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千方百计gl(百合ABO) > 第210章

第210章

子上下伺候的宫人仆妇约有数百人,量体一事规模不小。 金姑姑把写好的计划呈上,沈菡看过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只一点:“皇上的意思是,此事先紧着闲邪存诚斋来。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乃是长辈,凡事当以两宫为先。” 金姑姑躬身应下:“是,那奴婢明日便带人先去为太皇太后量体。” 张太监又问这次量体地点如何安排。 沈菡想了想:“闲邪存诚斋附近的宫人,明日顺便去问问太皇太后的意思,按她说的来。清溪书屋、道和堂、太朴轩以及这附近的宫人,都安排到藏拙斋。前面九经三事殿和万树红霞附近的……去澹宁居吧。太监与宫女要分开日子量,宫女在先,太监在后。不是本日量体的人,一概不准在附近随意走动,你们要派人盯好了,防着乱中生事。” 两人恭敬应下:“是。” 又来回商量了许多换季的细节,好有大半个时辰,才算是把这事儿处理完。 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 众人量体结束后,还需要核算此次换季要用的各色绸缎、布匹、皮毛、针线、绣娘。要计算衣裳齐备所需的时日,主子们的衣裳什么时候能裁好,下人的衣裳什么时候能发下去,会不会耽误换季等等。 后面的许多流程还需要内务府递折子给万岁,像从缎库调用各色衣料、物资,从银库调用所需的银钱,都需要朱批下达后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进行。 繁琐得很。 好在这里头主要是内务府的责任,用不着沈菡操太多心,盯着别出什么大乱子就行。 处理完这事,剩下的便是一些常规琐事。 太皇太后的身体已经痊愈,不过经此一病,她的精力大不如前。沈菡现在每天都得传召给两宫请脉的太医日常询问,时时小心关注着,防止再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 玄烨回来后,阿哥们的学业重新走上正轨,继续过起每天清晨背书一百二十遍的日子。 沈菡旁的做不了,只好定期给孩子们熬点儿汤汤水水补补,免得太累了,影响长身体。 公主们在园子中已经住了许久。 之前胤禛悄悄和沈菡说,姐姐们可能是有些想额娘了,沈菡便和玄烨提起,让公主们回宫去看看。 玄烨点头:“那就让她们回去住段日子吧。正好也快到颁金节了,紧接着又要过年,咱们也该回宫了,等明年出来的时候再带她们来就是。” 是啊,园子虽好,她却不可能总是住在园子里。 紫禁城才是这天下的皇城,她终归是要回去的…… 紫禁城中总是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尘土味,越是皇上不在的时候,这种味道便越发明显。 储秀宫东廊下的屋子外边,站着一大群高矮不一的小宫女,这是过来量衣裳尺寸的。 宫女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是由宫里提供,每季四套,每套都包含里衣,衬衣,氅衣,坎肩等。料子多是春绸与宁绸,夏天也有纺绸的。 没长成的小宫女们因为年岁小,长得快,所以每个季度都得到这儿来量一次尺寸,从头到脚,包含鞋袜都要量。 “你这个袖子也短的太多了吧!这才多久,这样岂不是去年的衣裳都不能穿了?” “可不是!烦死了!本来衣裳就不够穿,偏偏我还长得快!” 另一个小宫女凑过来道:“要不你试试拆了改成个上衣或者坎肩?袖子裁了改成别的?” “我针线不行,不会改。” “你去找针线上的妈妈们问问,她们有的愿意接这个活儿。” “问过了,要五钱银子才给改一件,我哪儿改得起?先这么凑合着穿吧。” 这几年的内务府选秀不像从前了。 以前太皇太后会从小选挑人送给皇上,皇上有时也会亲自阅看。 只看后宫那几位妃主子,这小选就是内务府三旗包衣姑娘的一条通天路呀! 那会儿的小选可真是人才辈出,要什么样的美人儿都有。 但这些年太皇太后不管了,皇上也不去选阅。纵使再好的人才家世,也一样只能进来当奴才秧子。 那些门楼高一点儿的人家哪能愿意? 是以但凡和内务府有点儿人情的显贵人家,都在想办法找路子免选。 小选不像大选管得那么严格,免那么三个两个的也没人会纠缠。 更有那和万岁或是太皇太后关系亲近的人家,干脆直接求来了免选的恩旨。 可这都不是普通人家敢想的。 小宫女道:“我阿玛早多少年就盼着我能进宫,家里每月还等着我拿月例银子回去呢。” 另一个道:“我家倒是不图那几个银子,单是想着让我进宫来见见世面。我额娘说,宫里调理出来的人,将来出宫后名声好。人都道这样的姑娘懂规矩,找婆家的时候也能捡个高枝儿攀。” 旁边有个瘦高细条,样子清秀的宫女跟着附和道:“我额娘也是这么说的,若是真能有幸找个二三等的侍卫,将来得了提拔,不几年许是就发迹了呢!” 她低声道:“像永和宫那谁……” 她们这些普通的小宫女,不太敢做那成为主位的美梦。平日只盼着将来分宫苑的时候,能巴结上一位好主子,将来得主子的济能许个更好的婆家,那已经是再好不过的命了。 小宫女们畅想一回也就罢了,永和宫的宫门现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也不一定,我听说……德主子好像要晋贵妃了,说不定要添人手呢!” 这姑娘的阿玛在内务府干活,消息比别人灵通多了。 其他人立马围住她:“真的吗?德主儿要晋贵妃?” “你怎么知道的?” “什么时候晋?” “我就说嘛,德主儿早晚要晋贵妃的!” “也是……” …… 沈菡要晋贵妃的消息,在宫里传了不是一天两天。 不过以前那只是因为她太受宠,宫人们私底下八卦聊天时的揣测,当不得真。 这次却是内务府传出的实打实的消息——听说广储司正在筹备贵妃册封礼要用的东西。 有‘内部人士’透露,江南那边儿的织造前些日子召集了大批绣娘,开始日夜赶工,为某位主子制备贵妃的朝服…… 现在这些后宫主位里,若论哪位主子能晋封贵妃,也只有已经把万岁爷牢牢攥在手心里的“德妃娘娘”了…… 死寂许久的紫禁城,在这个消息传开后,宛如炸开的油锅,瞬间喧嚣沸腾起来! 作者有话说: 参考文献:《宫女谈往录》。 第124章 改变 ◎影响与走向。◎ 没有皇上在的紫禁城实在寂寞太久了, 众人好像都被压抑沉闷的气氛憋得不轻。 所以沈菡将要晋封贵妃一事在紫禁城辅一透露,立马在宫里传的甚嚣尘上,各种流言蜚语都有。 承乾宫、翊坤宫、延禧宫, 连一向安安静静,存在感极低的永寿宫, 近来都有些异动。 不管是后宫主位, 还是宫中的宫女太监都对此异常关注, 每天兴致勃勃地悄悄议论。 “德妃娘娘”本就是宫中人人关注, 记在心上恨不能每天念叨几回的人物。这要是成了“德贵妃”,接下来宫中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风雨欲来。 不过,相比起宫中的喧嚣, 在园子里的众人对这个消息却显得极为平淡,几乎没什么人谈论。 ——畅春园众人天天亲眼看着, 都知道两位主子是怎么相处的。有这一天一点都不稀奇, 大家都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淡然。 随着年龄的增加,玄烨愈发成熟稳重, 年轻时性格中的那点冲动鲁莽,几乎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近几年他考虑事情更是越来越谨慎周全,力求‘万无一失’才好。 这次晋升沈菡为贵妃的决定,他也是几番思量, 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后,才和沈菡商量的。 两人半躺在暖阁窗下的榻上说话, 沈菡拥着被子靠坐在他怀里,玄烨从面前炕桌的小碗中拿栗子剥给她吃。 沈菡:“炭盆里刚烤出来的栗子好香,比膳房烤的好吃。” 玄烨塞一个到她嘴里:“那以后每天让他们在炭盆里埋上几个, 栗子挺好的, 补肾气。你每天吃上几个, 对身体有好处。” 沈菡撒娇:“就是剥起来费劲,剥得指甲疼。” 玄烨:“让下人剥好了你再吃就是了。” “那样吃多没意思。” 玄烨看她一眼,又递过去一个:“那朕剥出来的你吃着就有意思?” 沈菡边嚼边笑:“嗯……那不一样么。” 有皇上伺候着感觉多爽啊~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吃法是直接劈半儿嚼。” “嗯?什么叫劈半儿嚼?” 这个该怎么形容呢? 沈菡:“就是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那会儿吃的栗子没有像宫里这样提前开好小口,都是囫囵一整个儿的,很难剥。我和弟弟都是直接用牙咬开,里面的栗子贴着皮分不开,就只能连皮一块儿嚼嚼,再把皮吐了。” 玄烨头一次听说这种吃法:“连皮吃?那味道怎么会好?” 沈菡想了想,她也不太明白:“说不上来,反正我当时就是觉得那么吃挺香的,比吃囫囵一整个还要香。” 不过现在既然有整个的吃,这种吃法就再没尝试过了。 两人裹着被子杂七杂八地闲扯,说着说着就聊起了晋封的事。 ——玄烨想晋封沈菡为贵妃,还想给乌雅家抬旗。 玄烨说完还是怕她紧张,细细地给她分析这里头的事儿:“你不用担心,现在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不管是他还是她,他们都变了。 这次北巡回来后玄烨就发现了沈菡的变化——她变得更果断、更有气势了。 显然,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她自己管理偌大的畅春园,园子上下皆对她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已经渐渐培养起了她的手段和威仪。 特别是这次太皇太后突发急病,她乍遇如此大事,却能够保持冷静,处置起来条理清晰,一言一行皆十分得当,自然让手下之人对她更加信服。 玄烨心道:以往倒是他小看了她。如此,只要她能力足够,又能一直保持这份气势和威仪,便是不“以刑立威”也无甚大碍。 玄烨揽着沈菡,温柔道:“你现在既有宠爱与子嗣,气势能力也见长,手中又有足够的权力。在众人心中,你已经不再是单凭‘宠爱’二字立足的女人,晋为贵妃顺理成章。” 贵妃之位与她目前在众人心中的权威与地位才相配,不封反而会引人猜测。 玄烨:“至于家世,抬旗后,这也不再是你的短板了。” 他办事还是喜欢追求个十全十美,家世、子嗣、宠爱、权力、能力、气势……都有了,这个贵妃才封的风光,她坐在上面也才安稳。 沈菡静静听着,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她翻身钻进他的怀里,没有说话。 玄烨轻轻拍拍她,继续道:“不但是你,朕现在也不一样了……” 自从康熙十六年,玄烨在乾清宫西南侧立起南书房,让侍讲翰林和内阁学士入值后,外朝内阁的职能便开始一点一点向内廷转移。 随着‘南书房行走’逐渐从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的顾问,转变成撰述谕旨的机要秘书,南书房“权势日崇”。 而随着南书房地位的提高,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自然而然被一步步削弱。 这个转变过程十分低调且漫长。 当时玄烨召集翰林吟诗作画时,可没有人想到这几个汉臣竟会对议政王大臣会议产生威胁。 而当他们发现的时候,大权却已经从宗王、八旗、贝勒和掌权的满洲勋贵大臣手中,慢慢过渡到了玄烨的手中。 玄烨:“虽说现在只是一部分,但大方向和根基已经铸成,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说白了,权力的天平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倾倒,但已经倾斜过半,失败的一方几乎无力回天,大局已定。 这个沈菡听明白了,历史老师管这个过程叫“君主专zhi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以前好像还考过一个题,说君主专zhi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来着……军机处的设立? 玄烨:“虽然朝廷内部现在并非一派祥和安宁……” 事情是有两面性的。 玄烨用翰林、侍读学士、起居注官等各种名目提拔汉人士子,确实打压了满洲权贵的势力,削弱了议政王大臣的权威。 但相应的,也催生出了新的矛盾。 ——党争更严重了。 沈菡之前一直以为“康熙朝的党争”就是指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争斗,但近几年听玄烨说的多了,才渐渐明白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清初入关后,满人为了争取汉人,任用了大量的明朝遗臣,而明末时一直存在的党派之争,也因此又延续到了清朝。 并且,随着玄烨重用汉人士子,形成新的权力集团后,这个新兴集团内部也免不了产生争斗。 南人与北人各自拉帮结派,从而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南北两派士大夫党争进一步加剧。 这几年南北之争又逐渐和满洲贵族内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大胆色小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吃檸 (1v1)   [快穿]那些女配们   醉情计(第二、三卷)   烈驹[重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致重峦(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