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杨厂长快人快语,不像吴老板,还跟我装。” 这一番假话真说,反倒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卞孝生喟然道:“看看盼盼家具厂这热火朝天的盛况,再瞅瞅那边的缫丝厂,我真后悔挑这么一揽子破事。” 杨国柱一愣,不知该怎么接。 倒是吴远吐了口烟雾道:“卞乡长,缫丝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进展慢一点,很正常,慢工出细活。” 听了这话,卞孝生脸色缓和多了。 再看向吴远,顿觉更加顺眼了。 两三根烟的功夫,厂里收拾得差不多了。 其实本来就是新厂,根本就不脏。 转头,就见两辆小汽车,远远地开过来,后头还跟着市报的一辆采访车。 仨人连忙下了楼,通知财务室和市场部的员工在楼下集合列队。 这边刚排好队,小轿车就开到了厂门口,在卞孝生的引领下,长驱直入,停在了办公楼门前。 徐县长推门下车,就见外面一阵热烈的鼓掌,伴随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 嗯,没什么新意。 但徐县长很满意,冲着吴远走过去,一开口就熟捻无比的口吻道:“吴总,你不会怪我冒昧而来吧?” 吴远握住县长的手,连声道:“哪能呢?县长莅临指导,是我们的荣幸。” 徐县长点点头:“我就当你这是真话了。” 市报记者的相机咔擦一声响,画面定格在这一刻。 吴远松开手道:“是真话,当然是真话了。” 随后徐县长和杨国柱、杨沉鱼一一握过手,连办公楼都没进,直接问吴远道:“吴总,厂房车间方便参观一下吗?” 吴远能说什么,“方便方便,县长请跟我来。” 于是一行人绕过办公楼,沿着左边的沥青路面,直奔木工车间。 木工车间宽敞明亮。 纵使里面震耳欲聋,但因为刚刚收拾过,看起来立整多了。 师父乔四爷见状,快步迎上来,也挡住了徐县长一行人继续深入的去路。 “徐县长,我是乔德隆,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乔四爷迂腐是有点迂腐,但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面对徐县长,那是分毫不怵,应对自如。 “乔师傅,麻烦你给我介绍介绍咱们家具厂的生产流程和情况吧。” 乔四爷让开身形道:“县长这边请,这边是第一道工序,板材初检。初检合格的板料会被送到第二道,开始划线弹线……” 一趟说下来,乔四爷愣是没打磕巴,说得流程无比。 徐县长眼看着这木材从板材形态,一步步成为家具框架的雏形,多少也看出点门道来。 这明显跟印象里家具小作坊不同,东一堆立柱,西一堆板料的。 这里每一道工序都界限分明,却又流畅衔接,简直就是一条成熟有序的家具流水线。 听着乔四爷的介绍,眼神频频地看向身后的吴远。 这小伙子有点东西哟。 参观完木工车间,一行人直接就进了缝纫车间。 跟乔四爷的老道稳重不同,缝纫车间的负责人席素素,早就等在门口,紧张得腿都在哆嗦。 吴远快走几步上前去,偷偷地鼓励了一句道:“你就当他是个啥也不懂的大叔,说错了也不要紧。” 席素素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再看向徐县长,确实轻松了许多。 不过徐县长也是有经验,指着席素素跟吴远道:“吴总,缝纫车间的人才就很年轻嘛!” 吴远趁机道:“县长,家具这东西,内在要稳当牢靠,自然需要木匠老师傅们精心制作,打好基础。但外在要时髦,要新颖,这就需要年轻人的眼光和创新了。” 徐县长一听这话,就指着身边秘书道:“吴总这话得记下来,这是盼盼家具厂一炮而红的秘诀呀!” “哪里哪里。” 一番打趣,先前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 在席素素的引领下,徐县长一行很快参观完了缝纫车间。 打车间另一头出来,直接就到食堂门口了。 吴远原以为食堂没什么好看的,没想到徐县长一撩帘子就进去了。 吴远看了眼杨国柱,俩人面面相觑:难道县长饿了? 不过就算是饿了,也不打紧。 范为民的手艺,即便是跟县招待所的大厨相比,那也分毫不差。 招待县长一桌酒席,还不是手到擒来? 走进食堂,范为民一家三口和葛厨子俩口子都忙不迭地迎过来了。 不料徐县长一握上范为民的手,就道:“范大厨,我知道你。” 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不仅让老范热泪盈眶,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说不出来,而且连吴远都愣住了。 直到徐县长回头道:“吴总,你慧眼识英才呀,能把范大厨招揽到厂里给员工们做大餐,这厂想不红火都难哪!” 不知情的人,听得云里雾里。 但这并不包括吴远和范为民一家。 说完这番话,徐县长转头就出了食堂,直奔办公楼。 办公楼的会议室里,赵果早就带人准备好了茶水,只是铭牌没来得及制作。 结果徐县长身边的秘书,直接从包里拿出铭牌来摆好。 旁人都可以没有,唯独徐县长不能没有。 这下齐活了。 一阵掌声之后,吴远也是赶鸭子上架,开始主持这临时的小会。 得亏前世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场面话说起来,毫不费力。 先对徐县长一行人莅临指导表示欢迎,然后简单讲了厂子这半年来的发展动态,随后把话题抛给杨沉鱼,让她给县长汇报一下这一个月来家具厂的销售业绩。 杨沉鱼有点慌,跟一众大老爷们推杯换盏地喝酒,她是分毫不怵。 可做这种文绉绉地汇报,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好在这一个月来的销售数据,都整理在纸上,她照本宣科的,也出不了什么纰漏。 只是汇报完了,跟妹夫刚才的讲话一对比,杨沉鱼只恨自己上学时没好好读书。 差距太大了。 怪不得妹夫当老板,她就只能干个跑市场的。 第261章 打造全县支柱型产业 大姨子杨沉鱼一汇报完,吴远跟徐县长和秘书交换个眼神,这才清清嗓子,带头鼓掌道:“下面有请徐县长为我们做指示。” 一番流程走下来,卞孝生都觉着,自己主持也不过如此。 其实刚才吴远要是找他求救,他是准备接过主持这一重任的。 谁能想到吴远压根没找他。 看徐县长的满意劲儿,卞孝生甚至都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官场,是不是白混了? 怎么随便拉个小老板出来,就做得不比他差呢。 徐县长习惯性地拍了拍话筒道:“实不相瞒,今天到盼盼家具厂来考察,是我听说厂里明天要放假了,临时起意过来的。” “……没想到,正是这一临时起意,反而让我看到了咱们盼盼家具厂蓬勃的发展势头,昂扬的精神面貌,以及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 随着徐县长一一展开来细说,所有人都备受鼓舞。 赵果身后的裴娜、袁涛,虽然加入厂子并不久,那集体荣誉感也是由然而然。 内心一万个庆幸,走对了人生的这一步。 而市场部的朱光梅和宋贤,看着旁边的杨经理抬头挺胸,也跟着挺起胸膛。 即便他们都没有杨经理那么巍峨,那么突出。 徐县长一席话,洋洋洒洒,直说了半个钟头,这才进入收尾道:“总之呢,今天盼盼家具厂一行,更加坚定了我们县委县政府,将家具厂打造成全县支柱型产业的决心。” “日后家具厂有什么需要咱们县里支持的地方,县里各部门必须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一席话说完,掌声雷动。 听得吴远都想趁机再提些条件,结果徐县长一行人起身要走了。 吴远连忙走过去问道:“徐县长,厂里范大厨已经开始准备了,留下来吃个便饭?” 徐县长摆摆手道:“这回就免了,下回吧。” 众人一听,大气一松。 尤其是杨沉鱼。 万一县长不走,一会敬酒冲锋的,她这个市场部经理,责无旁贷。 徐县长来得块,走得更快。 送走徐县长一行人,吴远留卞孝生下来吃饭,卞孝生是说什么也不肯。 这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转眼之间,都走了个干净。 厂里立刻清静下来。 吴远刚回到办公室,杨沉鱼便敲门而入道:“老板,刚才县长说,要对咱们大力支持的,今后县里各部门办公家具,是不是都能包给咱们厂?” “行呀,你赶快趁热打铁去办,把盼盼家具厂钉死在县委县政府的采购名单上。” 离开盼盼家具厂,卞孝生心里是有些不服气的。 区区一个家具厂而已,成为全县支柱型产业,那把缫丝厂和养蚕种桑大业往哪儿放? 所以卞孝生连饭都没吃,马不停蹄地回到乡里,开始亲自部署缫丝厂来年的筹建工作以及退田种桑的计划。 中饭过后。 赵果把年前这月的工资和年终奖金的单子拿过来,找吴远审核签字。 吴远粗粗地扫了一眼,就签了字。 赵果接在手里,迟疑了一下道:“老板,昨天明琪来厂里的。” 吴远头也不抬地道:“跟苗苗一起来的吧?” “嗯。” “说什么了么?” “明琪倒没说什么,苗苗怪老板你偏心。” 吴远抬起头来:“这不奇怪,更难听的,她都说过。” 中饭过后,放假通知贴到了大门口。 全厂进入放假状态。 二百号人聚在办公楼门口,喜气洋洋地等着领工资。 吴远跟师父乔四爷、姚师傅、钟师傅和彭师傅一起,蹲在办公楼门前的花坛边上。 结果乔四爷还埋怨道:“距离过年还有一周,这么早放假干什么?毕竟厂里积压了那么多订单。” 其他几位师傅一愣,也都跟着点头。 毕竟放假也是没事,回家准备年货也帮不上忙。 还不如做一天工,挣一天工钱。 吴远却笑道:“师父,各位师傅,产能的提升,不能总靠你们加班加点。年后咱们该招人招人,该扩产扩产。县长都说了,要成为全县支柱型产业,单靠你们加班加点,怎么行?” 乔四爷道:“要不你让运辉他们回来?” 吴远摇摇头道:“那不行,何师兄他们有他们的任务,上海那个家具厂不能撂。” 师父乔四爷还有些保留,但钟师傅几人松了口。 傍晚时分。 师傅们欢欢喜喜地回家了,食堂里也熄了火。 全厂只剩下老苏还守在传达室里,瑟瑟缩缩,形单影只。 吴远坐车最后一个离开,路过厂门口,特地下车给老苏递了两包烟:“苏大爷,辛苦你了,这厂里就拜托你了。” 老苏接了烟,笑眯眯地道:“不辛苦,老板,一点儿也不辛苦。” “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嘞,老板,您走好,您慢走。” 车子刚开出没多远,马明朝突然道:“老板,苏大爷的老伴儿也住在厂里了。” “哦?”吴远很奇怪,刚才没见着人。 “听说是儿女不孝顺,老两口连个落脚地都没有,只能住到厂里了。” 吴远眉头一皱,“我听说老苏儿子工作挺好的,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怎么干出这种事?” 马明朝颓然一叹道:“儿子好有什么用,架不住儿媳妇太霸道。” 吴远有些牙酸道:“总不至于让老两口都在厂里过年吧?” “没准真够呛,老板。” 银色桑塔纳回到家,老丈人竟然也在。 一见吴远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起身问道:“听说今儿县长去你们厂视察了?” 吴远点点头。 这下可把杨支书给激动坏了:“别看盼盼家具厂才挂牌一个多月,这也算是在县长眼里挂上号了。只要厂子稳扎稳打地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吴远笑道:“那爹,咱爷俩整两盅?” “整!”杨支书一拍手道:“今晚必须整两盅!” 刘慧抱着孩子不以为然地道:“小远厂子被领导视察,你跟着激动个什么劲?” 杨支书不乐意地道:“你懂个屁!小远给我争这口气,我在乡里说话都硬气,卞孝生都不敢冲我炸毛。” 刘慧冲闺女撇了撇嘴,嘴上却道:“好好好,你是吴老板的老丈人,你硬气!” 第262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 家里好酒好菜都是现成的,杨落雁切了一盘的咸肉,一盘的牛肉,将油炸好的辣椒油一浇,就端上来完事了。 另一边娘俩外加蔺苗苗,专门有一盆鱼头豆腐,煨得正入味。老豆腐吸足了鱼肉的香汁,色泽金黄,看着就很有食欲。 结果杨支书还不满意,一拍桌子道:“没有花生米,喝什么酒?” 老丈人这一发作,刘慧立马变了脸色。 吴远也奇怪,今天老支书怎么有点蹬鼻子上脸,不知道那头逢集。 好在趁着刘慧发作之前,吴远起身道:“花生米,盐水煮的,家里现成的。” 这花生米,其实也是之前木匠师傅家里送来的。 加上大姐吴淑华带来的那半袋子,实在吃不完,于是刘慧趁着没事,剥好了,洗净了,加点盐、大料,大火煮了。 煮好之后,全都盛在一个坛子里,扔在外头车库里。 想吃,去舀一盘子就行。 花生端来了,杨支书也把酒倒好了。 酱香的茅台,倒的那叫一个满。 看得吴远甚至怀疑,老丈人这是公然在丈母娘眼皮底下,偷偷地多喝。 不过刘慧没吭声,吴远自然不会多这个事,只能先趴下来,吸溜一口,随后才能把酒盅稳稳当当地端起来,不洒一滴。 “爹,走一个。” “走一个哪行,先来六个。” 这特么什么喝法? 咱虽然不是亲爷俩,也不至于整这种套路吧? 不过六盅对吴远来说,不是个事,除了有些耽误吃鱼吃豆腐。 六盅下了肚。 老丈人脸上的酒意,挠的一下就上来了。 吴远趁机把筷子伸进了鱼头豆腐盆里,挑了块刺儿少的鱼段子,大快朵颐。 结果嘴里鱼刺还没吐完,老丈人就端起酒盅道:“接着喝酒,鱼肉有什么好吃的。” 吴远连忙端起酒盅,跟老丈人喝过。 就听老丈人夹起水煮花生米,细嚼慢咽道:“今年你跟落雁加起来,挣了有多少?” 这话一问出来,连刘慧和蔺苗苗都竖起了耳朵。 都知道俩人一年挣得不老少,但具体多少,没人知道,这就挺让人好奇的。 不等吴远回答,杨落雁就打断道:“爹,你问这事干啥?” 杨支书俩眼一瞪:“问都不能问了?” 刘慧护着闺女道:“还不是怕你出去胡咧咧?这年关将近,找你喝酒的人又那么多。哪天你说漏嘴了,再给俩孩子惹麻烦。” 杨支书不服气,把筷子一扔道:“你瞧你说这话,我是那么没谱的人么?” 眼瞅着老两口又要呛呛起来,吴远连忙打岔道:“爹,我俩加起来,勉勉强强八位数吧。” 话音刚落,满桌皆静。 只有早和吴远合计过的杨落雁,处变不惊,继续哈着气吃着香喷喷的老豆腐。 有营养,蛋白价值高。 直到杨支书语出艰涩地跟她确认道:“宝贝闺女,他说的是真的?” 杨落雁瞥了丈夫一眼,其实丈夫说的保守了。 八位数,哪里勉强了? 明明是轻轻松松地突破了,好吧。 不过有些钱款还停留在纸面上,得等到项目推进到了,才能分批入账。 就比如腾达公司那些装修合同,很多都签的年后。 所以综合这么多元素,杨落雁也肯定地点点头:“爹,俺男人的话,你都不信么?” “信信信!” 杨支书忙不迭地喜笑颜开,端起酒盅跟吴远碰杯道:“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再来六个!” 刘慧也是被这么大笔数字愣住了,连拦都忘了拦。 等到六盅喝完,吴远是喝够了,有点想要罢工的意思。 结果这时候,外头传来一阵狗叫。 杨落雁刚想起身出去看看,就听到杨沉鱼的声音,把仨狗骂的夹着尾巴、四处逃窜。 迎到客厅门口,杨沉鱼也正好推门而入。 “姐,你咋来了?” 杨沉鱼提了提手里的换洗衣服道:“来你家洗个澡。” 转头一看,“哟,正吃着呢?” 杨落雁也趁机邀请道:“姐,你也吃点。” 杨沉鱼摆摆手道:“不了,我吃过来的,你赶紧吃吧。” 姐俩也不假客气,所以杨沉鱼这么一说,杨落雁也就不再强求了。 结果杨支书却站起来道:“沉鱼,你这一年工作下来,不得好好敬小远一盅?” 话说到这儿了,杨沉鱼还能说啥,只能进到厨房里洗了把手,结果杨落雁给她拿的筷子和酒盅道:“爹说的对,是得敬妹夫几盅。” 杨支书当即趁机道:“正好,我陪你们几盅。” 这时候,老支书的狐狸尾巴,别说是刘慧了,连杨落雁和蔺苗苗都看出来了。 蔺苗苗就在那边,边吃边偷笑。 忍得肩膀一抽一抽的,实在是辛苦。 杨落雁没好气地道:“想笑就笑,你可别呛着自己。” 蔺苗苗绷着脸,一脸无辜:“我没笑啊,我笑了吗?” 结果下一秒,就呛着咳出来了。 刘慧护着俩孩子,气咻咻地道:“喝吧喝吧,看你为了多喝二两猫尿,使了多少心眼子!” 跟大姨子又喝了六盅,吴远直接把酒盅翻过来,说什么也不喝了。 杨支书意犹未尽的,眼巴巴地看向大闺女。 大闺女杨沉鱼也摆手了:“爹,这么好的酒,要细水长流,你少喝点。” 六盅酒一下了肚,加上屋内本来就温暖如春,杨沉鱼当即把外套脱了,露出一身毛衣勾勒的成熟身段。 她收起自己碗筷,给吴远和杨支书各自盛了一大碗米饭。 这才从东门出去,起锅烧水。 有了上回的经验,她知道这热水必须备着,有备才能无患。 杨落雁匆匆吃完了过去帮忙,姐俩说着体己话,倒也其乐融融。 这边餐厅里,众人吃完了饭。 蔺苗苗主动担当起了收拾残局的重任,留下刘慧一个人细声软语地逗弄着俩孩子。 吴远陪着老丈人到院子里透口气,一起凑头点了根烟。 就听杨支书提醒道:“你跟落雁现在身价不小了,以后做生意在外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吴远默默点头:“我知道,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老支书能想到这一层,不管是为他还是为了落雁,这份关切他都认。 第263章 不卑不亢,年少有为 转眼,爷俩一根烟抽完,外面开始飘起了雪花。 杨支书推掉吴远递来的第二根烟道:“我得赶紧回去了,家里大黑还没吃。” “爹,你等会,我把大黑那份狗饭一并做了,你直接带回去。” 说完就进屋,把剩饭剩菜,在煤气灶上热一热,分出一份给杨支书带上,然后一直送到家后面的石子路上。 再回到家,仨狗头上都白了,急得指望他身上扑。 等到吴远端着锅,出来把三份狗饭分好,温度差不多刚刚好。 雪越下越大。 等到仨狗狼吞虎咽地吃完狗饭,身上已经白的差不多了。 也顾不上找吴远求撸了,浑身抖了抖,掉头就钻进了狗窝,只留个狗头眼巴巴地看着吴远。 吴远收起狗盆,顺便把大姨子杨沉鱼的车子推进车库,这才把大门销上,回了屋。 电视里正放着盼盼家具的广告,看得玥玥和小江这姐弟俩对着乐。 也不知道乐呵个什么劲。 另一边蔺苗苗把厨房里收拾干净,不知从哪里抓了把瓜子花生,过来坐到沙发上,陪在俩孩子身边,一起看电视。 女人洗澡,费水费电费时间。 等到杨沉鱼洗完澡出来,外头的积雪都没到脚脖子了。 关键是这大雪远没有停的意思。 印象里,千禧年之后,十年八年才能赶上这样一场大雪,如今是年年不落。 杨沉鱼站在门口,透过玻璃门看着外头的冰天雪地,开始犯愁了。 杨落雁倒是宽心地把她拉回来道:“姐,要不你就别回去了,在家住一晚,房间和被褥都是现成的。” 杨沉鱼看了眼吴远,见他起身去了灶房。 又看了眼刘慧,坚持了一把道:“幺妹儿,我打个电话给你马校长,看他能不能来接我。” 电话很快接通了。 但马长山压根没有来的意思。 毕竟这么大的雪,路都看不清,一来一回的,受老鼻子罪了。 况且如今在谁家住一晚,也都不是事儿。 接受现实,跟着幺妹儿上楼,看了房间,铺了床,杨沉鱼转眼就多云转晴起来。 重新下来后,抱着俩孩子,不停地亲热。 即便俩孩子直往她胸口蹭,她也不拦着,只是咯咯地笑。 转天就是腊月二十五,1990年的元月21日了。 大雪下到后半夜,吴远起床给土暖气添煤添水的时候,就已经停了。 太阳打云层里露出头来,照在大地上,不带有一丝丝的暖意。 吴远靠在床头,就听见有人开了门,随后小江跌跌撞撞地进来了,身后跟着护着他走路的杨沉鱼。 “粑粑,粑粑……” 这孩子,不是引狼入室么? 吴远连忙裹紧被子,遮盖严实,生怕这小子来掀自己被子。 好在小江玩了一会就出去了,吴远赶紧趁机起床,洗漱。 腊月二十五,本是磨豆腐、做豆腐的日子,带着天官赐福的寓意。 但自家豆腐已经做过了。 加上雪后正是最冷的时候,干脆就把土暖气烧足,在家里安安稳稳地猫冬。 太舒服了。 以至于吃完早饭,杨沉鱼都不舍得走了。 不用穿得跟肥猪似的,小楼上下走哪儿都暖暖的,这才是有钱人的生活。 饶是如此,到了十点钟左右。 三徒弟朱六标跟贺英一起,提着东西,深一脚浅一脚地来了。 吴远迎出来道:“瞅瞅你俩,真会挑日子。这么大的雪,就不能等两天?” 贺英道:“师父,我跟老六也是这么说的。架不住老六非要来,说是给师父送的,一天也不能耽误。” 这话让贺英说得漂亮。 完全不是三徒弟的风格,偏偏经贺英这么一说出口,令人无可挑剔。 进屋做了一会,杨落雁按照老规矩,依旧退了部分的礼。 实在是家里车库都放不下了,连带着车库顶上的两口缸里都填满了。 就这,鱼和肉之类的,还得腌起来,或者煮熟后放起来。 贺英倒是想拗着,可惜拗不过师娘杨落雁。 这大半年来,杨落雁从一家北岗小店,开到三家上海大店,服装厂也是从无到有,身上渐渐养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来。 贺英是有点心机不假,但在杨落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女奴的等价替换
淫魔神(陨落神)
过激行为(H)
村夜
新年快乐(1v1h)
深宵(1V1 H)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