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千方百计gl(百合ABO) > 第260章

第260章

相觑,玄烨许是最近生气伤心的次数太多了,已经生不动气了。 沈菡搜肠刮肚半天,最后实在找不到什么安慰的词,只能道:“大阿哥……还小呢。” 实际上小什么呀小,都快当爹了,这情商真是比太子还堪忧。 玄烨今天在前朝已经见到了被提前叫回来的胤褆,当时气得就把他一通好骂:“你以为自己还小吗!岁数都活到狗肚子上去了!” 胤褆作为皇长子,从小到大那也是被汗阿玛捧着长大的,除了太子,也就老四和老六能与他比肩,什么时候听过这等话。 突然被汗阿玛骂了个狗血淋头,胤褆两眼发蒙:“汗阿玛……儿子,儿子真的不知情啊!” 他还以为玄烨是在为噶尔丹逃走一事生气,所以还想再为自己开脱一二。 结果玄烨听完更加愤怒——堂堂皇长子,说是下一代皇室宗亲的门面都不为过。结果出了事毫无担当不说,竟还一心想着往自己的亲伯父头上推。 玄烨真是恨铁不成钢:“让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之前玄烨甫一听说胤褆在军中与福全发生口角,就知道必定是因为他在京中大怒,消息传到军中,众人互相推诿罪过导致的。 福全身为朝廷的亲王,纵是这次犯了过错,那也该朝廷来定罪。 胤褆作为侄子,竟为了私心对伯父恶语相向;作为副帅,还当着营中众人的面与主帅不和,动摇军心,实属不孝又不智。 玄烨收到消息后未免事情闹大,胤褆继续在军中妄生事端,只能将他先行撤回。 却没想到他回来后还是这般不知悔改! 胤褆跪在阿玛身前,听说自己让人当枪使了还有些不明白,玄烨看到他这副蠢样子就来气,懒得给他解释,挥手把他赶走了:“滚滚滚!滚回去思过!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见朕!” …… 沈菡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是无语,在她的印象里,能参与夺嫡的九龙应该都是挺厉害的人物,怎么最近一个都和她印象里的不太一样呢? 不过历史上的大阿哥,性格好像是比较鲁直的。 玄烨叹气:“都太嫩了,还是再扔回去读几年书再说吧,放出去不够让人算计的。” 沈菡最近处理过内务府那件事,倒是立刻就想明白了:“是不是有旁人也想把罪过推到裕亲王的头上?” 这些日子刑部汇报案情,说的最多的就是涉案官员互相之间的推诿和狡辩,说来说去其实就一句话——我是无辜的,都是别人害我,我冤枉啊! 玄烨叹气,又递给沈菡一本折子:“一国的皇长子,连这点儿事情都看不明白。” 沈菡接过折子——这是索额图、明珠、佟国维和阿密达联手上的一封奏疏,里面将一切过失都推到了福全身上,指责福全失职懈怠,还称皇长子胤褆可以作证。 沈菡:“……”这个话术和刑部在审的官员真是出奇的一致呢。 可是连沈菡都知道这事儿有多么扯淡。 裕亲王的为人举朝皆知,他就不是个特别有决断的人。在作出停止进击的决定之前,必定会征询指挥团成员的意见。 玄烨掂量着这封折子:“裕亲王是宗室亲王,明珠和索额图当时刚回到军前,不明军情,许是没有明确表态。佟国维和阿密达……这两人为人缜密,即使心里不赞同,碍于裕王的身份,也不会明着反对。但老大那个脾气,若是真的不同意,肯定早就跳出来表态了。而裕王向来宽厚,如果胤褆坚决反对,他绝不会坐视不理这么快就下令停火,肯定会再慎重思量。” 所以必定是当时没有人明确表示反对,裕亲王才最终决定了此事。指挥团成员担着决策的权责,出了这种岔子,谁也别想脱了干系。 玄烨:“错了就好好认错,想这种歪门邪道,不够丢人的!” 而且最令他怒火中烧的是——胤褆连他究竟在气什么都分不清。 第187章 知音 沈菡伸手轻抚着玄烨的后背给他顺气, 她能明白,玄烨并非是因为大阿哥在战场上做错了决定,或是没能阻止裕亲王而生气。 真正令他恼怒的, 是大阿哥这封推卸责任的折子和不敬皇伯的做法。 ——噶尔丹已经跑了,此时再去纠结谁对谁错根本毫无意义。 胤褆作为皇长子,真正该做的是以大局为重,以皇家的颜面为重。 沈菡沉吟道:“裕亲王是主帅, 又是宗室的长辈,其实大阿哥作为晚辈和副帅, 应该主动站出来揽下罪责才是上策。他不过二十岁,大可说是因为自己年轻不懂事, 误导了主帅的判断, 这才导致失去良机, 与其他人无关。” 玄烨叹气:“正是如此, 便是他站出来认下, 旁人议论起来,也只会说他是第一次上战场,太年轻罢了。” 谁又敢把皇长子怎么样呢? 难道他还会重罚自己无官无爵的长子吗? 沈菡也无奈:“其实大阿哥站出来, 这事儿反而更好了局。明珠等人绝不敢像攻讦裕亲王那样明晃晃地攻讦他, 反而会揣度圣意帮他说话。到时这事儿处理起来, 方是进可攻,退可守, 更有操作的余地。” 况且胤褆如果能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担当,既可向朝廷示之以忠,向伯父示之以孝, 又能向将士和大臣们示之以义,到时候尽揽人心, 或许还可因祸得福。 这才是玄烨喜欢且欣赏的处理方式,可惜大阿哥没有学到玄烨半分的手段,不仅未能好好周全此事,还上这样一封折子给全毁了。 无情无义,不孝不智,叫玄烨如何不失望。 玄烨听完沈菡的话,顿生知音之感。 他忍不住将她揽过来,埋首在她的胸腹间叹道:“这世上,真的就只有你是真的懂朕了。朕的身边要都是你这样的聪慧之人,该有多好。” 偏偏放眼望过去,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全是蠢蛋!就没几个聪明人。 沈菡摸摸他微凉的脑门儿,觉得自从上次生病,他好像变得更加敏感多思了一点儿:“我这也不是聪明,我只是已经习惯像你一样想事情了。” 他手把手教导了她这么多年,她的思维模式现在已经完全变了。 考虑事情永远从大局出发,从本质问题出发。以点及面,面面俱到,将人心、局势、未来全都细细思量过后,方才能下决断。 玄烨闻言一笑——是啊,他终于把她带到了这个位置,成功教她一步一步站了上来,有了能够与他并肩而立的坚韧。 可这其实也是她聪慧,道理人人都懂,可最后能领会精髓的,又有几人? 而且,他给了她权力,可她却并没有因此迷失自己,多么难得。 想到这儿,玄烨的心中柔情顿生。 他把她拉下来,抱在腿上搂着:“这么说来,朕这个老师还是做得不错的。” 老师…… 沈菡面上一红,按住他有些不老实的手:“还不到时候呢……”猴儿急什么。 两个人的手在下面暗暗角力。 玄烨低下头亲她的脖子:“朕又没想做什么。但教导了这么多年,如今学生长成,做老师的收些束脩……不为过吧?” 他的语气一本正经,沈菡却忍不住脸色爆红——这人吧,有时候越成熟,反而脸皮子越薄,还不如年轻时候奔放了。 她想站起身逃跑,偏偏被人按住,动弹不得。 玄烨看她这羞窘的模样心中宛如有鲜花盛放:“朕记得,以前总有人爱拿这话来挑衅……” 他的手越来越不老实:“朕当时就说了,让她等着。” 沈菡的眼睛渐渐漫上氤氲的水汽——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啊,真是好一个记仇的小心眼儿! …… 一番温存过后,玄烨数日疲倦又懊丧的情绪好了许多。 沈菡给他宽心:“大阿哥还年轻,又是第一次出学堂。落到朝廷这一群人精里头,他哪里能抵得过,被忽悠了也是正常。你好好和他说说这里面的门道,他自然会懂的。” 玄烨明白她的好意,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你是一片慈母心肠看待这些孩子,但朕……皇子在学堂,朕可以用慈父的标准要求他们。但他们进了朝堂后,朕就只能是皇帝。在其位,便要谋其政。若是他们因为自己的智谋手段不足,而被人算计,那只能说明,他们还不适合朝堂。” 当年他登基时不过八岁,朝臣看他,可有因为他是小孩子而对他温柔过半分? 他决定擒拿鳌拜的时候才十六,若是失败了,鳌拜可会因为他‘年轻’,而放过他? 玄烨:“朝堂本就是个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地方,哪里容得下半分温情?” 沈菡:“……”也是很有道理。 算了,大阿哥自有亲爹娘教导,她只要玄烨别整天生那么大的气,气坏身子就好。 不过玄烨说完,看了看沈菡,想她也是好意,便又顺着她说道:“朕知道了,谅他这是第一次,朕会好好和他说的。” * 大军不日凯旋,战后奖惩的一应事宜,纷纷扰扰了数日才了结。 玄烨的处置方式不出沈菡所料,真是尽显‘康熙爷’的风范,和她之前猜的几乎差不多。 像裕亲王,明面上,玄烨立刻当着群臣对着他大骂了一通。 说他本该将功补过,直接战死沙场!回来死在京里简直就是自找羞辱! 痛斥之声回荡在九经三事殿里,把裕亲王骂得是狗血淋头,众人都以为裕亲王这次算是彻底完了。 一干因为放跑噶尔丹可能会受到牵连的将军们,见位高权重的裕亲王都被骂成这副样子,这一路心里憋的怨气消散不少——好在皇上明事理,没有将这锅推给他们。 不过么…… 胤禛和胤祥来清溪书屋给额娘请安,沈菡为了避免孩子们将来办差趟雷,把玄烨在此事中的思量和手段一一说给孩子们听了,希望他们能领会一二精髓。 沈菡:“你们阿玛虽然这么骂了一通,把灰头土脸的裕亲王赶回了京里,但后来群臣弹劾,要将裕王、恭王和简王全部革去王爵,其他人也都重惩的时候,他又把话往回收了收。” 玄烨把将士们的气消得差不多后,话锋一转又道——虽然这些人让噶尔丹跑了,实是大误!谬误!罪不容恕! 但。 这次的仗毕竟还是打赢了的,所以对于这些人呢,还是应该从宽处理。 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胤褆这次出来后也懂事了,在群臣推他出来做人证时,非常低调地将此事一带而过,只说自己身为晚辈,不应该指证伯父。 沈菡:“所以最后你们的皇叔和皇伯只是被罢免了议政,罚俸三年了事。” 她悄悄告诉两个孩子:“就这,你们阿玛私底下又把裕亲王叫过来,额外给了他“支领官物六年”的权限。” 也就是说,裕亲王虽然被罚了三年俸禄,好似没了进项来源。但他有个好弟弟,接下来会继续管他一家子六年的吃喝用度。 虽然这事儿明面上没人知道,也不存在。但内务府那么多人,是吧? 私底下谁会不知道呢? 而只要大家心里有数,知道皇上的这位“皇兄”圣眷犹在,那裕王府就缺不了进项。 而其他人虽然多多少少受到了惩处,但因为有军功在身,玄烨令兵部照常议功,加加减减,也没有伤筋动骨。 胤禛听完,很快就明白了:“汗阿玛考虑的是大局……噶尔丹跑了,总有一天还要卷土重来。朝廷不能在这时候寒了朝臣宗亲和将士们的心。而且这次的仗也确实打赢了。将士奋勇杀敌,阿玛若只揪着最后的过失不放,对朝廷来说并无好处。” 胤祥也跟着细想:“所以,不若外严内松,高举轻放,将帅们心中感念,下次必将奋勇杀敌,以报皇恩。” 沈菡点头,儿子们如此有大局观,她很欣慰:“你们能明白就好,以后遇事定要思虑周详,切记莫要只在乎一己得失。” 而且…… 沈菡看着胤禛提醒道:“兄弟之间,便该如你们阿玛和皇伯这般和睦,同气连枝。你们既是兄长,又是弟弟,要好好跟着你们阿玛学啊。” 是兄弟,也是臣子。 何时用亲情,何时用手段,何时该打压威慑,何时该安抚拉拢。 玄烨在其中的平衡把握,实在让沈菡叹为观止。若他们能学到半成,都足够用了。 胤禛细细琢磨额娘这话,若有所思:“是……儿子明白了。” 沈菡想了想,又说了这次大阿哥踩的雷,希望儿子能对他们父亲的身份有更清楚的认识:“你们的阿玛是皇帝。在家里,咱们都是一家人,阿玛可以事事教导你们,宽容耐心不在话下。但将来到了朝堂之上,他是皇上,你们是臣子。皇上对臣子,只论功过,只有赏罚。你们以后若是当差,定要万事经心,以此为戒。” 两人这才知道发生了何事——原本在无逸斋,他们只听说大哥被阿玛骂了,倒不知其中竟还有这么多事。 胤禛凝眉思索,怨不得大哥这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盛爱小萝莉   屌丝的四次艳遇   痞子修仙传   小白杨   差生(H)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