啊。 若是能够制造出来,绝对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会有很多人喜欢这种艺术品。 这不比瓷器和陶器,这玩意的可塑性强,而且更加漂亮美观,加上可以批量制造。 稳稳的赚钱利器啊。 李世民是见过水晶这种东西的,仅仅只是一个用水晶雕刻出来的杯子,就已经是无价之宝。 而这琉璃,更加透明,更加纯净,比起那些水晶,不恐多让。 看着制造成本似乎也不是很高,要是卖给那些不识货的外邦商人,别说三五倍的价格了,李世民感觉自己都敢卖上百倍的价格。 价值连城!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连城! 而且此时刚好老朱那几个大明皇帝看不上眼,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只有始皇了。 李世民下手很快,直接就一把拿过图纸。 “既然你们都说没用,那我就拿回去自己琢磨琢磨了。” 留下独自凌乱刚准备出手的始皇。 始皇瞪着李世民。 但是又不想在楚源的面前发作。 “小李啊,真有你的。”始皇也是只能气得牙痒痒。 随后始皇又看向了崇祯。 始皇拉着崇祯就往门外走。 崇祯也是满头雾水啊。 又不是我抢了你的图纸,是李世民啊,你找李世民啊,关我崇祯什么事? “刚才那种东西,你有多少?” 门外,始皇直接朝崇祯问道,语气里带着威胁。 崇祯像极了一只待宰的小羔羊,说话都软了。 “要多少有多少。” 用最怂的语气,说出了最豪气的话。 始皇也是愣住了。 这小子这么豪? “你以前怎么不告诉我?”始皇再度凶狠道。 “你也没问啊。” 崇祯依旧是怂怂地说道,那语气恨不得把始皇气死当场。 “行,是我没问。”始皇也是对这家伙无语。 “那我现在问了,分我一点。” 始皇恶狠狠道。 “不行,你这是强盗,你得拿钱。” 崇祯那怂得一批却硬气得不要命地嘴脸彻底让始皇服气了。 “给你点土豆和红薯怎么样?” “不行,这些东西都烂便宜,我大明的土豆多得都快烂地里了。” 这不是用一堆垃圾就想换我的坦克大炮吗? 想得美。 “你!”始皇被气得哑火了。 崇祯这小子变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算了,给你钱行吧,给你钱。”始皇还是妥协了。 “那行,你先松开我。” 崇祯都被始皇单手拎了起来,此时才让他快放手。 始皇那一米九的大体格,崇祯那小身板,还真是不够看的。 于是,交易就这样达成,两人又回到了餐桌上。 吃完这顿饭,大家都心满意足地散场了。 楚源也回去休息了。 夜里。 李世民难得留在了大秦,于是几个皇帝就聚在了一块一起饮酒。 “我们大唐还是太弱了,依旧不够强大,朕真是羡慕你们啊。” 李世民看向四人的目光,都有些羡慕的情绪。 他一想到之前看投影的时候,大秦的铁血军队,那铺天盖地的炮仗,以及大明那超级现代化的军队,心里又是发酸。 一想到他们的高速公路以及铁路,再想想他大唐的那些泥巴路。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李世民还是心里着急。 “哎哟,莫急莫急,我们也是慢慢才发展起来的,一开始谁还不是白手起家呢。” 老朱是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 从一个碗到一个帝国,需要忍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是啊,现在才贞观四年,唐皇何必着急?刚刚经历了战乱,国内没什么钱不是很正常?” 朱瞻基也是安慰道。 李世民点点头,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大唐不过才刚刚建立没多久,走都还没学会,他却要想跑起来,的确是他操之过急了些。 之所以搞不定那些门阀,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扎根太深,更是因为大唐没钱啊! 钱!他需要钱! 看到李世民落寞的表情,始皇也不由心疼,作为老大哥,他最先做出表率。 “大家都是华夏皇帝,朕呢,代表大秦,送你两百万斤土豆和红薯,唐皇可愿意接受这份薄礼?” 李世民还没来得及感谢,朱瞻基也放话了。 “我送五百万两白银!” 这位是直接送钱,更是直接了断。 老朱也发话道。 “我大明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那些火器了,朕愿意送你二十万支火器!” “一艘钢铁战舰!”崇祯大手一挥,当即道。 最数土豪的也莫过于崇祯了。 “多谢众位,世民能遇到众位,三生有幸!” 李世民一一感谢,眼里噙着泪光。 这是他真情实意地感谢。 若是说一个男人最感动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绝对不是把心爱的女人追到手。 而是在自己最低谷的时候有一群兄弟在身边愿意对自己伸出援助之手。 人生有此,死而无憾。 李世民也不由感慨,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过美好。 他也不能辜负了几个皇帝对他的期望,回去之后,他就要尽快行动起来了。 酒足饭饱后,李世民也拜谢道。 “再次感谢各位了,国内还有要务,朕就先行告退了。” 李世民道别四人,便是走入了光门之中。 不过始皇却还是不免有些担心李世民能不能做好这一切。 于是四人便直接走向了教室,打开了能够直播的投影。 他们,要看看李世民,如何强盛大唐! 第四百五十四章:大唐,仙人显灵! 李世民回到大唐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立马安排士兵,准备接收来自那四位皇帝送来的礼物。 为了不把整个皇宫堆得到处都是,李世民特意去到了一个足够空旷的地方。 什么马车,拖车,全部带上。 然后让一大伙的士兵一同前往皇宫外的一个旷野之中。 本来这里李世民是再打算修建一个宫殿的,但是由于工匠和材料的问题,所以目前还没有开始施工。 于是,这里就成了李世民召唤物资最合适的地方。 李世民的身边,一共是两千亲卫,这些人,应该足够用了,实在不够的话就再喊一些。 当着这些士兵的面,李世民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就召唤出了光门。 光门的形状并不是固定的大小,而是可以变大变小的,李世民现在已经掌握了光门的使用方法。 只要从光门之中穿越过一回,之后就能够熟练运用光门了,这大概也是他们这些皇帝才有的特权了。 在李世民意念的作用下,光门的大小越变越大,足足有一座山头般庞大。 金色的光芒,几乎穿过了无数的建筑,要映照在大唐的皇宫之上。 许多地面的士兵都被震撼的一幕震慑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就是神迹啊! 打开光门之后,不多时,源源不断的土豆和红薯就开始从那边运输而来。 这是始皇的手笔。 李世民也是心里感激,没想到始皇他们的动作如此的迅速,这就送过来了,看来对他的事情是真的十分上心。 “你们,把这里的东西都往皇宫之中搬运。” 李世民对这些士兵命令道。 “对了,帮我传魏征、房玄龄,让他们在皇宫后山等朕,有人力的话,也都带上,人越多越好。” 李世民对着亲卫队长道。 “喏。”亲卫队长应声道,便是飞快往皇宫地方向驾马而去。 此时,皇宫外,支持派收到了李世民的传唤,心里也在纳闷。 这皇帝,怎么突然突然又召见他们? 不过也正常,最近不是政策改革吗,大唐国内的事物也是挺多的,估计李世民也是忙得抽不开身,要他们过去排忧解难了。 魏征和房玄龄等人收拾好行头,便是准备进宫了。 在坊市中,却看见一大堆士兵推着板车,扛着扁担和箩筐,源源不断地往皇宫之中运送着什么东西。 “奇怪,现在到上供的时候吧?” “这又是哪位的手笔?在这个时候还给皇上送东西?” “不知道啊,不会是那些门阀为了讨好陛下送的厚礼吧?” 他们心里也是打起了鼓。 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李世民最后放弃了对于门阀的制裁的话,他们心里就实在太不能接受了。 就这样,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皇宫,这才被眼前这一幕所震慑。 之前他们在城外看见的士兵,在皇宫中就更加多了,成百上千的士兵,像是蚂蚁一样,搬运着一筐又一筐的物资。 他们仔细一看,才发现居然是粮食。 “这位夫长,不知道你们这是在运输何物啊?” 魏征拉了一个负责指挥路径的士兵,问道。 那士兵看到魏征也是满脸兴奋。 “魏大人!” “我们这是在运输红薯和土豆呢,陛下说这是两种粮食,能够亩产几千斤。” “这两个箱子里的则是白银。” “红薯和土豆?这又是何物?” 魏征当然没有注意什么白银,白银谁不认识,但是这红薯土豆确实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也说不清楚,但是这是陛下从空中的光门之中弄出来的,那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太厉害了!” 这士兵可是亲眼看见李世民打开光门,从中犹如神明一般,凭空变出一座又一座山的。 粮食山,白银山,火器山,当时真的亮瞎了他的眼。 大臣们听到这士兵的话,面露震惊的神色。 什么光门?神迹?还有这些凭空变出来的粮食和白银? 亩产千斤?真的假的? 他们又联想之前陛下说的什么神仙不神仙的,当时还以为只是李世民的一个玩笑。 现在看,这是动真格的啊,真有神仙! “那这箱子里面又是什么?” 魏征又看了一眼这士兵用担子挑着的两个木箱。 “这里面装得可都是了不得的东西呢。” 士兵骄傲道。 魏征骇然,了不得的东西?有多了不得? “具体是什么?”魏征继续追问道。 “这里面装的啊,是火器,能够百里之外射杀敌军的武器,不过魏大人应该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 这个士兵惋惜道。 毕竟魏征不是带兵打仗的,像火器这种东西,只要是一个上过战场的人,一定都会爱不释手的。 魏征等人一路走进皇宫,脑子还是有些恍惚。 火器?火器到底是个啥? 没有见识过这个东西之前,他们当然无法想象火器的威力。 但是魏征无法否认,这绝对不是人为的手笔。 谁有能耐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让长安城内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东西? “魏大人,小的先走了,还有一艘超巨大的船等着我们去拉呢,那可不是个小玩意。” 士兵告辞道。 魏征这下子就更加呆滞了。 “船?” 怎么还会有船? 此绝非人力所为! 于是魏征一行人也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快了进宫的速度。 他们现在迫切地想见到李世民,验证一下这个士兵所说之事的真实性。 殿上,李世民已经等候多时。 “陛下!” 大臣们齐身作揖,对李世民恭敬道。 “陛下神迹显灵,得仙人相助,此乃喜事!” 有的大臣爱出风头,这个时候就已经直接开始恭喜李世民了。 魏征本来还想求证一下的,没想到有个愣头青直接就开始恭喜了。 然而李世民却是很开心。 “你们能相信朕,朕很开心,朕所说的仙人之事,从未诓骗过你们半句,现在你们可信我了?” 李世民欣慰道。 “臣等,相信陛下!” 魏征带头,一起应道。 “好!那以后,就按照我所说的办事吧。” 李世民的表情又恢复到了那不喜不悲的冷面状态。 “只要跟随了朕,你们就能有好生活!” 第四百五十五章:渭水之盟,李世民的耻辱! 此时,刚到不久的长孙无忌心里也是庆幸无比,他是门阀势力里面第一个倒戈的,但是他一点都不后悔。 崔家和王家是真的蠢,劝都劝不动,现在李世民可是有仙人作为背景的,他们拿什么斗? 他就说李世民最近怎么变得这么有底气,不再受到门阀的牵制,反而是要一举消灭门阀,原来是背后有仙人出手。 虽然这件事有些玄幻,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那些凭空出现的粮食和白银,就是最好的证据。 “幸好臣选择第一个支持了陛下,那些还在和陛下负隅顽抗的人,简直无可救药。” 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倒是很欣赏长孙无忌这个态度。 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消失了许多。 “辅机说的有理啊,不过呢,他们不按照朕的想法来,你们觉得,朕应该拿他们怎么办呢?” 李世民的话里有话,吓得这些大臣没一个敢发言的。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之间的对话,无非就是针对门阀的,这些门阀,依旧还在抵抗。 “算了,不和你们说这个了,闹心。” 李世民也不想给这些纯良的大臣太多的压力,于是气势一松,转而说道。 “对了,最近科举的情况如何?朕可是要选举很多人才的。” 李世民把话题转移到了科举制上面。 “回禀陛下,早就已经在准备了。”魏征搭话道。 就算这件事李世民不提,他们也会主动汇报的,毕竟这几天本来就是科举的举行时间。 开了科考,就等着科考结束出结果了。 “陛下请放心,一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办,一定都是按照成绩来选拔官员的。” “到时候这些仕子们的成绩,都会由陛下过目。” 魏征再次让李世民放心道。 “不错,那朕就等着你们的结果了。” 到时候,自己的身边又有一些贤才可用了。 “朕还有一个打算,对于外贸这一块,一定要加大力度,朕要将烟酒推销出去。” 李世民的这个提议,让很多大臣眼前一亮。 和外邦人做生意? 这可太行了。 虽然烟酒在大唐也才刚刚起步,仅仅只是在长安城内售卖,但是营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峰值。 每日光是烟酒的收入,就已经高达了二十万两白银,这还仅仅只是长安城,要是推销到全国,那营收简直不敢想象。 至于卖到外邦,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商机,能以国内好几倍的价格卖出去,那些外邦商人依旧会买账。 而且烟酒行业经久不衰,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不怕不买账,就怕钱装不下。 “陛下圣明!若是能够将烟酒卖到外邦,一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魏征道。 此时李世民却又摇了摇头。 “你们觉得这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这点钱对于朕来说算什么?” “朕还有更大的产业要开办。” 这话听得魏征等人心里发痒。 什么行业,比烟酒还要赚钱? 陛下居然觉得烟酒赚来的那些钱都只是小钱? “陛下,不知是什么产业?”长孙无忌也问道。 “以后你们自然就会知道了。” “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帮朕拓宽渠道,除了西方那些人,海外,也要卖。” 李世民和老朱他们聊过之后,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华夏,一个东方了。 整个世界,都会是他李世民布置的棋盘。 李世民也没有把琉璃的制作图纸拿出来,这东西他得保密,如果让这些官员们看到。 保不准里面有门阀们的卧底呢? 要是被门阀们偷偷得到手,那整件事情就会变得更加难办了些。 始皇和老朱从直播中看到这一幕,也是十分欣慰,看得出来,李世民还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 关于信任这一件事,估计能够让李世民保持全部信任的人,估计也就只有楚源吧。 这小子心机深不可测。 不过始皇很欣赏李世民这一点,一个君王要是不妨备着点,指不定就被人从后面捅刀子了呢。 “有唐皇的带领,想必大唐的崛起也很快了。”朱瞻基说道。 几人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 也就是这个时候,有魏征身边的刘洎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提醒道。 “陛下,这个与外邦人做生意,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是没忍住皱起了眉头。 “您忘记了吗?我们做生意的话,一般都是优先考虑和北方人做生意,他们牧业发达,牛羊肥沃,不差钱,又爱喝酒。” “西域的路途遥远,我们的商品不一定能够在西域畅卖,而天竺国大部分百姓信佛,讲究节欲,烟酒怕是难卖。” “说到底,最好卖的市场还是在北方。” 刘洎的眼界非常开阔,用了上帝视角看待了大唐周边国家存在的市场。 李世民也是点点头,最好卖的市场,确实是北方的那群突厥人。 首先他们受教育程度低,而且好酒,原始欲望强烈,对于烟酒这种东西,保证一碰就甩不掉,加上他们又不差钱。 最重要的一点,离大唐近,做起生意来方便。 像烟草这种东西,要是要运到天竺去,路途遥远,日晒雨淋的,怎样保证烟草不受潮? “很好,刘大人分析得很不错,我们大唐确实应该先考虑北方。”李世民夸赞道。 但是此时刘洎却是苦笑道。 “陛下,你可是忘了几年前的渭水之盟了?” “那群突勒人,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仗着人高马大,大肆侵犯我们北方的集市。” “和他们做生意,简直是与虎谋皮!” 刘洎显然对于突勒人痛恨无比。 李世民听到“渭水之盟”这四个字的时候,也是汗毛炸立。 耻辱啊,那是自己从军生涯以来最大的耻辱,他大唐李世民,竟然有一天需要通过签订条约才能保证大唐的安全? 简直就是笑话! 那群突勒人不守规矩在先,直接入侵他们大唐,甚至都快打到长安来了,莫大的耻辱! 虽然,崇祯说过,后面大唐会大破突勒人的。 但现在,李世民已经等不及了。 李靖呢! 他现在就要大破突勒! 第四百五十六章:朕已经等不及,天下无敌了 突勒人不听话?那就打到他们听话为止! “传李靖!”李世民高声道。 不多时,李靖已经出现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剿灭突勒的行动,要提前了。” 当李靖来到李世民的面前时,李世民半句话都没有多说,开口就是关于剿灭突勒的事宜。 “遵命!” 李靖早就猜到了李世民想这么干了,所以其实也是有一直在练兵的。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距,四个月之后李靖也会出击突勒,将突勒人尽数俘虏,但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等不到四个月之后了。 他现在就要把突厥人全部清理掉。 影响他做生意? 那不好意思,不合作那就只有杀戮了。 “朕给你十万火器,给我训练出一支像样的火器部队出来,火器,很快就会送进你的军营。” 李世民觉得李靖虽然很猛,但是还是太慢了,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掉突勒这个障碍。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启动火器。 “遵命!” 李靖依旧是犹如铁面人一样,应声答应了下来。 即便现在的他还不知道火器究竟是一种怎样恐怖的武器,但是李世民交代的事情,他就必须要做好。 “既然北方人不愿意和我大唐做生意,那我就不介意把他们的钱都抢了!” “挡朕者,死!” 很显然,李世民对于突勒人的痛恨,是真的无比强烈。 强烈到李世民在喊出这句话的时候,一众大臣都觉得心里冒出一股寒意。 这样愤怒状态的李世民,还真是少见。 而远在大秦的教室内,始皇看着直播,却是心里疑惑。 “这渭水之盟究竟是个什么事?怎么引得唐皇如此生气?” 始皇好奇地向老朱问道。 老朱自然是知道的,也是立马就解释了起来。 “当时那群突勒人,违背约定,直接进攻大唐,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整个京师震动。” “然而,当时的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皇设了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双方斩杀白马以定合盟。” “要知道,当时的唐皇还没有登基,年少气盛之时,还未尝败仗,而突勒人突破重重阻碍,险些攻入长安。” “这对于当时的唐皇而言,是何等的威胁,何等的耻辱?” “换做是始皇您,你能受得了吗?” 听到老朱这解释,始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若是有人犯我大秦到这种地步,我定要让他的民族,就此从这土地上消失得渣都不剩!” 他也能够理解李世民的愤怒了。 “但愿唐皇能够尽快解决这群该死的突勒人吧,解决掉之后,外贸的事情,就会明朗许多了。” 朱瞻基期待道。 众人也是点点头。 时间慢慢过去了十天,已经来到了四月初,这十多天的时间里面,李世民已经做了很多事。 比如说医疗方面。 李世民从崇祯那里弄来了一些符合大唐科技水平的医疗药物,并进行了研究生产。 最有成效的自然是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不过制作成本确实不小。 李世民现在也是能够理解始皇为什么说医疗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没有钱一定别去碰。 原来京城内的医馆也是不少的,李世民全部收编成了公家的产业。 对于医馆内部进行了改造,设置了门诊和科室,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的医院了。 就是内部的设施可以再完善一下。 有了抗生素的存在,以及比较成熟的包扎、消毒技术,对于外科伤而言,简直就是福音。 像之前那几个户部的差人,在药物的作用下,经过了几天的休养,现在也已经是快痊愈了。 李世民也是趁机去看了看他们的情况。 这些差人对于李世民自然也是感恩戴德,一个皇帝,肯为他们做这么多事,让他们感觉备受尊重。 而与此同时,不同于李世民的有条不紊,门阀这边,以崔仁师为首的门阀早就焦头烂额了。 皇家酒业在长安的所有酒业中,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 城内所有的酒楼,全部大量采购皇家酒业出产的茅台酒和汾酒,他们门阀的酒厂,已经临近倒闭。 而其他的收入,随着李世民增税制度的实行,他们所有的赌场和青楼盈利直接缩减了百分之五十。 加上了青楼中的酒产因为不是茅台和汾酒的缘故,根本没什么人光顾。 崔仁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再过些时日,估计自己的这些产业都会逐渐破产。 李世民的可怕之处,让人心悸。 崔仁师喝着闷酒,一旁的卢承庆面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这一场针
相关推荐:
妇产科男朋友
恶女嫁三夫
蛇行天下(H)
妙拐圣僧
有只按摩师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进击的后浪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