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说道。 是的,蒲城一团乱,而本身应该管理这乱象的官府不见了。 也难怪冲突会不断升级,怨念四起。 陆凌瑶等人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就朝着蒲城中央地带的县衙走了过去。 到得县衙所在地,陆凌瑶才发现更离谱的事情……那就是,这个蒲城的县衙,居然是空的。 这也太不可思议、难以想象了…… 于是,陆凌瑶当即拦了一个本地人询问。 这个人陡然被拦住,神情很是不耐烦,语气也并不是特别的友好。 不过,在陆凌瑶递出一两银钱后,他瞬间露出的一丝谄媚的笑意。然后停下了脚步,与陆凌瑶攀谈起来。 这个人虽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但说话表达还是相当的顺畅。 很快的,通过他的介绍,陆凌瑶终于知道了蒲城如今一切发生的原委。 第113章 原来,自几个沿海城市同时遭受洪水灾害之后,靠近它们的蒲城就人心惶惶,担心灾害弧 原来, 自几个沿海城市同时遭受洪水灾害之后,靠近它们的蒲城就人心惶惶,担心灾害会蔓延到蒲城。 灾害倒是没来, 但流民来了。 一开始的时候,蒲城民众对于这些流民还是很友好的, 毕竟,他们看着太可怜了, 让人有种唇亡齿寒的担忧感。 蒲城的主官县令还发布了一个通告, 表示圣上倡导仁政, 所以他也要以仁为本,因此蒲城不拒绝流民, 凡是能够支付指定数额银两的流民均可入城, 没有银两的,也可以自卖自身,以卖得的银两来缴纳入城手续费。 这样的政策下,蒲城县衙的收入是增加了, 而蒲城的流民也越来越多。 流民多了以后, 是非就多了。 一开始, 还只是一些关于田土、吃穿上的争执;后面就出现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比如某个流民杀了本地人,只为了争夺其住房;又或者一些买了流民的本地人看这些流民无亲无靠,变本加厉的剥削,直接变流民为私奴……几乎每天都有人到县衙里告状申诉。 而县令对此的态度, 并不是在源头上控制流民进城。而是看钱办事, 谁能够给到他足够的利益, 他就判决谁赢。有了县令的支撑,那些恶民也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乱象, 在此时已经隐约初现。 大的变化,却是从医馆开始的。 某一天,城中最大的德善医馆门口来了一个病人,看穿着打扮就是进城的流民。他跪在医馆门口求医,却突然晕厥在了地上。 医馆附近本来就人多,看到写一幕的自然也很多。 然后,就有消息在城中传播,那就是那个求医的流民是感染了瘟疫,还没等救呢就死了。 一开始对这个消息大家还将信将疑。 但后面,消息越传越离谱。 比如某个人对朋友说,“我听之前住我家的流民说,他离开的时候村子里没有活人了。” 他的朋友就跟邻居说,“哎呀呀,你们不知道吧。我有个朋友,他家的那个流民,全村都感染瘟疫死掉了!” 而这消息到了他邻居口中,就再次变了味道:“我有邻居说了,这次洪灾为什么会这么严重,主要就是瘟疫。我估摸着现在死掉的人,两成死于灾害,八成死于瘟疫。” 而听了他的猜测的人,就直接把此当成了官方的数据结论进一步传播开去。 说的人多了,被拉出来当实例实证的人多了,信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甚至那些辟谣的都会被指责骗人。 到后面,城里有钱人开始举家搬迁。县衙里有两个主事,家中本就是城中有钱人,也跟着跑了。 再没多久,县令也跑了。 县令一跑,下面的人自然也就各顾各的,能跑的就跑,不能跑的也和自己的家人亲人聚在了一起。 于是,好好的一个县衙就这么空了。 “离谱!”陆凌瑶的第一感叹就是这个,他问道“他们就不怕皇帝之后追责砍杀吗?” 这人鄙夷的答道:“这些当官的怕什么。且别说这新朝本身就得位不正,就说他这么多年下来,为了表达自己和前朝不同,专走啥怀仁路线。结果,养一帮子的废物蠹虫硕鼠不说,还让这些当官的赚得钵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交流_御书屋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山有木兮【NP】
乡村桃运小神医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