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自己也抽了一根,两人点着了烟。 伍局长说:“张乡长,现在就剩咱们两个人了,发生了这样的事,的确是我想不到的,别说是你气愤,就是我,站在一个旁观人的角度上也会骂这个交警混蛋。 春节是什么节?这时间还能开车赶路的人别说没什么问题,就是有一点小违章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不想和和美美的过个春节? 竟有这样混蛋的交警,虽然没有调查完成,我有一种预感,这样毫不知人情世故的家伙,简直肆无忌惮,这不是偶然,应该是他们的习惯了。 所以,我们局党委也召开了班子会议,以张乡长你这件事为突破口,对我们县的交警大队进行一次集中整治,看看还有多少害群之马,有多少就整治多少,绝不姑息,一个不留的揪出来。 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脱警服的就脱警服,该调离的就调离。 张乡长,我之所以给你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我们局这次对交警大队进行整顿治理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是坚决不会手软的。 只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的车长时间停放在那也不是个事,再说你来蓝山,你也看到了蓝山的地形了,没有车,出行也不方便。” 伍局长说着话,从口袋中拿出两个本本递给张华,张华一看,这应该就是自己的行车证和驾驶证了。 他也没有推辞,伸手接过,对方一个堂堂的公安局长亲自将证给你拿了回来,你还再矫情,那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以后也就别混了。 他说道:“谢谢伍局,给你添麻烦了。” 伍局长手一摆:“张乡长,你这话我更是无地自容了,手下出了这样的事,哎—— 事发后,我听说孙县长去接的你们,我就赶紧给孙县长打电话,他一直没接,我都不知道以后见了孙县长该怎么汇报这件事。” 张华也不瞒他,便将来蓝山过年的原委说给了他,伍局长听后更是直嘬牙化子,口中就差点如张飞般“哇呀呀呀”了。 张华送孙县长的老婆孩子从省城来蓝山过年,一路这么多交警都没事,刚进蓝山县城,蓝山交警将车就给扣了,就你蓝山交警能是不? 现在的伍局长真想照蛋一脚踢死那两个交警。 平息了好一阵,伍局长说:“张乡长,走吧,我陪着你将车取回来吧,我也看到了,你这辆车属于你的私家车,到哪去安心。 趁这几天假期,你也散散心,开着车带着嫂子她们在我们蓝山好好转转、玩玩,比县长安排公务车出行方便,是不是?” 张华笑道:“伍局,你话都说到这了,你说我要是还是抱着葫芦不开瓢,也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伍局长起身一拍张华的肩膀:“你这家伙,你的情我领了,放心吧,你的车牌我会给你通知到位,保证不会再有人给你添堵。” 张华也是打蛇随棍上:“我不怕,大不了你伍局再帮我要回来就是了。” 伍局长哈哈大笑后说道:“走吧,我的车在下边。” 张华穿上大袄,随着伍局长出门,刚带上房间的门,隔壁的房门打开,高倩露出脑袋:“你干嘛去?” “跟伍局长一起把车取回来。” “等我,我也去。” 不到半分钟,高倩穿着白色的鸭绒大衣出来,戴着一个俏皮的小红帽,伍局长这才看清,这是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拿着话筒采访别人的记者高倩。 他心中不由得一阵后怕,有张华一个人已是很大麻烦了,又有高倩,两人一起推这起事件,别说治理整顿一个县的交警大队,就是整顿一个县的公安局,也仅仅是二人多写一两条微博的事。 这就是名人,而且这两人还都是体制内的名人,不服不行。 半个小时后,在城郊一家停车场内,张华与伍局长握完手后,开着他的大越野载着高倩离去。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高倩拿出手机发了一条微博:张乡长的车取回来了,我们期待蓝山交警给一个说法。 蓝山县交警大队,所有的人员一律取消休假,全员正常上班。 交警大队三楼小会议室,纪委调查组正在跟涉事的警员谈话,谈话正在进行时,公安局成立的调查组已经来到。 潘义和大队长心里叫着苦,还得赔着笑脸接待。 这一切与张华无关了,他开着车回到了酒店楼下,卸下他和高倩的行李箱,各自放进房间。 然后跟沈丽娜和谢虹嫂子打电话要不要出去走走。 嫂子在电话里不停抱怨:“你强哥的好多衣服都没洗,大年初一我估计得开一天洗衣机才能洗完了。” “嫂子,谁家大年初一还干活啊,不过破五是不准做家务的。”张华说道。 嫂子笑着说:“他都被张省长发配到山沟里了,别讲那么规矩了。” 嫂子没去,沈丽娜也不好意思去,她才不愿意做张华与高倩的电灯泡呢。 最终张华开着车载着高倩出发了,是高倩通过手机搜索的地方,离城有十几公里,在山坳里,有一个叫赵湾的乡镇,正月初一就有大戏看,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社戏传统了,很热闹的。 张华驾驶着车按照高倩手机导航前行,路上偶尔有车驶过,路过十字路口,交警见到张华的车立刻敬礼。 张华鸣笛予以回礼,口中说道:“来蓝山过个年,搞出这样一个事来,高大记者,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高倩说:“你是领导干部,你还信这些东西?” “这与信什么无关,我只是觉得开年不利。” “也未必,扣车是去年年末的事,你现在还是网上的热门人物呢,你开年第一天爆火,你咋不认为你今年一定都爆火呢?” “有道理,那就借你的吉言了。” 车子行驶在七扭八拐的山中公路上,路况不是一般的差,要是桑塔纳轿车根本无法前进,两人在车里颠簸的直反胃。 越往前走,路上的行人越多,都跟张华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行。 只是他们大多步行,偶尔也有骑自行车的,看着张华的车卷着黄土过来,路两边的百姓纷纷躲避。 张华在车上看着躲自己的老百姓,无奈的说:“我已经尽量很慢了,这车卷土的能力也太强了,这下少不了被老百姓骂娘了。” 高倩哈哈大笑:“他们只会骂开车的,肯定不会骂坐车的。” 第121章 社戏带来的启发 张华哈哈大笑,把着方向盘,车子在左右摇晃颠簸中慢慢行驶着。 路边,或离路有几里远的山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个村庄,村庄看着不大,几十户上百户人家的样子。 砖瓦结构的房子很少,大多是石头砌成或木头修葺的房子,靠山吃山,石头、木材是不缺的。 偶尔有一层一层的梯田,不少荒山野岭上也有一片一片的田地。 张华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是不会为吃喝发愁的。” 高倩看了看村庄间隔的距离,又看一下一片一片田地:“这么多荒山野岭都还没有开荒,证明老百姓的土地是不缺的。 吃喝方面自给自足应该没有问题,就是没钱花。 再说了,他们靠山吃山,山里边应该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就是这的交通太差了,路要是修好了,这里的老百姓翻身比外面的要快一点吧。” 张华点了点头。 前面是几条路汇合成一条路,路两边的老百姓更多了,看着车过来,老百姓纷纷站在路两边,脸向外躲避。 张华慢慢的从他们跟前驶过,尽量少翻起一些黄土弄脏了他们过年穿的新衣服。 前面应该就是赵湾了,在一处山岗上建着,村庄明显要大的多,还有几幢楼房。 路面坡度较大,越野车像野牛一样冲了上去。 上面是一个平原,有平整的水泥道路。 水泥路口站着一个三督衔的警察,见张华的车到来,赶紧迎了过来,先敬了个礼,张华落下玻璃,警察说道:“是张乡长吧?过年好,我是赵湾所的所长庞进明。 欢迎张乡长来我们乡考察指导啊。” 张华说道:“庞所过年好,是伍局通知你们的吧?他也太客气了,大过年的也不让你们休息啊。” “休息不成的,我们这初一开始唱戏,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了,人多,得盯着啊。”庞所长说着话用手一指前面:“张乡长走吧,往前几百米就到所里了,这都快中午了,先简单吃点饭,下午你再好好的转转看看。” 张华看了一下仪表盘上的时间,十一点半了,既来之则安之吧:“行,给庞所添麻烦了,上车,去你们所。” 庞所长犹豫了一下,还是拉开了后车门,小心翼翼的坐了上来。 三层楼高的派出所,在一楼的一个房间内,已经摆好了一桌饭菜,条件看着简单,但食物却不简单,比下王庄村的小饭馆的野味还要丰盛。 桌前已经坐了两名警察,见一辆大越野驶进了派出所停下,所长又从后座下来,想必是接到客人了。 两人赶紧起身出门迎接,终于见到了在他们县搅风搅雨的人物张华张乡长了,不到一米八的个头,身材略显瘦削。 真人比照片还要有英气。 身边的那个漂亮的美女就是省台的记者高倩了,和电视上一样漂亮。 庞所长赶紧介绍,两人一个是所里的教导员,另一个是副所长。 五人寒暄着走进房内,三人将张华和高倩让到上首位上,张华也不谦虚,自己是正科,所长和教导员只是副科,自己不坐,他们也是没法坐的。 虽然不在一个县工作,自己在党委政府,他们只是属于职能部门,官场还是有官场的一套规矩的。 高倩看到一桌子的山野味,眼睛都直了。 庞所长说:“高记者,我们这桌菜你在省城也能吃到,但绝对没有我们这的味道正宗。 这一桌菜你在省城估计至少也得两千块,在我们这连十分之一的钱都用不到。 高记者要是喜欢吃,就跟张乡长在我们这多住几天,我们其他没有,就这些菜管够。” 张华说道:“怪不得李景运说城里的青菜比山里的野味还要贵,我这一路开车过来,路真的难走。” 庞所长说,原来的路还好点,前两年进山买木材的车将路轧坏了之后,就越来越烂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雪天都不敢出门,怕滑到路边的沟里去,最浅的沟都三十多米深。 因为庞所长他们都在上班,中午是不能饮酒的,大家拿着饮料当酒碰了一下,一是第一次见,二是大年初一,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尽管没有酒,几人聊的也是很开心的,派出所的三位领导也是对张华挺崇拜的,一个农村孩子考公进了体制,因为说了为贫困村代言这句话,获得了一致好评,也进入了一些人的视野。 以后的路子绝对是很宽的。 身边这个美女记者也是个有名的人物,与张华大过年了还一起出行,明显的关系不一般。 结一份善缘,日后谁说用不上这段缘分呢?再说了,这又是伍局长亲自打电话交待的,务必接待好,务必保证二人的安全。 几人边吃边聊,直到听到外面的戏班子开始打起了锣鼓家伙,众人这才结束了午饭。 在庞所长的陪同下,张华和高倩走进了热闹的赵湾街道。 赵湾街不大,比着双河快小一半了,但人汇集来的可不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 两边店铺商品也比较齐全,只是价格略高。 如画里走下来的仙女一般的高倩一现身,引来了无数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年轻小伙子们,看到一身警服的所长在一旁陪着,走着说着话,他们哪还敢造次,灰溜溜的站在一边,两只眼睛却盯着高倩那白嫩漂亮的脸蛋,始终不愿回头。 赵湾街道两端各有一台大戏,高高的木质舞台,演员们正在舞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弦师在卖力的拉着弦子伴奏。 庞所长向张华说道:“赵湾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原叫张湾,明末起义军头领张献忠受伤在这住了一段时间,朝廷来剿他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为了怕朝廷认为张湾就是张献忠的张,改名赵湾,这里的赵姓祖上都姓张。 据说张献忠离开那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所以他们就从大年初一举办社戏,一是怀念张献忠,二是纪念他们的张氏祖先。” 高倩道:“张华你姓张,你的祖先是不是这的?” 张华还没说话,庞所长笑道:“张乡长的祖先绝对不是这的,因为几百年前他们都已经改张为赵了,改为赵姓后才分出去的。 张乡长要是姓赵的话,那还说不定跟赵湾有些牵连。” 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张华突然心有所思,他转身看了一眼这条街道,想起了庞所长所说的赵湾历史,听着街道两端大喇叭传出的唱戏的声音,他突然一拍脑门: “有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全力深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拼文旅经济。” 第122章 张华与孙福强谈乡村经济振兴 在庞所长的陪同下,张华与高倩逛完了赵湾的街道,好奇的高倩买了好多农村的小饰品,说带回去给她的那些同事们。 四点多的时候,李景运打来电话,说强哥已经闲下来了,他准备今晚下厨给咱们展示他的厨艺。 张华问:“你先给我透个底,我也好提早有个思想准备,咱这个县长哥做菜好不好吃?到时候我不会表现的太过。” 李景运笑了好一阵:“我这样说吧,我的烧烤技术你是见过的,水平差不多,不过他有一点比我强。” “哪一点?” “他的自信心比我强,谁让他的名字里带个‘强’呢。” 张华正要笑,就听电话里传来强哥的声音:“李景运你少说我坏话,快洗菜去,一会给我打下手,我掌勺。 让张华快点回来,回来的晚了我做的菜都被吃完了。” 李景运告诉张华:“快点跑回来,晚的话你就等着舔盘子吧。” 说完挂断了电话。 张华对庞所长说:“咱们回去吧,我们得赶回县城,孙县长今晚展示他的厨艺呢,错过了就没法笑话他了。” 高倩问:“强哥会做饭?” “李景运说跟他烧烤的技术差不多。” “李景运烧烤什么技术?” “外面糊了,里面的肉不熟。” “哈哈哈……”高倩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庞所长吃惊的看着张华:“张乡长,你认识李秘书和孙县长?” “是的,李景运与我在大学四年上下铺,孙县长没来当县长时就认识。” 庞所长悄声问:“张乡长,都说孙县长以前是张省长的秘书,是不是真的?” 张华点了一下头:“张省长还只是副书记的时候,孙县长就跟着他了。” 三人说着话,很快回到了派出所。 与庞所长握了手后,张华载着高倩驾车驶出了派出所。 一上车,高倩就从手提袋里摆弄起买的小工艺品,跟个小孩子似的欣喜的笑着、分拣着,玩了不到十分钟,躺在座位上睡着了。 张华有意的放慢了车速,尽量使车颠簸的轻一点,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开进了县城。 车子径直驶到强哥住的楼下,车刚停稳,高倩醒了。 张华看着高倩:“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啊?我刚刹住车,你就醒了?” 高倩满脸惺忪:“已经养成习惯了,车走就睡,车停就醒。” 张华打电话给李景运,很快,李景运带着沈丽娜就下了楼,将车后箱中嫂子谢虹带的东西、李叔、慧芳阿姨给强哥带的东西、张华给强哥带的东西都卸了下来,四人连扛带搬的上了楼。 强哥系着围裙站在灶台边,在嫂子的指导下正在用筷子翻炸着油锅里的鱼。 见张华几人进屋,嫂子说:“大县长,你还是出去你们几个男人去谈怎么发展经济,怎么改善民生去吧,厨房里的这点小事还是交给我吧。” 强哥说:“马上就好,给这条鱼过完油,蒸上就行了,网上就这么说的。” 谢虹嫂子从后面将围裙给他解开:“你可拉倒吧,我以为你会做呢,敢情你是边看手机边学啊,你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我们几人的胃还受得了吗?” 说着话将强哥推出了厨房。 强哥一边惋惜的摇头,还一边说:“我都快做好了,你下手了,你这是在抢占我的劳动成果。” 看着李景运四人将东西搬进了房间,就来到餐桌前将筷子摆好。 张华走到囡囡身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囡囡:“囡囡,这是叔叔给你的压岁钱,拿着,上幼儿园了得买铅笔和作业本。” 囡囡背着小手望了一眼张华,然后脸转向了强哥,强哥笑着点了一下头,囡囡伸出双手接过:“谢谢叔叔。” 张华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囡囡的脑袋,来到了餐桌边。 餐桌上已经摆了四盘菜了,油炸花生米有点花脸,蒜黄炒鸡蛋有些过火,拌松花蛋和拌黄瓜应该是放错酱油了,该用生抽,不能用老抽,显得有点发黑。 强哥说:“李景运,将张华带的好酒打开两瓶,从现在开始我给自己放假了,初八再上班,今晚咱们几人好好喝几杯。” 几人洗完手,一个个的坐上了桌,高倩赞道:“强哥真是好模范,家里家外都样样精通。” 强哥说:“高倩你们女的就不要夸奖了,夸奖的话应该从李景运和张华口中说出,让他们也应该这样,外边再怎样风光,回到家里还会下厨房。” 李景运边倒着酒边说:“强哥,向你学习可以,我们学习的是你的在外和在家对待工作和家庭的态度,学习你一心为家的精神,都可以。 但是你的虎皮花生米的技术我是不会学的,这不需要什么技术,我还会炸碳黑花生米呢。” 强哥哈哈大笑:“说来说去还是怨我舅妈,打小一进厨房就被轰出来了,都不给学习的机会,搞得现在成了家啥也不会。 对了,张华,听说你去赵湾了,怎么样?说说。” “交通很不好,普通车辆很不容易通行,村庄太分散,两通的话投资太高,还有就是生产不集中,很难规模化。 最后就是管理起来也不太容易,尤其小孩子的读书上学也是一个大问题。” 强哥点了点头:“是啊,这就是山区百姓的现状,要想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首先一条就是让他们走出来,让他们走出来,他们才知道外面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走出来的前提就是路,作为贫困县保民生促发展,现在民生没问题了,发展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 我们屏山市,在结对子帮扶方面也没有你们白马市的力度大,来的第一书记可能因为路的原因,也或许因为其他原因,反正是来了一趟,挂个名,一年不见两次面。” “强哥,其实我今天去赵湾收获还是蛮大的,给我一个启发。”张华说。 几人都端起白酒碰了一下杯,一口饮下。 张华边给强哥倒酒,边说:“准确的说赵湾的社戏传统给我的启发。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打算继续深化这一精神,结合我们当地的特色,着力于一个‘请’字,请文化、请商家、请游客、请四面八方的人来。 全力打拼旅游经济的同时,才能遇到合适的机遇来推动小城镇化的发展。” 强哥听完,沉思了一下,问道:“你是说你们乡的代冲古镇?” 张华点点头。 强哥说:“你抓紧时间完善内容和细节,尽量做细致点,起个好一点的名字,就叫《创新‘请’字诀,以文旅拼经济,用新思路推进代冲村的小城镇建设》。 初九,张省长要到你们竹林县视察,尤其到你拉过去的那家汽车生产线视察。 上次他视察时本来要见你的,我一打听说你在省城,也就没通知你。 这次我也要过去向他汇报工作,顺便带你见一下他,如果他能认可你对代冲发展的想法,后面的事你还会担心吗?” 第123章 张华,我想一辈子跟你在一起 “谢谢强哥。”张华举起杯跟强哥碰了一杯。 强哥抓起酒壶给张华他俩倒满了酒,说道:“张省长那天跟我说的原话就是:安排一下,我要见一见我的这个小本家副乡长。 后来因为你在省里,想着你赶回来也来不及了,我就没通知你。 张省长在去白马市调研的路上让我告诉一些人,让给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你的成长。 有陈剑锋和梁国成这两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在竹林县,今明两年你大干一番,做出成绩,搞不好明年年底他们俩就敢提你个副处。” 李景运惊呼道:“张华这也太快了吧,一年多升正科,两年露点头就能提副处?” “你以为呢?这就是在基层的好处。前提是你得有成绩,没有成绩一辈子连个副科都混不到的一抓一大把。”强哥说道。 “那完蛋了,我落后张华了,我明年才能考虑正科,他已经考虑副处了。”李景运说着话,狠狠的喝下一杯酒:“把我也调到那两个不着调的书记、县长手下吧,我要跟张华赛跑。” 强哥哈哈大笑:“把你调过去,你明年连正科都未必有。” “为啥?”李景运问。 “因为你不是基层出来的,你是从大城市下来的,不懂基层的工作,我们俩在这一方面没有张华有优势。” “哎,喝酒,来张华,我要灌醉你,媳妇,你也上,你把高倩也灌醉,我不能看见他两口子比我好,我心理不平衡。”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高倩闹个大红脸,张华知道李景运这是在帮自己,可是话说的太明,他一时也转不过弯来。 高倩“你...你...”的半天,也没“你”出来,只是瞪了李景运一眼。 强哥看着他们四人的逗乐,也不插嘴,笑眯眯的看着,过了几分钟,眼见沈丽娜跟高倩连着碰喝了三杯酒,高倩一点事没有,沈丽娜不停的咳嗽。 便问张华:“如果你主政赵湾,你准备怎么做?招商引资有优势吗?” 张华没有犹豫:“过境的高速通了之后,对县城的发展会有不少帮助,到那时,如果县城的物流业发展好的话,会给赵湾助力不少。 我不知道其他乡镇什么情况,如果发动赵湾的老百姓将这十几公里路平整一下,山里边的东西能运出来,那样的话老百姓将增收不少。 先发展一段,想办法将老百姓迁移下山再说大发展,前期也许会花不少钱,但比起来分散的村庄要完全两通还是会省下很多。 这是我初步的设想,其他方面我不了解太多,不敢多说。” 强哥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嫂子谢虹端来一份蒜香排骨和熘肝尖,说:“鸡和鱼五分钟就得。”看了一下桌上的菜,返身回了厨房,不到两分钟,又端来一份酱牛肉,蒜泥拌过,滴有香油,上面撒有切碎的葱花,还放了几节香菜。 既好看,闻着还香。 几分钟后,一条大鱼和一整只鸡端上了桌,屋内香气弥漫。 强哥真的不能喝酒,不到三两,花生米已经用筷子夹不起来了,嫂子喝了差不多二两,沈丽娜和高倩每人喝了三两,沈丽娜被李景运扶着躺客厅的沙发上呼呼大睡了。 李景运“恼怒”道:“张华你小子,级别超过我,我忍了,没办法,在学校学习我就比不过你,可你媳妇竟然把我媳妇灌醉了,我忍不了,我们两口子不能在你们两口子跟前全军覆没吧? 来,咱们俩喝。” 最后两人算下来,一人喝的有半斤酒,看张华脸不红,好像没事人一样,他有点不理解。 “景运你别跟张华比了,你不一定喝的过他,基层出来的干部,拎出来一个都敢跟你对瓶吹。你也不想一下,张华在基层多久了,最多一年半载的酒量早练成了。”强哥提醒道。 李景运心里发虚,因为他从没见张华喝醉过。 以前张华没喝过酒,一年多后的张华喝起半斤酒跟没事人一样,他心里一时没底,不敢比了。 在强哥和高倩二人的起哄下,李景运说:“张华我不是喝酒怕你,我怕我醉了没法照顾我媳妇了。” 说完,也不管别人,端起饺子开始吃,嫂子谢虹说道:“还别说,自从景运有了娜娜,野驴变成了顺毛驴了,老实很多。” 强哥说:“他就是个媳妇迷。” 几人哈哈大笑。 李景运看着这个,看看那个,继续吃着饺子,好半晌:“嫂子,你让吃饺子,你连醋碟蘸料都不准备啊,我都快吃半碗了。” 晚饭结束,李景运背起沈丽娜,在强哥和嫂子的“猪八戒背媳妇”的笑谈中,和张华、高倩下了楼。 李景运住的并不远,在张华所住酒店的隔壁的小区内,县府办给李景运租的两房一厅的公寓。 下到强哥家的楼下,李景运对张华道:“我先走了,你将车停在这个院吧,比停在酒店下面安全,明天睡醒了我联系你。” 说着话,背着沈丽娜快步的走去了。 和张华并肩走着的高倩说道:“这个纨绔终于学好了。” “不是他学好了,是他本来就不是纨绔,也许在他认识的那些女孩子中,沈丽娜是最适合他的,他就认真了吧。” 高倩点了点头,与张华并肩的慢慢走着。 出了小区,走过马路,就回到入住的酒店。 回到酒店,张华拿出房卡刷开门,推门正要往里面进,高倩突然从后面抱住张华。 被高倩这个举动惊的一时手足无措的张华傻愣愣的站着,高倩小声的说:“张华,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见了你之后,我经常会想起你,有时候真的很想见到你。 今天见到李景运和沈丽娜二人的感情,我才知道我已经喜欢上了你了,是真的很喜欢的那种。 张华,你喜欢我吗?” 张华慢慢的转过来身,双手一下抱住了高倩:“高倩,我喜欢你,只是我不敢说出来,因为我跟你的差距太大了,我只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农村长大的穷孩子。” 高倩扑在张华的怀里,双手紧紧的抱着张华:“张华,你是什么出身我不在乎,我只在乎你,只要你喜欢我、爱我就行了。 张华,我只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说着话,那一双美丽的唇贴上了张华的嘴唇,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好一阵,两人分开,彼此看着对方的脸、对方的眼睛。 高倩紧紧抓住张华的双手:“张华,我等你来娶我,你要快点,别让我等的太久,不然我会想你想的会疯掉的。” 张华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明年五一,跟李景运一起典礼,我要迎娶最漂亮的你,还把李景运比下去。” 高倩灿烂一笑,在张华的嘴唇吻了一下:“好的,我等你。 晚安,我们梦里见。” 说完慢慢的松开了与张华握着的双手,走出了房间。 第124章 四个晚上的新婚 听到高倩打开了自己房间的门,很快的进入房间并关上房门,张华激动的心跳依然不能平复,唇边还有高倩那温热香唇的余味和那似梦如幻般的拥抱。 一切感觉都不那么真实,却又真真实实的发生了,他突然感觉有点惋惜和不舍,发生的是那么快,结束的又是那么突然。 他有点怀念高倩伏在他肩头的那种感觉,对,就是吐气如兰、温香入怀的感觉。 他还在门口痴痴的站着回忆的时候,口袋里的电话响了,打断了他幸福甜蜜的回忆。 拿出手机一看,是梁县长的,接通电话,梁县长说道:“你小子是咋回事?出去过个年就在那好好过年呗,你还帮人家出点子怎么发展一个乡的经济,怎么,你想跑是吗? 我告诉你张华,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双河乡待着,哪都不能去,我答应你的事我一定给你办到,只要我在竹林县一天,你就老老实实给我在竹林县待一天。 就这吧,你好好休假吧,假期结束快点回来上班。” 说完挂断了电话。 张华一时不知原因,有点不解,这是哪跟哪啊就被这个老六县长给训了一顿。 仔细揣摩梁县长刚刚说的话,“帮人家出点子怎么发展一个乡的经济,”自己没跟谁出点子啊,哦,明白了,准时强哥跟这个老六县长俩人聊什么了。 这不莫名其妙吗,自己啥时候说要跑的事了?被他就这么一顿训斥,刚刚凌乱了的心突然的静了下来。 脱去厚厚的衣服,吹着酒店中央空调喷出来的热风,去洗澡间酣畅淋漓的泡了个澡,钻到被窝里很快就进入了睡梦。 正月初二,上午十点多张华、高倩与李景运、沈丽娜汇合后,李景运开着张华的大越野奔着城外三十多里处的一座寺院驶去。 寺院建在山顶,是海外的华侨援建的,盘山公路修的很平整,沥青路面,从山下一直到山顶寺院门前。 张华他们到时寺院门口的大停车场已经停了好多车了。 进寺院门是不要门票的,就是买香烛之类的东西价格很贵,许多游客在一掷千金的买很长的香来烧,寓意着“烧高香”。 李景运跟张华一样,从来不信这些,两人自然也不会买香来烧。 四人在寺院中逛了两个多小时,参观了每一个大殿和禅房,最后走累了,找了一个小吃摊,四人吃了些炒粉,稍作休息,就驾车往县城返回。 行到一半的时候,昏黄的天空开始一粒一粒的飘下雪粒,落在车的挡风玻璃上,很快融化。 返回县城,将车停在酒店下面,李景运从车后箱里拎出一袋一袋的零食高兴坏了,告诉张华:“你们先回房休息一会,六点钟下来,我带你们两口子去吃自助餐恋歌去。” 歌房的自助餐也不贵,每人五十块钱,随便吃随便喝随便唱,四人吃的不多,啤酒却一打一打的拿,李景运越喝越
相关推荐:
满堂春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南城(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失身酒
深海gl (ABO)
岁岁忘忧(完结)
带着儿子嫁豪门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