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有只按摩师 > 第364章

第364章

什么时候来接你吗?” 自然是没有的。 之前出了那事以后,谢家的子女,恨不得现场和谢家二老撇开关系才好。 这样才不受到周家的牵累和报复。 谢老太听到这话,身子一僵,很想反驳些什么,但是想到谢家的孩子,在想到周家的孩子。 脸上带着几分黯然,背影也萧索起来,默默地离开了人群。 后悔吗? 有的,只是谢奶奶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就到了这一步,她反思过许多次,最后把责任划分在孩子们身上。 谢家的孩子是孬种,是酒囊饭袋,但是周家的不是。 周家老两口有孩子撑腰,而他们没有。 这就是区别。 姜舒兰和周中锋他们把退休干所的周爷爷他们的东西,一次全部都托到了周家的四合院。 那动静,更是惊了不少人过来看热闹。 “你们这是?” 不少人都探出头来询问。 “接老人回家。” 这话一落,现场又是一安静。 不知道是谁先说了一句,“是该接回来,住退休干所哪里有住家里舒坦?” 这话,姜舒兰笑了笑,没接话。 周中锋那个少言的,就更不可能开口了。 眼见着周家这边这么安静,那些看热闹的人,也慢慢的散了。 而周中锋他们迅速卸货搬回家里面。 周爷爷和周奶奶,看着自己用了多年的家具和熟悉的东西,一件件再次运送回来。 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我原以为,我们这辈子都是住退休干所了。” 谁能想到呢,还能有回家的一天。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在这一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庆幸,当心结了了以后,去哪里不是住呢。 万一死在外面,那就一捧骨灰捧到老家好了。 也方便的很。 只是,这些话,他们自然不会和姜舒兰以及周中锋说的。 等东西全部都收拾结束后。 姜舒兰抽空去了一趟首都这边的东单西单市场,查看下水果的售卖情况,她发现市场上买山竹和芒果的人还真不少。 尤其是买芒果的,那芒果全部都是黄橙橙的一大个。 一个足足有一斤重,看起来极为喜人。 所以,归根到底首都不缺有钱人。 这芒果和山竹,也算是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卖的不错,她从市场上离开后,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找了下岳建清。 双方对了下账单。 芒果和山竹当天投放市场后,就已经被抢购一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分别上货,虽然不如第一天卖的好。 但是,进货的七成已经售卖出去了。 剩下的三成,再加上一些快要坏掉的水果,便宜一些也是能卖到的。 所以,瞧着姜舒兰来了,岳建清极为客气,“姜同志,这一批货物卖的不错,你看下海岛什么时候,在给下一批货?” 能被市场喜欢的货,都是好货。 他们也能赚到钱。 其实,说到底还是市场上太过物资匮乏。 当买苹果和橘子都成了奢侈的时候。 这芒果和山竹,就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了。 姜舒兰思忖片刻,“先不急,等我回海岛后,和领导们商量,看下一批货怎么发,如何避免之前的问题。” 不然,发的货还不够亏的。 岳建清想了想也是,但是想到市场上的火热,还是忍不住催了一句。 “那麻烦你那边尽快了,我等你好消息。” 姜舒兰嗯了一声,“有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你。” 等从岳建清办公室出来,又去百货大楼看了下商品,不得不说,首都的百搭大楼才算得上是种类齐全。 她逛了一圈,先是给闹闹和安安,买了两罐子奶粉。 又给她爹买了一个新的烟袋锅,给她娘买了一双皮凉鞋。 轮到周家二老的时候,姜舒兰犯难了,老人的衣服尺寸她不知道。 这实在是不好买,姜舒兰思虑再三,给老人买了一罐中老年喝的核桃粉,又买了一罐奶粉。 铁蛋儿和雷云宝这俩孩子也没漏掉,一人买了一个皮质带着卡通娃娃的铅笔盒。 轮到她和周中锋自己,她反而不知道买什么了,感觉什么都不缺。 最后,看到卖护肤品的玻璃柜时,姜舒兰眼睛一亮,去试了两管口红,一管打算留给自己,一管是还给齐芳的人情。 这下全部买完了,等出了百货大楼的时候,她总觉得少点什么。 直到看到周中锋后,她才想起来自己少了什么。 把周中锋给漏掉了,所有人都买了小礼物,除了周中锋。 姜舒兰拍了下额头。 “怎么了?” 姜舒兰支支吾吾,“忘记给你买东西了。” “这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缺,不用买。” 周中锋接过她时胳膊上挎着的大包小包,毫不在乎。 倒是姜舒兰过意不去,在路过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时候,给他买了一根最豪华的雪糕。 算是补偿。 但是,姜舒兰万万没想到,这雪糕最后到了自己肚子里面。 好像有些怪对不起人的。 姜舒兰这边买完东西回去,李姨那边也准备好在火车上吃的食物,十个宣腾腾的白面馒头,十个酥油饼,另外又煮了二十个茶叶蛋。 她还要在做些什么,被姜舒兰拒绝了。 “李姨,火车上卖的有吃食,还是新鲜的,咱们不用做太多,容易坏。” 姜舒兰是经常出远门的,李姨一听,便立马照着她的做了。 没做饭菜,但是收拾了不少衣服和日用品。 都是老两口平日用习惯的,这些实在是丢不开。 第二天要离开的时候,周爷爷和周奶奶,望着那熟悉的家门,有些不舍,但是更多的却是对海岛的期待和对孩子们的思念。 “走了。” “走了。” 这一走,他们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但是他们却不后悔。 儿孙绕膝,既然孩子们回不来,他们就过去。 周中锋看着不舍的离开的老人,低声道,“以后想回来,我们在回家。” 周奶奶眉眼慈祥,她笑眯眯地点头,“信我们家小锋。” 火车站。 周爷爷和周奶奶少说有二十多年没来过了,看着那人潮涌动的车站,两人都有些恍惚。 倒是姜舒兰想到什么,和他们打了招呼,让李姨照顾着两位老人先等着。 她和周中锋则是去,车站食堂买了八个大肉包。 接着,又钻了个空子,换了衣服,又去排队买了八个。 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一过来,周爷爷忍不住嗅了下鼻子,“熟悉的味道。” “好像是陈老头的手艺。” 姜舒兰不知道陈老头是谁,但是周中锋却知道,他点点头,“车站做包子的那个厨子,是姓陈。” “那就是他了。” 周爷爷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他还活着不说,还在继续当厨子。” 这话真没别的意思,他们住在退休干所和外界消息不通,往日的老伙计们,走了一个又一个。 这个陈老头算是罕见的故人了。 只是,周爷爷却没去看望对方,而是站在车站眺望了好一会,直到火车发出鸣笛声,这才转身离开。 等他们离开后。 躲在老树后面出现了两个人。 一老一小。 “爷爷,你为什么不去送送周爷爷他们?” “那你又为什么不去送中锋?” 许卫方抓了抓脑袋,有些窘,“我不太想送了。”接着,颇有一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我和他又不是朋友。” 干嘛送他。 许老爷子笑而不语,他摸了摸胡子,望着老友消失的背影。 从不舍到慢慢的淡然。 “见了又如何?还是终须一别,不如不见。” 话落,他双手背在身后,背影萧索,“走了。” “走了。” 一样的话,不同人说出来,却有不同的滋味。 但是,同样都充满着离别。 火车上走了三天,姜舒兰和周中锋一开始还担心二位老人的身子骨受不了。 但是好在都是下铺,还是卧铺,一路上倒是没出啥岔子。 等下车的时候,两位老人虽然脸色有些萎靡,但是瞧着精神不错。 姜舒兰知道,那是因为心里记挂着俩孩子,他们才能这般坚持下去。 下了火车,又是坐船,这才是让姜舒兰他们更担心的地方,年轻人都受不了晕船,更别说老人了。 结果。 让姜舒兰意外了。 两位老人都不晕船。 周爷爷甚至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大海,他双手扶着栏杆,朝着周中锋道,“我年轻的时候当过海军,在船上过了三年。” 旁边的周奶奶不甘示弱。 “我娘家是水乡人家,我出嫁之前,一直住在船上长大。” 小船儿颠簸在水面上,在船上吃饭睡觉,已经是他们水乡儿女刻入骨子里面的本能。 晕船,那是不可能的。 姜舒兰和周中锋没想到,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反而成了最不以为意的事情。 相反两位老人上了船上以后,精神头比在火车上还好。 这也让姜舒兰都松了一口气。 两个小时的船到岸后,让周奶奶有些意犹未尽,“这大船就是稳,要是有小船,我带你们去小船上吃晚晚饭后,坐在船舱里面,卧看星河,那才是最漂亮的。” 姜舒兰和周中锋面面相觑。 不过,到底是高兴的,能坐船就意味着老人能很快适应这边的海岛生活。 他们一下船。 码头上,姜父和姜母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他们身后还跟着俩,一个是铁蛋儿,一个是雷云宝。 都齐齐的站在灼热的日头下,盯着海平面。 “老姑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姜舒兰离开家门的这十多天,大人孩子们都想念她。 “快了,等船到了就回来了。” 话还未落,远处传来一阵船声,俩孩子的眼睛一亮,朝着大船挥舞,“老姑,老姑!” 姜父和姜母也有些喘喘不安,因为,舒兰来电话说,中锋的爷爷奶奶这次一起跟来了。 这也算是他们两位的长辈了。 高一辈儿呢,哪里能不担忧呢。 好在,那些担忧在看到周爷爷和周奶奶之后,全部消失了。 因为,周奶奶他们一下船,就朝着姜母他们走

相关推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有只按摩师   病娇黑匣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永乐町69号(H)   医武兵王混乡村   逆战苍穹   进击的后浪   恶女嫁三夫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