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间谍机关策了反,当了法国间谍,出卖了德军的作战命令和德国主要密码机(Enigma密码机)的部分密码的真正码底。有了这些码底,波兰的密码破译员造出了这架机器。当战争爆发时,同盟国能破泽Enigma密码机拍发的密码,对于取得大不列颠战役和大西洋战役的胜利,对于通过欺骗来控制在英国的德国间谍,以及对于在一九四四年和一九四五年在欧洲赢得许多战斗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最终使以上这一切成为可能的间谍活动成就,并不是侥幸取得的。法国密切注视着德国,特别是向她自己提供了有关德国重整军备的准确情报:她担心德国人进行侵略。同样的恐惧从来没有驱促德国人去调查他们的邻国。因此他们也从来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功。 德国情报机构的组织状况也显示了对情报的忽视。在大战爆发以前和大战期间,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有好几年没有一个情报参谋机构。而英国的参谋长们在战争刚一开始时,就建立了一个联合情报委员会。早在战争爆发以前,英国海军部建立了作战情报中心,它在战争期间善于推断德国潜水艇的动向,因此使同盟国能够击沉德国的潜水艇,或者能为它们自己的护航舰队确定安全的航线。德国海军总司令部从来没有建立过这样的机构。 然而,在战争初期希特勒取得胜利的狂热中,任何这类疏忽都没有关系。波兰、丹麦、挪威、法国、低地国家以及南斯拉夫相继被德国打败,全都证明希特勒的如下信念的合理性:决定胜负的是进攻和进攻部队。武装部队当然需要情报机构告诉它们敌人在哪里,但这些情报对胜利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德国军队到底想打到哪/L就可以打到哪儿。一位研究工作者对此作了形象的概括,他说,在战争开始的几年中,德国军队把谍报局当作一个“快活的寄生虫”带在身边,・战争初期德国的全部经验证明情报是无关紧要的。 后来,希特勒进攻俄国。随即他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整个战争翻了个儿。德国很快被迫处于守势。情报突然变得重要起来了。德国开始用各种办法寻找情报。邮件检查员以前只是抽查经过德国的邮件,从一九四二年年中开始检查所有的邮件。里宾特洛甫以前指示他的外交官们搜集情报;现在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了。哈尔德觉得再也不能忍受东线外军处金策尔的散漫工作,让精力充沛的格伦取代了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增加了一名情报军官。希特勒和他的陆海军将领们以前在形势会议上很少谈到敌人,现在他们越来越多地谈到它们。 但是为时太晚了。他们的情报仍然水平低、数量少。德国的间谍混不进同盟国的高级会议。德国的密码破译员攻不进同盟国的坚不可破的密码壁垒。以前对情报工作的忽视现在得到了报应。 同盟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尤其是英国,他们一开始处于守势的境遇,迫使他们建立起情报机构,以便预告侵略者的意图。他们派了较多的人到情报机构,在情报工作上花的钱也比较多。情报有助于他们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作用――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尤其是如此,那时英国似乎除了情报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后来,当德军处于守势,盟军转入进攻时,同盟国尝到了广泛建立情报机构和较多的经验所带给它们的甜头。同希特勒的情报相反,同盟国的情报水平高,数量多,而且可靠。他们利用情报加快了胜利的进展。 不过德国人不能把轻视情报工作的责任推给希特勒一个人。轻视情报有着久远的历史。普鲁士――德国承认,她被夹在潜在的敌国之间,自然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这使她不能在消耗战中取胜。这些因素,加上国内种种困难问题(压制这些问题的最容易的办法是奉行对外侵略政策以达到民族的统一),注定了她要以
相关推荐:
婚里婚外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恶蛟的新娘(1v2)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篮坛大亨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