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千方百计gl(百合ABO) > 第236章

第236章

洲勋贵一派不对付, 若再失了汉臣和中立派的支持,太子还剩下什么? 索额图冷静下来想了想:“我看此事必有明珠等人从中作梗,不然皇上绝不会突然发难汤斌。” 皇上比任何人都重视自己在汉臣中的圣誉, 又一向优待汉臣,示下以宽。 现在竟用上这种手段, 可见怒极, 必定是有人对圣上说了什么于汤斌极不利的言论。 常泰:“叔父的意思是, 明珠等人设计馋陷?” 索额图摇头:“他们究竟跟皇上说了什么, 咱们无从得知,但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对皇上而言,‘谕教元良’四个字, 绝比不上‘慎简宰执’的触动大。 如今内阁学士是两满三汉,满人是明珠和勒德洪;汉人是王熙、宋德宣、余国柱。去掉已回苏州养病, 遥领虚衔的宋德轩, 实际上为两满两汉。 明珠现为大学士的首脑,余国柱是其死党, 对其言听计从;王熙见风使舵,依附无为,勒德洪无足轻重,因人成事。 ——内阁可谓明珠一人的天下。 因此, ‘宰执’一词出来,想必他们格外刺心害怕。 常泰未解其中逻辑, 那这和汤斌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若是害怕,自去向皇上请罪就是,搞死汤斌, 皇上也不会从轻发落他们啊? 索额图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问问问!就知道问!我哪知道明珠那老家伙怎么想的?!” 他要是事事都知道, 不早就把他们那伙人干掉了! 索额图:“你管他们和汤斌有什么矛盾, 为什么要针对他。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太子摘出来,可别汤斌没玩完,太子先被卷进去了。” 原本汤斌作为太子的老师,该是铁杆的‘太子党’。 谁知这家伙软硬不吃,一心只做纯臣,索额图正好也看他不太顺眼。 没了汤斌,有的是能做太子老师的人。 不过他倒归倒,可万万不能牵连了太子。 索额图:“太子一向规行矩步,我猜皇上不见得有牵连太子之心,许是一时怒极没顾上。” 他得上个折子给皇上,提醒一二才是。 果然,折子呈上不过两日,无逸斋便接到了皇上的谕旨:“向来讲书,尔等皆坐,今以皇太子委付尔等,应坐应立,宜自言之。尔等侍立,朕焉得知?皇太子欲赐坐,未奉谕旨,岂敢自主?” 索额图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管汤斌等人敢不敢坐,至少皇上的旨意在那明摆着,这罪过不用太子担着了。 * 畅春园的讲书,对汤斌来说当然是极难容忍的。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皇上,是以也无法辩驳,只能以病请辞教导太子一事。 然而这却给了满汉臣工竞相弹劾的借口,认为他并无疾病,却以病请辞,更显得不真不诚,有欺君之嫌。 还有人弹劾他在教导太子之时“擅执朱笔”,但汤斌当时不过是应太子所请,接过太子给他的朱笔,将太子书法功课内写的较好的字圈出来罢了。 总之,汤斌突然被群起而攻之,一时应付不暇,名声日坏。 之前曾赞其为恺悌君子之人大多转了口风,认定其为‘假道学’,自己只是为其虚名所无误,离他而去。 引人唏嘘。 * 前朝风云变幻,后方一无所知。 玄烨之前一副再也不想提起汤斌此人的样子,沈菡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再去追问。 倒是后来胤禛来请安时,沈菡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一点儿新的端倪:“你说太子的先生出事了?” 难道汤斌短短不过几日便过世了? 胤禛说起此事也很困惑:“并非过世,太子原本一直受教于工部尚书汤斌,却不知为何,前些日子汤先生突然自请归山。” 胤禛等人年纪渐长,虽然功课进度不一,导致众人不方便在一起上文课。 但前段时间玄烨在无逸斋新建了皇子的演武场,骑射还是可以同上的。 现在众阿哥下午的骑射课都改到了无逸斋,众人与太子接触的频率直线上升。 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一增多,很多消息自然而然就会传到耳朵里。 胤禛:“二哥这些日子情绪十分低落,我看他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无逸斋为太子上文课的先生更换十分频繁,并无具体承教之人。” 等于说现在教导太子的官员全是临时工,所谓的东宫出阁,再没了主讲先生后,恐怕也名存实亡,难以为继了。 沈菡想起之前玄烨的愤怒,心里隐约猜出点儿什么。 之前玄烨曾与她说过,大清立国以来,直到现在,入仕朝廷的汉人,心中隐隐仍以‘道统’自居,妄图对满人,甚至对皇帝、皇子‘为师为相’…… 难道汤斌作为当朝大儒,竟也不小心犯了玄烨的忌讳…… 不过只是一瞬,沈菡就将这心思掩下了。 她看看眼前的儿子,斟酌提醒道:“你和弟弟平日勤习汉书并无不妥,但也不要忘了祖宗的传统,满书与骑射亦不可荒废。” 胤禛和胤祥对视一眼,起身恭敬道:“是,儿子记下了。” 他们只说这么一句也就罢了,母子自有默契,有的事情意会即可。 沈菡见儿子下巴上已经泛起青色胡渣,忍不住伸手戳戳:“长大了。” 胤禛自己伸手摸摸,有些不好意思:“这两天刚长出来的,只有这一点点。” 沈菡:“刚开始都这样,慢慢就多了。等长长了记得每天早上都要修面,修的干干净净才好看。” 胤禛点头:“我知道的,额娘。” 沈菡听他的声音好像也有点儿不太对:“回头额娘让膳房每天炖个冰糖雪梨给你吃,养养嗓子。” 她觉得儿子可能快要到变声期了。 雅利奇刚才一直在旁边安静听额娘和哥哥说正事,听到冰糖雪梨才开口道:“额娘,这是什么,我也想吃。” 沈菡摸摸女儿的小嫩脸蛋儿:“那额娘也叫人给你炖一个尝尝,不过这个其实不好吃。” 冰糖雪梨主打清热润肺对嗓子好,但味道真的一般般。 果然雅利奇和胤祥吃过后都一脸嫌弃:“太甜了,味道好奇怪。” 玄烨回来后见到这个还纳闷:“怎么吃起这个来了?是谁病了?” 他看沈菡:“你喉咙不舒服吗?” 沈菡一边给他宽衣一边解释:“不是我,是胤禛,你儿子可能要变声了。” 胤禛见阿玛看他,面上难得露出一点儿羞涩,玄烨笑了,不过他也没打趣儿子:“这段时间不要吃辣的了,多喝水、少用嗓子。每天早上那一百二十遍许你默诵。” 胤禛起身:“是,谢阿玛。” 这一张口比之前听起来更明显了一点儿,弟弟妹妹都忍不住笑了。 胤祥十分羡慕:“要是我也能变就好了,三哥说变完声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他也好像快点长大变成男人。 雅利奇则是扯着沈菡问:“额娘,女孩子也变吗?” 沈菡想了想:“女孩子其实也变,但是没有男孩儿变得那么明显,咱们的变化比较细微,不知不觉就变了。” 雅利奇:“那我变完就是女人了吗?” 沈菡把她抱起来放到腿上:“不是,变完声你也还是个女孩儿,一辈子都是妈妈的小女孩。” 雅利奇高兴地搂住额娘的脖子,亲昵地蹭一蹭。 * 古代的冬天确实比现代要更冷一些,还好沈菡的体寒在太医的悉心调理下已经渐渐痊愈,不然每年冬天都得哆嗦得出不了门。 眼见腊月将至,一场大雪过后,紫禁城又成了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世界。 原本今年玄烨打算留在畅春园过年,却不知为何,太皇太后在颁金节时就执意要回宫。 太皇太后一动,作为儿媳妇的皇太后自然要跟上,皇上和沈菡便不好再单独留在园中,大批人马只得浩浩荡荡重新迁回紫禁城。 玄烨有些不安:“皇玛嬷一向懒怠,突然起意回宫,舟车劳顿这一番,也不知到底是为何……” 玄烨问过,太皇太后却只说就是想回宫看看。 沈菡安慰道:“老人上了年纪,念旧想家很正常。园子虽好,对皇玛嬷来说却不及宫里熟悉。” 玄烨点头:“希望如此吧。” 但他的心头不知为何,总是笼罩着一抹不祥的阴云…… 果然,十一月二十一日,七十五岁高龄的太皇太后突然旧症复发、疹患骤作! 病情来势汹汹,太皇太后当即陷入昏迷。 阖宫哗然! 玄烨和沈菡收到消息后急匆匆赶来,慈宁宫上下已经慌成一片,连一向镇定的苏麻喇姑都乱了阵脚,见了玄烨才定下心神。 玄烨神情凝重:“怎么回事!为何会突然旧症复发?!” 这事儿谁说得准,太医也没看出原因,总之是已经发作,且这次一发作便来势汹汹。 从这天起,玄烨直接搬进了慈宁宫,每日理政毕,便守在祖母床前伺候,‘衣不解带,寝食俱废’。 晚上就睡在太皇太后帐幔之外,听着太皇太后的动静。 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守在了慈宁宫。 玄烨每日翻遍医书,亲自调制药饵,却仍挡不住太皇太后的汹涌病势,只能眼见祖母一天天衰弱下去。 玄烨整个人都暴躁了,眼底血丝尽显,几欲呕血。 沈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可能要面对什么。 之后,不过才几日的工夫,太皇太后竟已到了无法进食的程度,昏迷的时间越来越多,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 作者有话说: 第157章 孝庄 太皇太后眼见玄烨心力交瘁的样子, 忍不住老泪纵横。 她轻抚着玄烨的肩背:“因我老病,要你日夜焦劳,竭心尽思……” 玄烨唯恐太皇太后万一有什么想吃的、要用的, 临时找来不及。 特地命人将坐卧所需和饮食肴馔一一备齐,单是米粥就准备了三十余种。 太皇太后有时候看他总是在一旁守着,心焦难受,为了支开他片刻, 故意要些没准备的东西,没想到竟早已备好。 太皇太后虽已气衰力竭, 但目光中仍透着欣慰:“你如此竭诚体贴,肫肫恳至, 孝之至也。惟愿天下后世, 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 她这一生, 丧夫、丧子, 人生的大半都守在这座冰冷的宫城里,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撑着。 总算最后没有辜负江山和百姓,为大清留下了一个好皇帝,这一生也不枉了。 玄烨却不敢听这遗言一般的话, 艰难道:“皇玛嬷不要多想, 您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二十七日, 玄烨下诏刑部,除十恶死罪等重犯外, 其余一概减等发落。 希望这般的好生之德能够感动上苍,留住他敬爱的祖母。 然而,最终这份帝王的期盼并没有丝毫用处, 太皇太后在一旬之内,渐觉沉笃, 旦夕可虑。 玄烨病急乱投医,决定亲率王公大臣,从乾清宫出发,步行至天坛致祭。 可是外面寒风刺骨,这一路行去步步艰难…… 沈菡担忧地看着玄烨:“你……”她知道这法子没有用,却说不出阻止的话来。 玄烨摇头:“朕意已决。” 只要能留住祖母性命,他愿意做任何事。 数九寒天,一行人到天坛这一路仿佛在顶着刀子向前行进。 好不容易抵达天坛,跪在皇上身后一同祭告的文武百官,听到皇上祭文中竟有“若大数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之语时,纷纷大惊失色! 王熙想要上前阻止,帝王圣体,事关江山社稷,如何能自请减少寿数! 余国柱扯住他,摇摇头。 前面跪着的玄烨却没有丝毫犹豫,俯身跪在坛前一遍又一遍念着祭文,念到泪如雨下,念到滴泪成冰。 他的额头一下、一下磕在冰凉的地砖上—— 求求你! 老天爷,真的求求你! 我愿意用自己的寿命为我的祖母延寿,请不要带走她! …… 生死之事,无人能改。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大渐弥留。 前朝重臣、后宫嫔妃、阿哥公主、宗亲齐聚慈宁宫,无数人跪在慈宁宫的大殿外哀泣。 室内只有寥寥数人,太皇太后看向憔悴悲痛的玄烨,心中万般不舍。 回光返照让她的面色重新变得红润,气力却渐渐消失殆尽,她握着玄烨的手温声道:“太宗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你阿玛和你,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玄烨泣不成声,跪在榻前抑制不住地颤抖。 太皇太后实在放心不下:“祖母知你大孝,然切勿过度悲痛,一定要勉自节哀,以万机为重。” 守在一旁的众人都忍不住了,纷纷跪地痛哭,玄烨想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皇玛嬷……” 太皇太后将孩子们一一叫到床前说话。 巴林淑慧公主、裕亲王、恭亲王、太子、大阿哥、大公主…… 最后竟还将沈菡叫到近前。 沈菡已经哭得稀里哗啦,脸上妆容早都不成样子了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小白杨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烈驹[重生]   鉴昭行   取向狙击   捉鬼大师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