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披甲而在进行野蛮的冲杀。 卫青看向左右两翼,北军从左翼突刺而进、豹骑从右翼挥军而攻,背后、左、右皆被攻击的鲜卑骑兵无路可窜,竟是吓得立于原地,好像有人在大声求降,但是求降声在混乱的局势下显得是那么地微弱不可闻,在三个方向同时被攻击下,卫青所属的骑军一路犁田一般的犁过去,遍处只见一滩滩肉泥。 这时已经没有所谓的分割而击或是什么,面对混乱的敌人只能全力冲杀,卫青没有再次进入战场,而是策马回到本部,众将见自家大人归来再一次发出了呼喝,所带动的是士卒也皆狂呼出声。那些随战仆从见到人高马大的一骑血人归来,对之崇拜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全是激动地高举兵器发出犹如狼嚎一般的吼叫来表示服从和崇敬。 卫青转头回望,到处可见麾下将士在追杀逃窜的鲜卑骑兵,有些跪地乞降的鲜卑人甚至被杀红眼的虎骑连人带马的撞过去,瞬间犁成一滩烂泥。 战争到了这阶段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只要虎豹骑军呼喊“投降不杀”,鲜卑骑兵肯定马上跪地乞降。但是有人不想接受鲜卑骑兵的投降,这个人正是卫青!不是他对鲜卑人有恨意或是其它,而是他麾下的随战仆从已经太多了,达到可以控制的上限,兵多固然是好,但如果无法驾驭,就只会变成负担。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卫青目前的这些随战仆从大多是一些中小部落的成员,这些人不像大部落那般拥有属于大部落的傲气,是最容易被收服的一类,只要全族皆俘,归顺是必然的事情。鲜卑人则不然,鲜卑的人口将近三十万,属于草原比较大的一支部落,卫青深入草原只是重创鲜卑而没有全族皆灭,属于比较难以收服的一类,只要有机会归顺的鲜卑人肯定会起异心,所以还是全杀光比较好。 “传我军令:全军出击!” 卫青话声刚落,旁边就有人吹响了全军出击的号角,顷刻之间一阵狼嚎之声突兀地炸响,早就在等候军令的随战仆从迫不及待地驱动战马向前冲,这些随战仆从一进入战场,卫青又马上下令让虎豹骑军和北军退出战场。 军号响起,除非身死不然必从!杀红眼的虎豹骑军和北军虽然心下不舍,但仍是听令缓缓退出战场,他们进行了一个迂回,重新来到本部后面立阵。 “雁门这边的战争已经结束,其它郡县还有游牧民族的零散军队,我现在要你们再做一件谁都没有做过的事情!” 每战皆胜不但能使人拥有傲气和荣誉感,还能让原本胆小的人变得胆大包天,虎豹骑军的将士不缺乏胆气,他们都是百战之士,拥有别人所有没有傲气和荣誉。一个人拥有傲气不可怕,一支军队应拥有每战必胜的傲气却能让敌人为之胆寒,只要拥有一名能驾驭这支军队的主心骨,那将随着胜利次数的增加,自然而然的会孕育而生一种叫军魂的强大气势! 卫青再看一眼远方的战事,在随战仆从的追杀下,鲜卑骑兵除了逃进雁门关的幸存者,雁门关外再无站立的鲜卑人,由于没有军令随战仆从不敢追,他们盯上了新的猎物,这只猎物就是一直龟缩在旁的联军残部。现在,随战仆从像极一群眼睛发绿的饿狼团团把联军残部围住,只要他们的主人一声令下,这群饿狼就将扑上去将那些瑟瑟发抖的猎物吞食入腹。 “留着那些杂碎看戏吗?传我军令,杀!全部杀掉!片甲不留!”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得到军令的所占仆从欢呼着冲杀上去,片刻之间联军残部被随战仆从淹没,成为一堆残尸。 “第一、二阶段的作战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我命令:执行第三结段的作战计划!” 第四十章完结二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中国的历史,走到东汉的末年,走过动荡的三国,走过短命的西晋,开始是悄悄的,然后是惊人的,忽然滑入近乎毁灭的深渊。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蜀地的成国使者出使后赵,记录了沿途的惨象: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 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汉民族第一次濒临灭绝的边缘。 当时,汉室正是景皇帝刘启当政,这位景皇帝就是“文景之治”里面的那位“景”,他或许你们并不熟悉,说起他的儿子那么肯定耳熟能详。没错,刘启有一名儿子叫刘彘,刘彘后来改了名字,他正是历史上驱逐匈奴三千里的孝武皇帝——刘彻! 就有如你们所想的那样,故事注定充满冒险和波澜壮阔,本来应该在汉室政权下奋战的卫青因为一件突发的事件成了游离在汉室与匈奴之间的另一股势力。 汉室和匈奴之间的另一股势力是什么意思?简单的介绍,那便是不服从汉室也不臣服匈奴,对两边都有开战又打打停停的政权。 为什么卫青会游离在汉室之外?可以不说么,这有破坏和谐的内容…… 好吧,其实卫青就是害怕史书上那位刻薄寡恩喜欢杀害功臣的孝武皇帝,担心不明不白的被咔嚓掉,犹犹豫豫间被部下和汉室的一名公主逼着自立。卫青最初是想在汉室大旗下或庸庸碌碌地生活一生或风风光光的争取封侯拜相,可惜的是想象从来都和现实不一样。 卫青创建的势力大不大?可以逼得汉室不敢轻举妄动,可以将匈奴打得屁滚尿流,你说大不大?答案是实力很强。卫青最初的想法是替汉室把匈奴打趴下后转战西方,去欧洲或者哪块旮旯地方打下大大的疆土做个土皇帝,但后来开始身不由己了…… 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错了,是身不由己,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想法,还要考虑到部下以及子民的意愿,那也就走上一条怪异的道路。用一个形容,那便是卫青不是一个人,卫青绝对不是一个人,卫青背后还有战将百名子民无数,势力的意志无坚不摧。 卫青花了十几年将匈奴打成残废,部下坚决要求南下一统宇内的时候,卫青既开开心心又忧郁寡欢地……这个心情很矛盾?好吧,的确很矛盾。卫青要说的是,经过十余年的犹豫终于正式举行与平民女子、汉室公主、汉室翁主的大婚。 在即将挥军南下的时刻选择大婚是一件好事,娶了汉室的公主、翁主可以减少中原门阀、豪强和平民的敌意,战争之后可以很快稳定局势。但是……在举行大婚的当夜,所谓的洞房花烛夜,卫青醉酒之下十分突兀外加郁闷地被汉室公主刺杀了。第一次穿越也就在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状态下结束。 其实……卫青到现在还在想,卫青那个只有几岁大的儿子有没有继承强大的势力,部下有没有造反,还是突然的动荡让卫青的势力分崩瓦解,最终便宜了忍耐十数年的刘彻, 在这位帝皇的领导下,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得到缓解,他麾下将士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广袤疆土,强悍的武功奠基了华夏民族初始的疆域。 汉,汉子,男子汉,壮汉,大
相关推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一梦三四年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莫求仙缘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危险情人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