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他无疑是找到了他稿子中最最需要的内容。 这一家五子的家书,就是他即将出版的传记中,最需要也最真实的内容,这些故事,应该有人用真实的笔触,记忆下来! 流传下去! “陈家老太爷,也就是五位烈士的父亲,过去是经营火腿作坊的!” “那时候年月混乱,何况我们这地界除了各家那几亩少得可怜的稻田,也没多少能种出庄稼的土地!” “陈家这五兄弟,各个头脑活络!” “老大当家早,南来北往的四处走商,经营出一些家底,可是因为小时候没念过书,将上私塾的机会都留给了家里的几个弟弟,所以并不识字,每次写信都是这些歪歪扭扭的字符……” 一封几乎没人能看得懂的信,上面却写满了外出走商的哥哥,对这个家的思念与对四个弟弟的疼爱。 “陈家的另外四个儿子,也都是有本事的人!” “要么是子承父业,学了那百年老字号的火腿手艺,要么是到处学本事,总也闲不住!” “那时节,到处在闹饥荒,灾荒,咱这江浙地区闹得尤其严重……” “有家里五个孩子经营维持,陈家日子过的不错。陈老太爷心善,看不得四处闹灾的灾民,每次遇上了,都要接济!” “甚至看到那些实在过不下去的,都会带回家来,传手艺!传走商的学问!有啥传啥,绝不藏私!” “当时我们叫陈家大集,就是现在大营村的前身!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灾民,就是因为陈家的接济庇护才得以活了下来!” “陈老太爷救了我们的命,我们就是陈家人!世世代代,都姓陈!” “后来抗战爆发,陈老太爷和几个儿子也都是身先士卒,为了国家变卖家资,把家里能卖的全都卖了,家里的火腿作坊都几乎给搬空了!” “四个年长些的儿子,那是第一批出去参加革命的战士!但那时候,突如其来的战争和侵略爆发,死伤何其惨重!” “陈家四子,一个都没能活着回来……” 第60章 满门忠烈! 陈三民谈及此处,面露动容,神色悲戚! 他也是为人父、为人子的人。 他真的想象不到,亲手将四个儿子推向战场,又接着收到儿子们陆陆续续的死讯。 这其中所需要经历的痛苦。 痛入骨髓,痛彻心扉! 而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那些该死的侵略者! “四位英雄真正留给下来的,就只有这些家书!” “直到战火完全降临到我们这一带时,陈老太爷又一次义无反顾的将最后一个儿子,也送上战场!” “就连家里最后的余粮,也一起装在小儿子的行囊中!” “是他,推着儿子,为儿子送行,将儿子亲手送上了战场……” 周国栋听着听着,眼前似乎有了画面。 似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似乎,正在亲身经历其中。 …… 远处,硝烟弥漫,天暗云遮。 “儿啊,此次离家,不必念家。” “如果不是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现在冲在前面,和鬼子拼刺刀的,一定有你老子我一个!” 陈老太爷面黄肌瘦,身形萧索。 但却傲立于前,挺直如松。 手指前方,炮火不止的战场。 好像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老将军。 小五眼含热泪,不敢面对老父亲期盼的眼神。 “爹啊!我也想和哥哥们一起,报效祖国!我做梦都想!” “可是,哥哥们踏上征程前,和我说过的,我要留在家里,为咱陈家传宗接代的!” “爹啊!我要走了,我还带走家里最后的余粮!您二老要怎么活啊!您以后要谁来养老送终啊!!” 老人眼中同样满是泪水,但他却转过了头,不再看最后一个小儿子。 只是说。 “儿啊,山河破碎,如果连国都没了!又谈什么陈家啊!” “我不要你给我养老送终!我只要你,冲在最前面,替你爹我,替你家中老娘,还有替咱们两江上下几千万的同胞百姓,冲锋陷阵!” “国难未消,不必归家!” “你就算回来,我也不认你这个儿子——!” 陈老太爷的文化水平不高,无非是过去念过几年私塾。 但就是这样一位本本分分,在家乡靠手艺过活,还在用一切余力、尽可能接济四方灾民百姓的朴素老人。 却要忍着骨肉离别之痛。 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 亲手将儿子送上战场! 痛! 太痛了! 卢云秋等人潸然泪下的同时,心中肃然起敬。 在他们眼中,这位乱世中平平无奇的陈家老太爷。 身形无比高大、伟岸! 或许只有如此纯良精忠的家风,才能让这个陈家走出了五位英烈! 他们悍不畏死! 他们一定都和小五一样,死死铭记着家中老父给出的谆谆教诲! 冲在最前方。 唰! 周国栋霍然起身,以军人的姿态,端端正正的站在太阳下,阳光将他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他浑身都沐浴在灿烈的金晖下,刺目,耀眼。 然后,他掏出他的绿色军包,从中郑重的取出两样东西。 一封家书。 和一张满是褶皱的遗像照片。 照片中的小五,还是带着他最为标准的笑。 是那一定要比所有人都要更灿烂的笑! 是那古灵精怪,试图给所有人带来欢乐的笑! “这是,小五留给家里的东西!也是他最为珍视的遗物!”
相关推荐: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盛爱小萝莉
凄子开发日志
镇痛
致重峦(高干)
误打误撞(校园1v1H)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数风流人物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