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大奉打更人 > 第294章

第294章

正如火如荼展开。 在市城管执法大队,督导组发现部分队员执法时存在语言不文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督导组当场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大队负责人限期整改。 傍晚时分,张华来到城区内一家大的物流园,查看新设立的执法监督岗运行情况。 一位司机主动凑过来:“张市长,今天执法人员可规矩多了,检查前先亮证,还会耐心解释检查原因,我们心里也敞亮多了! 张市长,谢谢您了!” 张华欣慰地点点头,刚要离开,手机突然响起。 是市纪委书记米云打来的:“张大市长啊,原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王兆民的案件有了新进展,他可是交代出来一些领导干部啊,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输送,涉及金额巨大!” 张华眉头一皱,继而笑着说道:“我说亲爱的米书记,你说的这些事好像归你管吧? 你们市纪委的职责是什么?我这个常务副市长好像不管干部纪律的。” 米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骂道:“你瞧你那副死样子,活该简永红拎你耳朵,天天说话没个正经。 得了,我就是向你这位领导汇报一下,接下来我又要大动干戈、大开杀戒了!” 张华听着米云说这番话,心里很是开心与欣慰。 米云这娘们有个特点,一说有案子办,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显得异常激动和亢奋。 张华可以猜得到,她那双原本就锐利的眼睛,此刻更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或许,这就是身处反腐第一线的纪检干部们所共有的特点吧。 他们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尊严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让他们在面对案件时充满激情,更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挂掉电话,他望向灯火渐亮的北原城,深知这场改革之路虽然艰难,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天下午,张华收到昨天的工作简报。 在执法规范化改革的推动下,北原市的执法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 米云的市纪委连夜带走了两名干部,其中一人就是原南区公安分局局长陈永年。 张华对米云收拾腐败干部的事不感兴趣,相反的,他还给米云打过去电话,叮嘱米云四个字:除恶务尽! 张华站在市政府大楼的落地窗前,看着街道上有序执法的工作人员和笑容满面的市民,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执法体系的完善,更是老百姓对政府信任的回归。 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事,马上拨通了陈剑锋的电话。 又是新的一天。 北原市市委常委会的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嗡嗡作响,却驱散不了凝重的气氛。 投影仪上,一份《关于北原市春节期间全市禁放烟花爆竹的请示》赫然在目,陈剑锋的目光在文件与张华之间来回游移,轻轻咳了两声: “各位同志,临近春节,禁放提案是顺应环保和安全要求,大家发表下意见。” “我反对!” 张华 “嚯” 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 他抓起激光笔,猛地指向屏幕:“没有鞭炮的春节,还是春节吗? 看看这份民意调查,七成以上的市民希望保留燃放习俗!”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骚动,几位常委低头翻看手中资料。 新任市委政法委书记洪春霞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张市长,燃放烟花爆竹存在火灾隐患,我查看了一下数据,去年春节光消防出警就……” “所以我们要堵疏结合!” 张华打断他的话,快步走到白板前,抓起笔飞速写下要点:“第一,严禁超标准、不合规的烟花爆竹流入市场,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联合成立专项检查组; 第二,在城区人口密集区,比如人民广场、体育中心,划出安全燃放区,配备专人值守!” 纪委书记米云若有所思地点头:“这个思路可行,既满足群众需求,又能把控风险。” 但宣传部长刘柏宏却面露难色:“可环保指标…… 省厅那边压力不小。” 张华突然从公文包掏出一叠照片,重重拍在会议桌上 —— 照片里,白发老人教孙子贴春联,孩童举着烟花欢笑,烟火在夜空绽放成绚丽的花。 “同志们,春节是我们的文化根脉!” 张华声音有些发颤:“小时候我爸带我放鞭炮,那股硫磺味,是刻在骨子里的年味。 现在一刀切禁放,丢的不只是响声,是人心!”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罗书记要求我们刀刃向内,这次,我们能不能刀刃向外一下,切中百姓真正的需求呢?” 市委书记陈剑锋凝视着张华涨红的脸,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一锤定音:“我支持张华的提议!各部门立刻细化方案,三天后拿出具体执行细则。 记住,既要让百姓过个热闹年,更要守好安全底线!” 散会后,张华缓缓地站起身来,脚步有些沉重地走到走廊窗边。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窗外那片被白雪覆盖的北原市街道。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银装。 街头巷尾,偶尔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冬日的宁静。 这声音虽然有些突兀,但却让张华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地呵出一口热气。 那白色的雾气在冰冷的玻璃上迅速凝结成了一朵小小的霜花,仿佛是他心中那一丝温暖的具象化。 张华的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那时候,家里总是会早早地贴上红红的对联,挂上大红灯笼,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方式或许有所改变,但那份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却从未减少。 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有了这些传统的习俗沿袭,才是真真正正的过年! (未完待续) 第1183章 这个主,我帮你做了 街头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是春节的使者,提前来向人们传递节日的喜悦和热闹。 而此时,距离过年已经不足十天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这个时间对于老百姓来说,可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大家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有卖春联的、卖鞭炮的,还有卖各种小吃和水果的。 尤其菜市场和商场更为热闹。 摊主们热情地叫卖着,顾客们则在摊位前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氛围。 孩子们也特别兴奋,他们穿着新衣,手里拿着鞭炮,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时不时地放几个鞭炮,开心得不得了。 大人们则虽然忙碌,但心里却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 这样的场景,让沐浴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贫富,无论老少,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随着北原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规范执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市纪委书记米云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 这位以“厅官克星”著称的女纪委书记,如今忙得像个陀螺,甚至连后脚跟都快踢到自己的屁股蛋了。 这一切都源于这次全市规范执法活动的全面展开。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常务副市长张华又给米云塞了一项重要任务——清理旧案、积案和弊案。 张华说,这些案子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不仅影响了司法公正,更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张华对这项任务寄予厚望,他希望通过清理这些案件,能够揪出那些隐藏在体制内的害群之马,还社会一个清明的环境。 用张华的话来说,这就是“清积弊、还清明”!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米云深知责任重大。 她需要带领市纪委的团队,深入调查每一个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将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绳之以法。 这不仅需要高超的调查技巧和丰富的经验,更需要耐心和毅力。 然而,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米云不得不日夜兼程地工作。 她常常加班到深夜,甚至连周末都无法休息。 尽管如此,她依然毫不退缩,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外面的鞭炮声在欢唱着新年的到来,米云盯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案卷,手机在文件堆里震得嗡嗡作响。 是儿子发来的照片,他在爷爷奶奶吃着饭,配文 “妈妈,今年咱们还陪着爷爷奶奶过年”。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市纪委干部监督室主任柳伟军抱着几个档案袋撞开办公室门:“米书记,刚从信访局转来的匿名举报信,直指市政工程贪腐窝案,涉及到一位处级干部。” 米云接过来一个档案袋,摩挲着信纸边缘,想起张华对她说的话: “亲爱的米书记,清积弊时一定要动真格的” 时,眼中闪过的精光。 她笑了一下,张华这个货现在越来越没个正经了,以前喊“米主任”,后来见面喊“米书记”,现在倒好,在“米书记”三个字前面居然加上了“亲爱的”。 “不行,我得替简永红拎一下他的耳朵。” 想到此,她不由得笑出了声。 因为她又想到简永红说的话,张华就是一条泥鳅,滑溜的很,拎他耳朵的时候一定要“快准狠”,因为他个头高,一拨浪脑袋,有可能就薅不住他耳朵了。 “通知市经侦支队,今晚就开始查账!” 米云斩钉截铁的吩咐。 柳伟军点点头,将手里的档案袋整齐的放在米云的桌上,快步离去了。 米云拿起手机给儿子回了一条短信:“乖儿子,告诉爸爸别忘了给爷爷奶奶买年货,我一定和你们一起过年!” 儿子很快回复了短信,就四个字加一个问号:“能兑现吗?” 米云突然觉得一阵心痛。 此时此刻,张华正端坐在他那宽敞明亮的常务副市长办公室里。 他原本计划好要亲自去市区街头的几个市场以及车站转一转,实地考察一下现在的情况。 然而,就在他准备起身出门的时候,市府办副主任娄世军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厚厚的信件。 这是一封举报信,而且是专门寄到张华手中的。 让张华不禁心生好奇,于是他接过信件,仔细地看了起来。 举报信的内容并不复杂,是针对一起案件执行困难的问题而进行的举报。 案件的被执行人因为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导致执行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举报人很是无奈的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这些情况,并对张华这位有名的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寄予了最后的希望。 张华看完举报信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司法公正,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关键的一条,在张华跟前,百姓是无小事的。 于是,他决定暂时搁置去市场和车站的行程,先集中精力处理这封举报信所反映的问题。 张华按照信上所留的地址,带着娄世军、张辉,乘坐着王满仓驾驶的专车出发了。 不到半个小时,在市区原南区的一个巷子里,张华一行敲响了一处住宅的房门。 房屋的女主人叫金雅妹,今年四十八岁,原南区中医院的一名拥有副高级职称的医生。 金雅妹是十五年前与前夫朱光明离婚的,后又结婚成家,与现任丈夫李玉泉生活在一起,两人很是恩爱,相敬如宾。 李玉泉与金雅妹是同一家医院的同事。 金雅妹与前夫朱光明育有一女,名叫朱琳。 离婚后,朱琳一直跟随母亲金雅妹生活,而继父李玉泉对她关怀备至,视如己出。 尽管金雅妹和李玉泉没有生育属于他们俩的孩子,但他们三人的生活依然充满温馨与快乐。 金雅妹的前夫朱光明在离婚一年后也重新组建了家庭,他的妻子名叫郑雯。 朱光明曾是原南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婚后一年,他与郑雯迎来了他们的女儿。 这个新组建的三口之家同样过得和和美美、幸福融洽。 原本,这两个家庭都各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结局。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家庭再次交织在一起…… 此时,张华、娄世军、张辉三人坐在金雅妹家里的沙发上,他的丈夫李玉泉忙乱的给张华三人泡好了茶,然后一声不吭的坐到一边,只是低头抽着烟。 那一脸的愁容清晰可见。 金雅妹颤抖着双手,从里屋拿出一沓厚厚的材料递到张华面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张市长,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向您求助。 张市长,您就帮帮我们吧,他们官官相护太可怕了!” 张华的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关切:“金雅妹同志,你放心,只要你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这个主,我帮你做了!” 第1184章 金雅妹其人其事 金雅妹感激的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强忍着欲要滚落的眼泪,重重的点着头。 神情沮丧的李玉泉眼中也突然焕发出亮光,他抬起低着的头,满怀期待的看着张华。 张华端起李玉泉泡的茶,茶水腾起的热气在他脸前漂浮。 他轻啜了一口,缓缓放下茶杯,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壁的纹路,开口说道:“金雅妹同志,你将你的情绪平复一下,不用急,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行了。” 金雅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哭腔开始讲述。 在金雅妹的讲述中,张华比看举报信,对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从朱光明和金雅妹各自组建家庭后,尽管他们开始了各自的生活,但由于原南区范围较小,再加上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的女儿朱琳,所以彼此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切断。 其实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像是一场旅程,当爱消逝时,分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之间本来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感情走到了尽头。 而且,他们都是医生,工作环境相似,平时还是会经常碰面,见面时也会礼貌地打个招呼、说上几句话。 这种关系虽然算不上亲密,但也还算过得去。 然而,五年前的某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种表面的平静。 那天,身为医生的朱光明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昏倒在地。 同事们紧急将他送往抢救室进行抢救,但经过数日的努力,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在朱光明住院抢救期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的现任妻子郑雯,本应在医院陪伴照顾丈夫,却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见踪影。 相反,她竟然忙着转移和变卖朱光明名下的资产,似乎完全不顾及丈夫朱光明的生死。 朱光明是土生土长的原南区人,他家的老房子位于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 不仅如此,朱光明本人还是一名医生,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不经意间降临。 他们家的房子面临拆迁,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发商给予的赔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不仅给了他家三套房子,还额外赔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款。 就在这个时候,朱光明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被紧急送进了抢救病房。 而令人心寒的是,他的妻子郑雯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完全不顾及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的朱光明,反而开始变卖朱光明名下的房产,并匆忙转移资金。 更过分的是,就连朱光明自己银行卡里那笔高达五十多万的赔偿金,也被郑雯一并转走了。 可怜的朱光明,就这样孤独地躺在医院里,无人照顾。 幸运的是,本医院的护士们在工作之余,还能抽出时间来照顾一下朱光明。 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当金雅妹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挺身而出。 在获得现任丈夫李玉泉的同意后,金雅妹带着女儿朱琳日夜守护在朱光明的病床前,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就这样,日复一日,金雅妹和朱琳始终陪伴在朱光明身边,直到他最终离世。 朱光明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的离世对于年事已高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他们得知儿子去世的噩耗时,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痛苦,身体瞬间崩溃,双双病倒在地。 还是金雅妹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的。 金雅妹坚强地带着女儿,在现任丈夫李玉泉的协助下,妥善处理了朱光明的后事。 尽管朱光明已经离开了人世,但金雅妹并没有忘记他的父母,她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让他们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安慰。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光明现在的合法妻子和他们所生的女儿,自始至终都未曾露面。 唯一的一次出现,竟然是她们母女二人前往朱光明工作的原南区人民医院,领取医院发放给他的十多万抚恤金。 这一举动让人不禁心生疑问? 自从那次露面之后,这对母女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信。 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她们是否还会回来。 朱光明的父母在失去儿子的同时,也失去了与儿媳和孙女的联系,这无疑给他们原本就破碎的心灵又增添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朱光明的父母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色苍白,身体虚弱。 而在他们身旁,金雅妹和女儿朱琳忙碌地穿梭着,细心地照料着两位老人。 金雅妹作为一名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 她不仅要在自己的医院里救治病人,还要赶到另一所医院去照顾朱光明的父母。 这样的生活让她疲惫不堪。 李玉泉深知金雅妹的辛苦。 他看着金雅妹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心疼。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主动分担金雅妹的负担,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 而金雅妹也因为有了李玉泉的帮助,终于能够得到一些宝贵的休息时间,恢复精力。 朱光明离世后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父亲便在医院的病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带着对儿子的深深思念,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朱光明的老母亲无法承受,她在一年之内接连失去了两个至亲之人,心中的痛苦如同被撕裂一般。 在那一刻,老母亲的精神世界彻底崩塌,她当场昏死过去。 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最终将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与植物人无异的状态,失去了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 面对如此悲惨的局面,金雅妹并没有被打倒。 她坚强地带着女儿朱琳,与丈夫一同忙碌地操办了老爷子的后事。 葬礼结束后,他们将与植物人无异的老太太接回了自己的家中,希望能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放过这个家庭。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金雅妹的女儿朱琳却突然出事了。 已经二十多岁的她,本应是大学毕业、风华正茂的年纪,本应开始享受美好的爱情和生活。 可是,经历了家庭的巨大变故,朱琳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一时想不开,竟然毫无征兆地精神失常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金雅妹完全无法接受。 她那原本强大的内心,在女儿的惊变面前瞬间被击垮。 看着女儿那茫然的眼神和失常的行为,金雅妹心如刀绞,痛苦万分。 第1185章 张华又暴怒了 为了女儿,金雅妹和李玉泉夫妇不得不四处奔波,北上南下寻找专科医院为女儿治病。 他们不辞辛劳请假出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就在他们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女儿出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症状——抑郁。 更糟糕的是,女儿的抑郁症状还伴随着极其严重的自杀自残倾向。 这一发现让金雅妹惊恐万分,她简直不敢想象失去女儿会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她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拯救女儿。 可是,当他们再次去寻医问诊时,却发现他们两口子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他们俩都是医院的医生,收入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但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和各种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朱光明的后事,是他们两口子出钱给办的; 朱光明父母住院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朱光明的父亲去世,同样是他们两口子承担了所有的费用。 而如今,朱光明的母亲需要长期服药,以及女儿朱琳四处求医问药的费用,依然还是由他们两口子来承担。 原本还算富足的家庭,因为这一系列的变故,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生活变得开始艰难起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想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人——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朋友。 这位律师不仅对法律条文了如指掌,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策略思维。 律师朋友听完他们的情况后,沉思片刻,然后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巧妙的主意:以朱光明母亲和朱琳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个诉讼的核心诉求是要求郑雯返还朱光明的一部分财产。 具体来说,这笔财产将被用于支付老太太的医疗费用和赡养费,以及朱琳作为朱光明女儿应得的遗产份额。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老太太的燃眉之急,也能确保朱琳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这个主意让他们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委托这位律师全权处理这起诉讼案件。 律师在接手这个案件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 他不辞辛劳地查阅大量资料,询问证人,甚至深入调查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律师们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这些证据足以证明郑雯的行为构成了侵权。 在证据收集完成后,律师们又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严谨的法律文件,包括诉状、证据清单、法律依据等等。 这些文件详细阐述了郑雯的侵权行为以及对原告造成的损失,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原告的诉求。 一切准备就绪后,律师们将诉状递交到了原南区法院。 原南区法院在收到诉状后,立即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工作。 他们对案件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审查,包括证据的真实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理,原南区法院最终做出了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诉求。 这个判决意味着郑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作为被告方的郑雯,在面对法院的判决时,却表现出了极不配合的态度。 她再三声称自己手中没有钱,无法履行法院的判决。 不仅如此,郑雯名下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房产等可以用来执行判决的财产。 张华听着金雅妹的哭诉,眉头越皱越紧,指腹摩挲着杯壁的纹路不自觉加重力道。 屋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唯有李玉泉偶尔压抑的叹息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郑雯转移财产后,就真的再没线索了?” 张华声音低沉问道。 金雅妹抹了把眼泪,颤抖着从包里掏出个破旧笔记本:“张市长,现在郑雯就在原南区住,她带着女儿租房子生活。 她的女儿在这附近的学校上初中。” “知道她把钱转移到哪去了吗?”张华追问。 李玉泉吐了一口烟,叹了一口气说道:“张市长,她转移的现金还有卖房子的款子,都找到去处了。 是律师帮着找到的,我们有她转移资金详细的银行流水。 可是法院执行局的不予执行啊。 他们的理由那些钱财不在郑雯名下,法院是无权执行的。” 张华的手指重重叩在茶几上,震得杯中的茶水泛起层层涟漪:“法院执行局不执行,给你下的有裁定文书吗?” 金雅妹赶忙摇头:“没有,张市长,他们不给出具,我带着律师去了几趟,他们说在没有证据证明郑雯属于资产转移的情况下,是没法下裁定文书的。” 张华瞳孔微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松了一下领口的扣子,将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放在茶几上,震得桌上烟灰缸里的烟头簌簌掉落:“娄主任,现在立刻联系市检察院,启动对原南区法院执行程序的监督。” “张市长,没用的!” 李玉泉突然剧烈咳嗽,掐灭烟头的手止不住颤抖:“我们试过了,执行局王局长每次都说证据不足。” 空气瞬间凝固。 娄世军的钢笔在记录本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张辉一直看着自己录着音的手机。 金雅妹突然扑到张华脚边,头发凌乱地散在脸上:“张市长,您帮帮我们吧,我女儿昨天又差点割腕了! 她才二十三岁啊......” 金雅妹凄惨的痛哭声响起,刺激的张华心都要碎了。 李玉泉继续说道:“为了这事我们找过我们区的人大、区纪委、区检察院,还有市检察院、市法院,我们都去过。 可最终的结果......哎!” “他们都怎么说?”张华厉声问道。 李玉泉叹着气摇头说道:“他们的答复几乎一样,都是让我们找执行局,催着执行局执行。” 张华喉结剧烈滚动,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娄世军握着钢笔的手青筋暴起,在记录本上潦草地写着 “各部门推诿”,张辉的手机屏幕蓝光映在脸上,将录音键按得发白。 “一个案子,七个部门踢皮球?” 张华突然猛地起身,带翻了茶几上的茶杯,滚烫的茶水在举报材料上晕开墨痕:“全都当老百姓是傻子吗? 李玉泉同志,我问你,你们还知道什么,全部给我讲出来完,今天,我就要在你们家,为你们现场办公。 今天处理不了你们的事,我张华不走了!” (未完待续) 第1186章 陈炜到任 按照正常程序,法院判决生效后,若遇到被告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而执行局一直拖延执行或拒不执行的情况,原告可以通过以下部门和途径进行反映或举报: 一、上一级人民法院: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执行工作具有法定的监督职责。 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监督,提交书面材料详细说明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号、当事人信息、生效判决的内容等; 阐述执行局拖延执行或拒不执行的具体表现,比如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采取实质性执行措施,对您提供的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怠于核实和执行等; 同时附上相关的证据,如与执行局沟通的记录、执行进度查询结果等。 上级法院在审查后,可能会责令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能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二、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执行活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 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提出检察监督申请,说明执行局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情形,像是违反法定程序执行、怠于履行执行职责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检察院在受理后,会依法审查,如果确认执行行为存在违法或不当之处,将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要求法院依法纠正执行行为,推动执行工作合法、公正进行。 三、纪检监察部门:无论是法院内部的纪检监察机构,还是当地政府的纪检监察部门,都可以受理对执行局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 可以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执行局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问题。 在反映情况时,尽量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经过等信息,以便纪检监察部门能够精准地展开调查。 若经调查属实,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党纪政纪处分,从而促使执行局依法履行职责。 四、人大相关机构: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工作具有监督职能。 向当地人大常委会的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反映执行局不执行的问题。 以书面形式详细说明案件情况和执行局的问题,人大相关机构在收到反映后,可能会通过听取法院汇报、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法院重视执行工作,解决执行难题,确保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而反观金雅妹这个案子,金雅妹不但找完了上述的几个部门,就连市里的检察院和法院也找过了,可原南区法院执行局依旧没有执行。 面对金雅妹李玉泉一家当前的困境,张华作为北原市的常务副市长又岂能坐视不理,一向见不得老百姓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他怎么可能不暴怒? 张华暴怒,那是要出大事的,这一点市府办副主任娄世军很清楚,肯定有人要倒霉了,至于是谁,娄世军说不准。 但是张华的“板子”已经高高举起了

相关推荐: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实习小护士   游戏王之冉冉   小寡妇的第二春   双凤求凰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我以神明为食   碧荷衍生文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