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和他们一样的立场。 所以这些门阀这个时候,心里都很不安,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感。 “你们又怕了?” “又恐惧了?” “现在喊你们来,不就是为了商讨办法的吗?” “现在话都还没有说上两句,你们就又开始退缩了?” 崔荣斜着眼睛,不满道。 崔荣开口,还是有着一定的威慑力的,毕竟崔家现在还是门阀现在最大存在,崔荣的话语,分量十足。 “可是……” “我们能商讨出什么办法?” “现在那些可汗都已经被抓了,我们能怎么办?” “难不成请那些神仙来,隔着几千几万米把那些可汗给杀了?” 有一些不服崔荣的门阀反驳道。 “你说!” “难道让我们和朝廷打是吗?” “现在整个朝廷,支持我们门阀的有只有哦多少人?” “我们怎么打?” 又有人怒道。 眼看着整个密室之中,大家的情绪也是越来越失控,崔荣这个时候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呵呵,谁说我们没有办法了?” “我们确实和草原上的人和高句丽有勾结。” “但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吗?” “其实也不多,所以我决定,直接派出我们的死士,将他们全杀了。” 崔荣这个时候终于发狠了。 实际上,在上一次决定去刺杀李绩的时候,崔荣就想动用自己的死士。 但是这些死士,都还在长安,而当时的战场实在是隔得太远了,死士这一股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动用。 所以他只能启动自己的间谍计划。 但是现在,仗已经打完了,而且他们也已经走在了回来的路上。 现在就是最好的刺杀机会。 他的那些死士,终于有了用途了。 “你疯了!” 那些门阀们在听了这个崔荣的话之后,都是大惊失色。 要知道,到时候那些俘虏和认知,都是和大军一起回来的,他们的人怎么进去? 进去了又怎么回来? 万一失手了怎么办? 那岂不是罪证又多一条? 而且这样做的话,未免也太明显了一些。 陛下如果知道了,恐怕会立刻宰了他们。 “崔大人,不可行啊,这实在是太冒险了。” 原先一些支持崔荣的门阀也是摇头道。 “是啊,崔大人,这样的办法实在是太极端了,后果不堪设想。” 又有人劝道。 但是这个时候的崔荣,仅仅只是摇了摇头,淡淡道: “都说了,我这是一批死士,死士会惧怕死亡吗?” “我的这批死士,都是绝对的忠诚于我的命令,他们做事,百无遗漏,你们尽可放心。” “而且,正是因为他们在返程,在行军,所以我们好得手。” “至于陛下那边,就更不用怕了。” “人证都被我们杀了,那证物又有什么意义呢?” 崔荣狡黠一笑,毫不畏惧道。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哪般阴谋,能瞒得过太宗 “你们要明白,要是有证据的话,陛下可是随时都能够弄死我们。” “但是要是没有证据,就算是要弄死我们,也到掂量掂量我们五姓七望的能力。” “今天陛下为什么不揭穿我们,而是选择用推行政令的条件来威胁我们?” “他怂了。” “若是我们五姓七望全部死绝,那大唐又是什么样子?” “没有我们门阀的大唐,算是完整的大唐吗?” 崔荣悲愤无比地说道。 “而且,我们现在还是正面形象,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我们的,我们必须站稳脚跟才是。” 崔荣又鼓励了一番。 “对啊。” 这些门阀代表们都点了点头。 “这样确实是可以的。” “还是崔大人厉害。” 方才那些反对的人还在犹豫,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大量的人支持了。 这个时候大家其实都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反而崔荣这种极端的做法最能受到大家的支持和簇拥。 “那行,既然这样,除了我崔家出人之外,你们家族也必须出人。” “我崔家出一百人。” “你们其他家族一起合力出两百,我们一共三百死士,分三路,截杀三路人马中的那些重要人物。” “他们必须死!” “他们知道了我们的秘密,只有把这些重要人物全部都杀了。” “那么……” “也就死无对证了!” 崔荣笑着,有些狰狞道。 “至于一些小兵,他们即便是知道了也无所谓。” “难不成他李治天真道拿那些小兵的话来指正五姓七望?” “这样做还不得被全天下的老百姓给喷死?” “这谁信啊?” 于是,门阀们也就都这样安排下去了。 三百死士,听上去很多,但是实际上崔家已经出了大头,而其他的门阀,只要出十来人就足够凑齐这么一支队伍了。 同时,一些在军中还有人没有启动的门阀,也是开始联系上了军中的人,让他们来作为内应。 门阀在军中的人太多。 之前李绩虽然已经抓了一大批,但是那实际上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上的内应,数量还多着呢。 不过这个时候,李绩他们也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面对上一次的下毒事件,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当时李绩的心里也是慌得一批的。 万一那手雷炸了呢? 万一他除了手雷之外还有其他的刺杀手段呢? 所以经过了上一次的事件之后,李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防刺杀手段。 像之前的那种事,是不会再发生了的。 不过他们相信,自己的刺杀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只要成功了,那么他们就还是这大唐的天。 此刻,大秦,皇家园林。 李治并不知道这些针对他的阴谋已经悄悄在酝酿了。 此刻的李治还满心欢喜地带着武媚娘来给这些大秦皇帝们汇报好消息。 李治走入园林内,看着周围秀美的风景,不禁感到一阵舒适。 大秦就是好啊,他待在大唐,每天都是感觉压力倍增。 但是在大秦这边就不一样了,这里没有烦人的门阀,没有那些要命的奏折,而且这里还有许多的美食。 阳光洒在园林之中,熠熠生辉。 始皇又不知从哪里移栽了一些竹子在庭院之中,除了竹子之外,还有不少的花卉。 经过一番点缀,这一片园林,气派、优美了不少。 而且,因为受到楚源仙力的熏陶,这里的花卉和植物都生长得十分美丽,空气之中时时刻刻都有着一股灵气。 十分的沁人心脾。 李治长长的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今天已经是和楚源约定好来送学生上学的日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学生们都还没有来,而楚源也还没有来。 但是皇帝们这个时候已经全部都到齐了。 始皇、李世民、老朱、朱瞻基。 崇祯就没有来了,毕竟崇祯还没有儿子。 四个皇帝都在这里等着,在看到李治和武媚娘之后,也是喜上眉梢。 “永徽帝,今天怎么来了?” 始皇笑着迎上去道。 李治也是立刻回应。 “好久未见始皇,始皇又是年轻了几分。” 李治的口才很好。 而始皇也最喜欢这样的夸赞,始皇所追求的就是一个长生不老,那些夸他英明神武的话他都听腻了。 李治这一句他变年轻了些,这最让他中意。 “你们来了,是把大唐的那个事情给解决了吗?” 寒暄了一会儿之后,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李治点点头。 “对,最近的战果斐然。” “在兵力耗损极小的情况下,我们大唐已经那些了高句丽和东西突勒。” “同时,朕也发现,那些门阀和高句丽之间的勾结。” “这些该死狗东西,吃里扒外,我大唐养他们,供他们,最后却是把金银财宝往外面送,简直都是人渣。” 李治还不忘骂了一句门阀。 “当时发兵了多少人?” 李世民问道。 他有些好奇,李治所说的损失极小,究竟有多小? “高句丽那边总共是发兵了十万,而东西突勒那边是二十万,席卷而上。” “那高句丽的将军更是不堪受辱,直接被手底下的人当场给砍死了,我们征服高句丽,几乎没有用太多的兵力。” 李治接着又讲了讲李绩是怎么和高句丽那边进行斗争的。 那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的死,更是让人唏嘘。 “好啊,不错,朕的儿子果真是厉害。” “这高句丽,在朕在位的时候都没有收复,没想到在你的手上要却是输成了这个样子。” “而且他们的大将都被打成了这个样子,确实是了不起。” “是啊,永徽帝这一手,确实是神来之笔。” “我估计那些门阀得到大唐大获全胜的消息的时候,估计全部都傻了眼。” “他们阴谋诡计算尽,但是却还是栽了,实在是可笑。” 老朱这个时候,也不忘夸赞道。 李治享受着大家的夸赞,心里也是很舒畅。 但是,李世民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样,眉毛突然皱了起来。 “不对。” “你是要用车鼻、贺鲁可汗为底牌是吗?” “你是不是想让他们作为证人,然后到时候以此来威胁门阀?” “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支持你推行政策?” 李治突然反问道。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是时候检查暑假作业了! 李治点点头。 “有什么问题吗?” “儿臣确实是准备这样做。” 李世民却是摇了摇头。 “不对,万一他们要灭口怎么办?” 李治这个时候也是被惊醒了。 是啊,万一他们要准备灭口怎么办? 现在李绩他们还在回来的路上,那些俘虏可都是在军队中扣押着的,要是这些门阀使些个什么手段。 直接派出杀手,杀了俘虏怎么办? “是啊。” 老朱这个时候也是严肃了起来。 他看着李治,郑重其事道: “这件事,还是不容小视的。” “这些门阀已经屹立这么久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确实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按理来说,那些大一点的家族都极有可能培养一批死士。” “这些死士就是专门培养出来为他们卖命的,这些死士,不仅仅自身的本领高强,而且还死死忠诚于这些门阀。” “如果这些门阀真的有培养死士的话,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在路上了。” “咱感觉,又不了多久,他们可能就会对那些俘虏和人质动手,到时候,你可就陷入被动了。” 老朱语重心长道。 始皇这个时候也是劝道: “是啊,历史上这种灭口的事情可不少,你一定要好好小心才是。” 李治和这个时候也严肃起来。 “这不行,朕必须立马回去将这件事处理了。” “朕不久留了。” 说罢,李治便是急匆匆的准备离开。 皇帝们也是点点头。 “没事的,先不要急,任何事情,一旦着急起来,都容易出现岔子,你要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够把这件事给处理好。” 李世民也安慰道。 李治点点头。 “朕一定能够处理好的!” 说罢,便是进入了光门之中。 武媚娘也跟着回去了。 李世民看着二人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还来得及,一定要没事才是。” 而李治这边,很快就回到了大唐。 他开始坐在龙椅上面,疯狂地写起了信件。 这些信,全部都是要递交到李绩、苏定方、薛仁贵的。 在信件上,李治多次叮嘱,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战俘,并且告知他们会有人对这些战俘下手。 李治很担心。 万一这些人真的全部死了怎么办? 那他可就没有什么办法再来制衡这些门阀了。 “陛下,没事的。”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是轻轻地靠了过来,温暖地依靠在李治的身边。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那些门阀诡计多端,居心不良,他们赢不了的。” 武媚娘的语气轻柔,如同涓涓细流般抚慰着李治。 “谢谢爱妃了。”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但是天底下,真正关心朕的人,却是没有几个。” “不过朕相信,你是真的关心朕的。” 李治也是拍了拍武媚娘的手背,宽慰道。 武媚娘这个时候自然也是开心的。 李治对她的态度可谓是越来越好了,这至少说明,以后李治应该是不会总是忌惮她,总是和她之间隔着一层距离。 至少,她的小命以后应该是保住了。 大秦,皇帝们帮不上李治的忙,他们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带去哪的皇子公主们,此刻也熙熙攘攘地从远处走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数量比起之前已经是少了太多了,几乎是少了一大半,即便是算上始皇的女儿们,也才十几个人。 其他的皇帝也是不由笑了起来。 老朱是笑的最开心的: “始皇啊,怎么回事啊,你这儿子们都跑哪去了?” “到时候楚老师看到你这情况,还不得气死。” 李世民也是叹气: “谁让始皇是个大忙人呢,这儿子们都拿去开疆拓土去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始皇的儿子再少,也比朕的多啊。” 李世民对于始皇那边这么多人,那是真的羡慕,他的儿子女儿算是这些人里面最少的,他不羡慕就怪了。 当然,朱瞻基也没几个,所以虽然嘴上有些打趣,但是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 始皇听着老朱的嘲笑,也是不爽。 “哼,你们就羡慕去吧。” “朕的儿子们都出去开疆拓土了,你们有这么多疆土吗?” “就算有,你们有朕这么多儿子吗?” “朕骄傲还来不及。” “朕还想问问你们的儿子呢,你们儿子的这假期,有没有好好学?怕不是都在玩吧?” “到时候不怕楚老师上课提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 始皇也是毫不示弱地回击道。 大明的几个皇子里面,除了朱标以外,另外几个那都是吊儿郎当地在学习,这个时候始皇也是一点面子没给老朱留。 但是老朱也笑了。 “你以为咱的儿子天天在玩?” “咱可是天天都监督着他们学习的。” “虽然说,楚老师让咱儿子这四个月好好休息,但是咱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业荒于嬉,这个到底咱还是懂的,他们玩着玩着,到时候把之前学到的东西全部都给忘了,咱可当不起这个罪。” “他们一放假,咱就给他们安排了最满的课程。” “治国、谋略、朝堂之道,全部都安排上了,那些什么琴棋书画,也全部都教会了。” “这些都可是楚老师上课的时候没有教的。” “而楚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的内容,咱家的标儿可是全部都做好了笔记,朕让标儿监督他们弟弟妹妹学习。” “这几个月里,朕可是天天关注着他们呢。” “就连朱棣那小子,都成长了不少。” 老朱说着,言语里不免有些自豪。 说起学习,他是头头是道,毕竟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没文化的亏,现在就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多读几本书,到时候可以继承他的大业。 之所以每个儿子都培养的这么好,老朱也是有着始皇一样的宏图伟略啊,到时候儿子们要就藩的,管理一方百姓,没有这些才干,能行吗? “对,朕的儿子们也是有在好好学习,朕虽然忙,但是从来没有怠慢过学习这方面。” “朕也一样。” 李世民和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不甘示弱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扶苏出去打工了? 实际上,在古代大部分的王朝,皇子的学习压力都不少。 比起现代社会的学习,皇子们要接受的学习主要是礼教和儒学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在唐朝之后,皇室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更加的充分和紧实了。 要知道,唐朝的时候,科举制的开创,大量的学子都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这些学子们精通各种儒家经典,对于一些道理,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到了朝堂上面,七嘴八舌。 如果作为皇帝,没有一些真才实学,怎么能够管理得住这些臣子呢? 基本上,历史上,作为正统继承而来的皇帝,只要接受过皇室教育的,大多刚继任的时候都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反观那些非储君上位的皇帝。 赵构,迫不得已之下当了个南宋皇帝,看那苟且偷生的样子就能够明白他心里究竟有多么没有底气。 朱祁镇,9岁时候登上皇位,还没开始培养就已经当皇帝了,当上皇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傀儡。 看看这俩当皇帝当成什么样子,大概也就能够理解皇室教育的重要性了。 而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是崇祯皇帝了。 这家伙也是被赶鸭子上架,本来藩王当的好好的,被迫接手了大明这一片破烂的山河。 人励精图治的品质还是有的,但是没能够能力啊,小时候教他的东西太少了,从小掌握的都是藩王那套。 所以最后大明江山崩了。 这三位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所以李世民和朱瞻基也是明白过来,不仅仅储君的教育重要,所有皇子的教育都应该进行统一。 无论是治国,还是弓马骑射,琴棋书画,这都是样样要精通的。 所以为什么说皇帝这差根本就不是给人当的,正常人要在皇室的高压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那还真不太可能。 苦心学习那么多,最后不就等着封王那天去享受了。 要是老大哥倒台了,自己也是学了些本事,能却接手一下江山。 多培养几个,就当是预备方案,总是没错的。 李世民和朱瞻基,在见过赵构和崇祯之后,都是萌生了加强皇子教育的念头,所以不竭余力也要让他们搞好学习。 如果是普通百姓家的儿子,争家产,输了也顶多是丢了脸面、家产、地位。 但是在皇室,如果皇子们有意要争夺皇位,那可是要丢命的。 李世民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皇位得来有多不容易,真正的如履薄冰。 “你们搞这些?” 始皇听着老朱三人的话,顿时也是汗流浃背了。 这三个家伙的儿子们似乎都有点卷啊? 他的儿女们能不能行啊? 好像他们回去之后,多少是有些懈怠的。 当时楚源让他们放假之后,回了大秦,好像做完了寒假作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其他事情了。 就真放假了。 而他始皇总是忙着打仗,好像也没有太监督他们的学习。 “父皇!” 而这个时候,老朱的皇子们也到了。 二十多个,其中还有不少的女儿,一口一个父皇,那叫一个亲切。 老朱也是笑着迎了上去。 而李世民身边,则是只有两个。 但是李世民也不恼,他的两个儿子,都是绝对的人中龙凤,不必去比较数量,他李家,赢的是一个质量。 朱瞻基边上则是来了几个,比起李世民多些,但也是个位数。 园林之中,已经有五十来人了,若是再来几个皇帝的儿女,楚源一个老师根本就不够教了。 “好生热闹啊。” 这个时候,楚源也是感觉到外面来人了,也从房屋中走了出来。 见到楚源,这些皇子们都是连忙鞠躬。 “楚老师!” “楚老师新学期好!” 学生们都十分热情。 楚源也是笑着摸了摸其中一个皇子的脑袋。 “好了,新学期,新气象,大家看起来都很有活力嘛。” “大家假期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学习啊?” 楚源突然问道。 “回老师,我学了,我还教弟弟妹妹学了!” 朱标声音洪亮道。 朱标现在也是皇子之中的老大哥了。 本来扶苏他们在的时候,朱标还不算老大,现在扶苏他们走了,朱标就成了众皇子中最耀眼的那个了。 “不错不错,值得表扬。” 楚源对朱标也是很满意。 “老师老师,我新学了一首诗……” “老师老师,我新学会了几个字……” 咿呀咿呀的,周围的声音一下就多了起来。 看得出来,这些皇子皇女们都很喜欢楚源,都围着他分享自己假期的时候学的一些新东西。 楚源不由有些头大。 “你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儿女啊?” “你们这得是有多少老婆?” 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楚源一想到,这些学生居然都是来自村长家,感觉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村长们是不是骗他的? 这些孩子都是他收养的吧? 正常人家哪有这么能生的。 “你还是得向着小朱和老李学习,他们的儿女就很少,你们也要保持,少生优生,懂不。” 楚源这个时候也不免教育道。 这村子里,本来就穷,还生这么多儿女,到时候都养不活了,也不知道他们过得都是怎样的穷苦日子。 听楚源这话,李世民和朱瞻基都傻眼了。 让他们保持住不生儿子? 这怎么行? 不生的话,他们的江山谁来继承? 万一因为儿子少了,剩下来的那个很无能怎么办? 那岂不是只能把江山给一个无能的儿子? 突然,楚源感受了一下周围的气息,眉头却皱了起来。 “不对啊,秦村长,你们村里的学生怎么少了一大半?” “这才十几个人啊,原来不是有二十来个吗?” 楚源突然疑惑地问道。 楚源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周围人的气息,从现在感觉到的来看,气息很明显少了十来道。 始皇这个时候也是面露尴尬。 “楚老师,上次不是和你说了嘛。” “都出去了……” “出去打工了。” 楚源一听,也是不由叹气。 “还真出去打工了啊?” “都怪为师,为师无能,没有教好他们。”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胡亥乱做作业?完了! 楚源在心里默默发誓,他一定要将自己的学生们教出一个人样来。 不仅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以后成才。 不过,李世民他们一看,只是感觉始皇的借口实在是太扯淡了。 这话楚老师居然都信了? 真该死啊。 这些皇帝们这么偏楚源,他们就怕被雷劈吗? 要是以后楚老师的眼睛好了,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他们就不怕遭报应? 学生们都到齐了之后,楚源也开口了。 “好了,大家都到了,按照我们之前开学的流程,现在咱们就就要开始检查作业。” “作业都带了吗?” 楚源询问道。 一提到作业的事情,皇子们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则是心事重重。 像极了现代的时候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决定要收寒假作业,班上总是有几个家伙的寒假作业是敷衍了事,交作业的时候非常紧张。 “好!” 朱标带了个好头,率先答应道。 他们可都是皇子,若是作业都写不完的话,那还谈什么治国? 就连平时最不认真的李泰,这个时候都已经把作业拿出来了。 不过,因为楚源眼睛的问题,所以学生的寒假作业他是看不见的,只能恶搞安排朱标来进行检查了。 “朱标,你来帮老师把他们的作业检查一下吧。” “为师相信以你的水平,帮老师看看作业应该是轻轻松松的。” 楚源看向了朱标,信任道。 现在扶苏不在,朱标就是这里学习最好,年龄最大的孩子,平时的表现也是非常优秀。 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虽然也不错,但是在这里的年龄不够,威望也不及朱标高。 朱标不仅仅能够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对他服气,还能让大秦那边的皇子皇女们对他服气。 严格来说,以朱标这个年龄和学识,以及所掌握的手段,完全已经可以继承老朱的皇位了。 现在朱标要是说要造反,老朱乐得能把两颗大牙给掉下来。 朱标造反,他得亲自给自己这好儿子把龙袍穿上。 不过,朱标的性格还是很温和的,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朱标点点头。 “楚老师,这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一定帮你把这些作业都看好。” 朱标也是自信道。 他第一个检查的人,是朱祁钰。 朱祁钰的天赋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大明的皇子之中,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不过表现出来的才情,却是远超许多皇子。 即便是朱标,对于自己这个后世的儿孙,也是很喜欢。 检查过后,发现朱祁钰的作业相当标准,字迹工整,答案基本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使用。 要知道,今年的朱祁钰才不过十岁,十岁就能够把这些东西学到这样的地步,可见其天赋异禀,平日里有多刻苦。 朱标点点头,很是满意。 检查过朱祁钰的之后,便是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 “祁钰的作业做的很好!” “若是你们连祁钰都比不上的话,回去之后,加罚抄写100篇论语。” 朱标拿起了朱祁钰的作业,作为范文,表扬道。 楚源听着朱标着架势,也很是满意。 不错不错,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有点样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们都还在聊天。 “其实这没什么问题,虽然我的那些稍微大一点的儿子都已经出去了,但是其他儿子又不是不会做作业。” “不过你们的朕可就不知道了。” 始皇对于自己的子女们那是相当的放心。 话语里,还充满了对其他三个皇帝子女
相关推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试婚
生化之我是丧尸
他来过我的世界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进击的后浪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