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本抛弃情报工作的。它们只是损害了情报工作本身。 希特勒决定用向别国开战的办法来解决他认为是他的国家面临的问题。德国得先动手。她将是侵略者――尽管有苦衷,尽管有理由。 现在进攻和防御对情报工作有着不同的态度。当然,两者都需要情报。但是只有在防御时,情报对于取胜才是必不可少的。情报在这两种作战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各自特征不同,一个是从属性的,一个是限定性的。象可能都是灰色的,但是灰色并不是象的限定性特征,只不过是一种从属性特征。情报工作对防御来说是限定性的;对进攻来说,它只不过是从属性的。 “防御的概念是什么?”克劳塞维茨问道。 “是回避打击。它的特点是什么?是等着别人打过来。”那么一支军队只有在相信别人准备打过来,它才会等着别人的进攻,而只有得到有关敌人的情报,它才会有如上的想法。防御需要情报。换句话说,没有情报就没有防御。 防御还承认主动权操在敌人手里。确实,进攻是主动的,防御是被动的。进攻制约敌人;进攻作出基本的决定。 克劳塞维茨说,进攻“本身是完整的”。因此有关敌人意图的情报,虽然是有帮助的,而且常常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应急的,对进攻取得胜利却不是必不可少的。 (克劳塞维茨说,必不可少的是突然袭击,或者是不让敌人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这就进一步说明,情报――它意味着对敌人意图的了解――对防御取得成功是必要的。 )也就是,对防御来说,情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进攻来说,它只不过是应急用的。结果――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强调进攻往往忽视了情报。 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一九四零年德国进攻法国。 根据作战计划,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从阿登森林向西南突击,象一把向西北弯曲的镰刀,从翼侧向盟军部队发起强攻,把盟军部队夹在他们同海峡以及他们同其他德国部队之间予以消灭。最大的危险是法军预备队的反攻。因此德军在他们漫长而易受攻击的翼侧部署了对外的防御部队。问题在于他们的部署并没有以情报为根据,他们并不知道法军的预备队是在南部。他们出于自己的意志作出部署。敌军的预备队现在在哪里,将会在哪里,这个情报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它对德军的计划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制订计划忽略了情报。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希特勒在制订战争的全面计划时也是这样。他喜欢将他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它们的命运就得掌握在他的手里。因此他不需要情报。他全神贯注于他真正需要的东西,兵员、枪炮、坦克、飞机、燃料。他说: “有了坦克、飞机、防坦克炮和高射炮,我们就能打胜仗。”他把他的精力,钱财和人员全部投入军备,而忽视情报。 不论是他,还是他的最高统帅部,从来没有指示谍报局进行重大活动,也从来没有向它提供能够使它对欧洲各国进行重大间谍活动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谍报局本身似乎也没有感觉到它必须努力搜集情报。它懒懒散散地混日子。它在这儿放几个间谍,在那儿放几个间谍,却不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瑞典、土耳其、法国本土的政府上层安插间谍,而这些国家的态度对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在搜集英国情报工作上是拖拖拉拉的,不得力的,完全不起作用。 在别的地区,它确实搜集了少量情报――法国的动员情况和部队番号,苏联边界沿线机场的位置,诺登轰炸瞄准器,挪威沿海的部分炮兵阵地,法国海军的一种不太重要的密码。 但它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大的成功。 相比之下,同盟国的情报工作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毕竟获得过一些文件,这些文件对战争起到了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影响。德国军队密码中心的一个意志薄弱而又懒散的成员,被法国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恶蛟的新娘(1v2)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将军在上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乡村透视仙医
深宵(1V1 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