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切去推女主上位。 ps:相处甜≠感情“深刻”,两人才认识六年,男主当皇帝当了二十年,性格根深蒂固,没那么容易动摇。 成长型男女主,不会一上来就强大,两人现在都很弱小,不管是感情还是能力,都需要时间的成长和历练。 第87章 交心 ◎帝心与凡心。◎ 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个皇帝。 和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无数皇帝一样, 从他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就必须要开始学着防备众生,猜忌万物。 ——因为只有这样, 他才能自保,然后才有可能坐稳皇位, 进而统治这个国家。 又因为他登基时年纪很小, 还不怎么记事, 所以登基之前的事他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 从他有记忆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皇帝了。 记忆中能够回想起来最早的,色彩最鲜明的画面, 就是汗阿玛去世的那一天——也是他的命运改变的那一天。 印象里,那一天下着很大的雨, 外面的雷声震天响。 还不满七周岁的小玄烨有些害怕, 他想额娘了。 小玄烨想问问奶娘,现在黑乎乎的, 也没人知道,他能不能去景仁宫看看额娘啊? 可是他的住处离额娘太远了,妈妈们又总是拦着他,不叫他去, 说会给额娘添麻烦。 这样的大雨天,妈妈们一定会嫌烦的。 小玄烨左思右想, 最后还是决定要去! 说不定额娘也正在害怕呢? 那他要去陪陪额娘呀!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吩咐,照顾他的精奇妈妈里孙氏突然从门外冲了进来。 她的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神情,小玄烨从未见她有过这样生动的表情, 以至于到现在, 她从门外冲进来的那张脸, 还是牢牢地刻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现在的玄烨已经可以很好地解读这张面孔了——那是混合着一点点惶恐、紧张和巨大的惊喜、诧异、激动、兴奋的一张脸,像后来每一个从他这里取得了赏赐、荣耀的人脸上的表情。 孙氏火急火燎地伺候他穿衣戴冠,招呼其他人准备起驾,甚至都没空给他解释这是为什么,要去哪儿。 一群人裹挟着他,急匆匆地往乾清宫赶,小玄烨坐在车里,听着车外一群人凌乱的脚步声,瓢泼的大雨声,轰隆隆的惊雷声,心里一片茫然和害怕,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她们到底要干什么。 直到进入乾清宫见到皇玛嬷,见到汤若望和一堆王公大臣,他才懵懵懂懂地感觉到,好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乾清宫是灰色的。 小玄烨被太监们簇拥着站在大殿中,没有一个人理他。 暖阁里传出隐约的争执声…… 再后来,他就不太记得了。 他只记得,从那一天起,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没有哪个人敢再对他敞开心扉,完全理解他,信任他,一点儿都不防备他。 他们都惧他、怕他、恨他,哪怕是对他笑,爱他的,那也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他手中握有的财富、荣华和权力。 可他也不只是皇帝啊! 他还是他自己,是爱新觉罗玄烨。 虽然连他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 沈菡被他紧紧抱在怀里,心中也很触动。 这样心与心的亲密,比热烈的拥吻更令人心动。 两人静静地抱了一会儿,玄烨平复心情后,才微微松开她。 沈菡见他好像有话想说,便没出声,安静地等着他开口。 玄烨心情复杂,一时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理了理思绪,决定还是先解释一下这次的事:“其实……朕心里,这次是很想封你为贵妃的。但就像你说的,这样无异于将你置身险境,以后不管是外朝还是后宫,你都将面临无数的攻讦和非议。而朕现在……还没有万全的把握,能在这般复杂的情势下,护你周全。” 对于玄烨来说,要承认自己尚且能力不足,这很艰难,但这却是事实。 要不是沈菡如此坦诚,玄烨其实是有些逃避这一点的,也绝不会对任何人暴露出他如今的内心的忐忑和不安。 三藩之战,对国家,对玄烨,都不只是打了一场仗这么简单。 对国家来说,八年的战争,劳师动众。 不仅国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兵民困苦已极,死伤无数。 而且它还暴露出了许多国家内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边疆藩镇,久握兵权,存在割据之隐患。 满汉分裂,人心向背,关系满洲之存亡。 这场席卷天下的战争,将大清内部最大的矛盾——满汉之争,彻底掀翻到了台面上,撕掉了满人的遮羞布。 不可否认的是,三藩起事之后,其响应者数量之多,规模扩张速度之快,都是玄烨始料未及的。 这八年来,国家内部所显示出的满汉严重对立,汉族士庶持久的反清意识,广大百姓潜藏的巨大能量,无一不震荡着玄烨的内心,给他留下了巨大且浓重的……阴影。 而这一切的缘起,都来自于他轻率撤藩的决定,以及对八旗战力盲目、狂妄的预估。 这场战争使八旗武力的虚弱暴露无遗。 玄烨到现在都能清晰地记起十七年永兴、海澄两场战役,他收到前线军报时的焦虑和恐慌。 永兴之役,八旗并三千绿营,兵力十分充足,然‘于贼来攻城时,竟不拒截,坐令三面受围’‘未尝一战’。 玄烨屡次增援,各路满洲将领竟无人敢犯吴军之锋,他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海澄之围,官兵甚众,最终竟令数千满兵成为战俘,实是朝廷的奇耻大辱! 最后逼迫的玄烨不得不开始重用绿营汉军平叛,方使得局势渐渐扭转…… 八旗近年的疲态玄烨不是不知道,他对外也一直在用各种‘尚武之行’予以遮掩,夸耀武力,对内也一直在整肃八旗。 但显然他的预估和认知与实际情况仍然差距甚大,他怎么也没想到,入关不过三十年,他所依仗的八旗兵力,竟已衰颓至此! 若不是吴三桂突然病死,大清的这场生死存亡之战,实在是前途难料。 所以这场战争,不论是对国家、对朝局、对臣子、对百姓,还是……对玄烨这位统治者的自信心,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然而它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 相反,正是因为战争结束了,玄烨反而要更加慎重地处理这些问题,使动荡中的国家和朝局尽快稳定下来。 可以想见,接下来的日子他会非常忙碌。 朝廷和他都需要对这场战争进行反省,要重新审视国策。 要化解满汉的矛盾,收拢汉人士庶的忠心。 要解决国库的空虚,想办法尽快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要清理重算之前的叛臣逆贼,重整八旗,震慑汉军,还要奖赏前线死战的兵丁将士…… 玄烨叹气:“朕心里还一直记挂着南边没收回来的T湾,接下来说不定就要马上开始忙这个事儿了。” 如果这时沈菡被封为贵妃,她和两个孩子所处的境地会比现在困难一百倍,形势也会更加复杂,甚至没有人能够预判到他们到底可能遭遇些什么。 而这种繁忙的程度下,让玄烨从哪里再挤出一点儿心神来盯着后宫,时时刻刻防备着向沈菡射过来的暗箭? ——他现在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也不像以前那么自信了。 玄烨诚实道:“朕害怕护不住你,所以只能暂时这样委屈你。” 虽然沈菡理解为什么让惠妃排在前头,但玄烨还是解释了一句:“朕如果忙起来,连你都不一定有空看护,更没有信心一定能护住孩子。” 沈菡越显眼,两个孩子就越危险。 所以与其去纠结什么排位,不如让惠妃顶在前头,大阿哥身为长子,如此名正言顺,她身上异样的目光就会少很多。 玄烨的性格就是如此,他纵使再喜欢什么,也不会将私心置于大局之上。 玄烨微微叹了口气:“朕曾答应保护你,但朕现在确实能力有限……”虽然他很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这却是事实,他现在只能用这种方式去保她平安。 沈菡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这些事,虽然他说得比较隐晦,她听的也是懵懵懂懂,很多地方还不太理解,但她能够感觉到,自己好像终于触碰到了他的内心——属于爱新觉罗玄烨的那颗心。 爱新觉罗玄烨也会有恐惧,有惶恐,有不安,有无数的烦恼和对自身的质疑,也会有想要倾诉的欲望…… 沈菡摇摇头,感觉眼眶又要开始浅了,她钻进他的怀里:“我真的并不感觉委屈。” 他这样为着她,百忙之中还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完美地履行着‘将一切都交给他’的诺言,她还有什么好委屈的呢? 她自从来到这个陌生又恐怖的世界,一直都是自己在苦苦挣扎。 ——要坚强,要乐观,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心爱的孩子们。要努力让自己活得快乐,要努力争取她想要的幸福…… 可是很累,一个人要走完这样漫长的一生实在太累了。 但她又从不敢奢求有谁真的能向她伸出援手,保护她,支持她,让她依靠,与她携手同行。 现在玄烨明明自己都身处她难以想象的困境之中,却还是愿意对她敞开心扉,试探着向她伸出双手。 虽然这双手尚且稚嫩,也并非很有力量,但沈菡却恍如绝境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随之而生的一点点安全感,几乎温暖到让她想要落泪。 玄烨也是第一次抛开‘皇帝’身份的桎梏,与人对话,心头同样涌动着无数的情绪。 他轻轻拭去她眼角的眼泪:“朕……朕把你放在心里,但朕又确实是皇帝……” 玄烨一直想说这句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确实喜欢她,可是他已经习惯了时时刻刻做一个皇帝,也必须要做一个‘好皇帝’。 在遇见沈菡之前,玄烨的心里从来没有考虑过儿女情长。 他也不觉得身为‘皇帝’,这一生能有幸遇见那个他想要与之‘儿女情长’的人。 他的本性就是如此,平衡和大局几乎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他无法改变自己,也不被允许改变自己,或许终其一生,他也不能用皇帝的身份,给她太多的荣耀和宠爱。 所以他才会疑虑,才会试探。 沈菡明白,当然明白,一直都明白。 她也有一句话想要告诉他,这句话其实也放在她的心里很久了。 早在她感觉到玄烨率先心动,而她也无法再关紧心门之时,她就想告诉他了。 “我从来不需要你用帝王之心来喜欢我,宠我。”或是爱我。 帝王之心真的太沉重了。 沈菡握住他的手,认真道:“我知道,皇上想要做一个明君……” 君王的帝王之心,要用来爱江山,爱臣子,爱百姓,爱众生,不是用来爱美人的。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最终只会连同江山和美人一起葬送。 只有爱江山的明君,才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美人,让她们安稳地成为帝王皇冠上的明珠,甚至成为名留青史的‘贤后’。 “皇上的帝王之心,请留给天下,我只需要爱新觉罗玄烨那颗最普通的心。” …… 仿若久旱逢甘霖。 汩汩暖流浸润着皲裂的大地,裂隙中生出点点新绿的嫩芽,恍惚只待一阵春风,便要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唇齿相依,心意相融,缠绵而悱恻。 “好。” 作者有话说: 这两章关于玄烨的性格,即位当天的情形,三藩之战,玄烨战后的反躬自省等内容参考文献: 《康熙写真》(汤若望回忆录) 《康熙帝传》法国传教士白晋(26-32年):“玄烨有着对欲望惊人的自制力”“能克制自己,能像他主宰自己的帝国一样主宰自己”“康熙的意图是如此高深莫测,越是接近他的人越难理解。”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三藩之战……巨大的阴影。”,“玄烨并非天生早熟,年轻时期曾在政治上有两次大冲动…(擒鳌拜、撤藩),其三十五岁时曾说,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逢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后而定……三藩之乱后,其内心冲动与理性相比较,后者逐渐占据上风。”等等一系列内容。 《康熙皇帝一家人》 《康熙皇帝》 《康熙大帝》 第88章 夙愿 ◎夙愿得偿。◎ 永和宫里温情脉脉, 其他各个宫里也各有各的欢喜。 此次大封六宫,几乎人人得济,特别是有子有女的妃嫔, 几乎都得以晋位,哪怕并非人人都像戴佳氏一样有幸晋升为嫔, 但也都算是得偿所愿了。 钟粹宫后殿里, 张庶妃更是几乎要喜极而泣! 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到死可能都是个庶妃了, 没想到皇上竟然给了她一个贵人的位份! 还赐了她封号——瑾贵人。 宫女高兴道:“太好了!这有了品级, 以后您走出去,也是有名号的主子了,就是公主, 也不必再低人一等!” 宫中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总统(H)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蔡姬传
取向狙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