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国画中最差的一种,基本上等于没入门,也就是说,这位齐白石先生,四十岁了才开始正儿八经学画画?” 这么说虽然不好,但是实事永远是实事。 画一幅肖像画多少钱?便宜的十块一张,贵的一二百。 卖出去一张画的钱,还不如学山水花鸟的学徒们一盒颜料的钱。 光是‘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蓝淀,做出一盒就需要两周到两个月的精细苦功,一份颜料就是几十张肖像画的价格。 到了现代也一样。 看见过画排线描绘画素描画漫画的在大街上给人画十块钱一张的肖像画。 看见过用颜料画画的人在街上给人画肖像么?成本都收不回来! 林轩微笑着继续。 “五十九岁,由于大清覆灭后战乱不断,齐白石搬家到了燕京,开始开画铺,明码标价卖画。” “因为思乡,齐白石改变了绘画题材,开始画家乡画花鸟山水和农家题材的画作。” “六十三岁,齐白石在燕京出名了,小有名气。” “七十岁,齐白石成就了二流画家的地位。” “七十六岁,拒绝给樱花国贼寇作画,名噪一时。” “八十岁,齐白石成为了接近一流的画家。” “八十一岁,妻子去世,不再作画。” “八十二岁,战乱结束后,百废待兴,齐白石猛然间发现,自己两百副画还换不到十袋米面。” “八十四岁,新龙国建立,在更好的环境里,恢复作画。” “九十岁,齐白石走上了无人攀登过的高峰,成就历史级宗师地位。” “九十二岁,寿终正寝。” 林轩背后出现了一幅图。 图上有七只虾交叉纵横。 “《白石的虾》。” 白纸上,黑笔的虾,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这就是地星国画历史上最著名最大成就之一的《白石的虾》? 观众还没看清楚的时候,现场几个评委又再次站了起来,盯着画或激动或发呆或惊叹或赞美。 再看,纸面成水,画中的虾抖着虾须,畅游了起来! 这虾,被画活了!!! 0115、虾的活与九十岁登临绝颠! 没错,齐白石的虾活过来了。 也正是因为看到的画面小,网友们后知后觉才发现齐白石的虾的活性。 而在现场的评委们,没有一个不惊讶的。 特别是光线派大师梅雷尔森,这位蓝星活着的绘画第一人。 “这是……” 梅雷尔森惊讶太正常不过了。 因为齐白石做到了一件事情,对比起《八十七神仙图卷》,齐白石又进了一步。 《八十七神仙图卷》是在做造型艺术的时候将气韵融汇在了画卷之中。 而齐白石的虾呢? 全都是气韵,一点技巧都不带!!! 这种气韵,就是一个‘活’字! 画画画的像,其实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有一个名次叫做恐怖谷效应。 当一种类人型的东西和人类的相似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后,人类就会对他产生厌倦、厌恶、恐怖的情绪。 这种情绪可能来源于几万年前智人刚刚走出非洲与其他人类常年征战,争夺天下的时候。 对人是如此,对物,稍微好一点,但是也有类似的情绪。 如果一只虾画的特比特别特别像,但是却没有活性。 看上去就是一副死虾,非常恶心。 “齐白石早年非常喜欢钓虾,来到燕京后,因为思乡,所以多画家乡题材的画作,虾就是其一。” “40岁时候,齐白石就临摹过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的虾,所以对画虾轻车熟路。” “63岁时候,齐白石的虾已经和真实的虾非常相似了,但却没有活性。” “所以齐白石在家养了几只长臂虾,每天观察,最后画虾已入化境,简洁的笔墨中就能表现出游曳的虾群。” “地星有一句名言叫做,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老虎的外表容易,画出老虎的威势,却难如登天。” “画虾的外表容易,画出虾的灵动和生命力,却没人做的到。” 此时,两个工作人员端着桌子上台。 林轩笑着:“我小时候也学过画虾。” 林轩的笔落下,一横点,又在横点上画出更大的横点。 一笔一笔叠加,然后一个三叉笔点出虾头,两根虾须随意落下,虾纤细的腿弯折。 “我画的虾,一眼就能看出是虾,但是和齐白石的虾一对比,我这又不像是是虾了。” 齐白石的群虾,透明、轻灵纤细,与林轩的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再看,林轩的虾就是一墨水团。 齐白石的虾就是水中畅游,如果被惊吓随时都会弹尾荡起水波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虾子。 而林轩的虾,就像是吃剩下丢在桌子上的虾壳。 活泼、灵敏、机警、生命力。 齐白石在纸上画出来的静物,却展现出了动态的灵性。 浅尝辄止的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交错,表现出一种动感。 虾头的坚固与虾其余部位那种透彻的感觉,一眼可见。 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 硬壳透明,由深到浅。 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有的虾躬腰向前,有的虾直腰游荡。 虾尾那轻轻的几笔,让人看上去就能感觉到虾尾的弹性,能肉眼可见那种透明感。 而齐白石画的长臂虾,一对前爪,由细而粗,直到虾螯,形如钳子,有张开的有闭合的。 而这么多虾的须交织在一起,都是淡墨线,却连贯流畅,挤在一起也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反而给人一种虾的触须正在甩动的错觉!! 细看,仿佛水中群虾的触须本就是这样子的。 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 细看之后再看整体,每一尾虾,都活过来了! 这和看西方画完全是两种感觉。 西方画无论是光线派还是真实派,首当其冲都要形似。 而国画,大多体现的是一种虚无缥缈,难以捕捉的东西。 正所谓寄情山水,闲云野鹤。 也可能是曲径通幽,浮云望眼。 也可能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龙国的画和龙国的诗,是绑定发展的。 诗句里不会不会说我李白怎么怎么和汪伦交了朋友,只说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句里也不会描写杨玉环的眼睛有多大多亮,只写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是一种意境的表达。 齐白石的虾走了另一条路,他一开始是去画的形似。 在齐白石的作画哲学中,是不需要画多余的东西,无意义的东西的。 所以齐白石的作画题材多选择了农家常见的东西。 但是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后,齐白石的画在大道至简后,居然比别的一开始就学意境的画家走的更远,更深,更高!! 齐白石的画,到达了一种新的境界。 不用多废笔墨也能形似。 不用多画多余的东西也能拟态。 别人独钓寒江雪,需要画一圈山把留白围起来,然后画一叶孤舟,体现水。 而齐白石却可以用鱼用虾来让水活过来。 毕加索就曾经说过,齐白石是一个伟大的神奇的画家,甚至不需要用颜色,只用黑墨,就能让鱼儿看起来跟活着的一样。 这种意境,是远高于光线派活着印象派的意境的。 印象派同样是要去表达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但还没有达到意境的程度。 他们要使用颜色,带给人视觉冲击,从而达到这种效果。 早年的毕加索就一直不明白齐白石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观众,同样也不明白。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几笔,就让虾给画活了? 梅雷尔森今天已经看到了好几副让自己震惊的画了。 此时,更为震惊:“这么伟大的画作一定会对后人很有启发,不只是龙国画,油画也一样,所以,地星现代的画作和蓝星又不太一样对不对?” 林轩笑着点头:“的确,不过目前还没到讲那个的时候。” “在绘画历史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每个伟大的存在做到的事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齐白石的虾,就这样摆在这里,大家对于齐白石的虾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张培恩现在非常的激动,比看到《八十七神仙图卷》还要激动。 《八十七神仙图卷》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在绘画艺术刚刚发展不久的年代对后世的作品做出了决定性的指引。 但经过千年时间磨砺,虽然没有这份指引,里面的道理还是慢慢被人摸索了出来。 只是没有这样一幅画,对这些东西进行一个总结。 而齐白石的画,更接近于现代画的发展。 越接近现代,里面体现出的东西,就越是新颖,越是有模仿价值。 张培恩:“齐白石的虾我大概明白是怎么画出来的,无非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孜孜不倦的去画,其义自见。” “我想知道的是,齐白石之后,绘画的方向发生了本质上的扭转吗?” 林轩微笑,这个问题可不能说。 说出来这个节目就全外网没了。 那面对的可是一整个书画界的资本。 新龙国建立的时候,毕加索已经世界闻名,而龙国绘画界没有一个扛鼎人物。 后来,齐白石被选中了。 不过,一直到2022年,齐白石的名声也不如毕加索的十分之一。 但,西方油画界已经疯了。 他们开始疯狂的寻找意向。 但是,什么梅兰竹菊风花雪月,早就被国画给找干净了,他们能找什么呢? 于是西方油画界开始虚空寄托,产生了抽象派。 齐白石对绘画有没有影响?应该说齐白石把西方绘画界给团灭了。 张大千当年去高卢鸡国拜访毕加索,想要问毕加索指导自己画画。 结果毕加索就拿出了自己模仿齐白石的画,并告诉张大千:“世界上的艺术第一是龙国,第二是樱花国,然后才轮到我们,你来问我学画画?” 从写实到写意,从写意到纯意向,西方就发展了五百年。 但是,龙国可是在两千年前开始写实,一千七百年前开始写意,一千四百年前开始了纯意向。 毕加索这种大艺术家,一眼就看到了风格画的未来。 并且在晚年困入其中。 他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用油画的颜料,去走通纯意向的道路。 但……这就和齐白石当年走的道路一样。 齐白石六十三岁开始走,九十一岁登临巅峰。 七十四岁开始走,按道理以他的天赋,可能一百零二岁登顶巅峰。 可惜,九十二岁他死了。 毕加索的前半生是立体派开创者,后半生处在迷茫之中。 毕加索的画越来越黑,越来越不喜欢用大红大紫各种色块,开始随意涂抹色彩。 和前半生的画风格完全不同。 但是到了后半生,这种创作陷入了无休止的瓶颈。 可惜,他发现龙国画晚了,否则以他的天才程度,说不定真的走出了西方式意象画,而不是让后人在抽象派里面抓瞎。 这个世界连毕加索都没有,只有梅雷尔森,连立体派都没有,只有印象派(光线派)的梅雷尔森。 梅雷尔森现在一句话都不说,不知道他是不是和当年的毕加索一样,看到了残酷的未来。 林轩:“绘画的未来肯定是改变了的,不过并没有太多可以展现的东西。” 说到底,齐白石已经把它走到了极限了。 有改变,也就是其他的人从其他路走到了这一关来。 张培恩听到这话,急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发展?” 林轩:“那……我可管不着。” “我只给大家看而已,绘画这东西,我懂的也不多。” 梅雷尔森一直不说话,此时坐下了。 梅雷尔森明白了,但梅雷尔森还没完全明白。 因为林轩还没把毕加索拿出来呢。 等毕加索拿出来,梅雷尔森可能会快要明白了然后又迷糊了。 他这个级别的超级天才加上一个派系走到巅峰的绘画实力,看完齐白石,隐隐约约就看到了某些东西了。 但他不知道怎么形容。 如果是个龙国人,就能形容出这种感觉。 这叫,技近乎道。 万事万物都是道,但道是统一的也是变化无常的。 什么样的道路走到头,都是这样的。 想清楚这个问题,梅雷尔森可能也会向毕加索一样疯狂的去画齐白石。 不过,蓝星不需要毕加索,让他去学毕加索就好了。 这个世界的绘画改变,可不会像地星一样。 在地星,在那个时代,龙国没有话语权,自己的东西一点一点被学走,还无话可说。 关键是,等别人学到手了,反过来还在舆论上吹鼓比你牛逼。 还在你的地盘上雇水军吹嘘比你牛逼。 蓝星龙国不同了,林轩要配合《我是穿越者》的威力,让这个世界的绘画艺术改变。 并且,还要让他们承认着是学习了龙国,而去改变的。 承认,很重要。 如果说《八十七神仙图卷》让在场的评委都震住了。 那么《梵高的向日葵》让所有人都感叹原来两个世界是一样的。 而《齐白石的虾》让所有在场的评委都傻了。 而观众此时并不知道,绘画界已经悄然被击碎然后重组了。 林轩:“齐白石的虾,很特殊。” “先是在形态上走到了极限。” “然后又在意向上走到了极限。” “然后齐白石慢慢的消减形态留下意向,当最简单的形态留下了最深刻的意向,就走到了这一条路的尽头,走上了艺术的王座。” “那么,接下来这位,在见识过《齐白石的虾》后,让我们去看那个时代与齐白石齐名的一位西方绘画艺术家的作品。” “他,叫做毕加索,被认为是抽象派的代表人物。” “不过,他并不是抽象派的画家,而是开创了印象派中立体派的大画家。” “他创作的特殊性在地星也是惊世骇俗的。” “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巅峰。” “他就是毕加索。” “接下来的画,是《牛的变形过程》!” 0116、毕加索,牛的变形过程! 副标题——错误的意象化之路。 …… 屏幕上,出现了一副公牛图。 一头肥硕的头颅粗大,牛角粗大,身形粗大的,公牛。 李军:“牛的变形过程,所以,怎么变?” “别急。”指着图上的公牛:“这是写实派过渡到光线派时期的公牛画法,这一点梅雷尔森先生应该特别熟悉吧?” 梅雷尔森郑重的再次观察确认,点头:“没错,是的。” 今天,梅雷尔森看到了太多颠覆自己艺术生涯的东西了。 梅雷尔森成为当代世界第一画家光线派历史第一大师,已经有好多年了。 这些年,梅雷尔森一直在等待一个如同彗星一样强烈的天才划过天际,改变艺术的未来。 但是,梅雷尔森没有等到。 但是,在没有明确的道路之前,梅雷尔森没办法放弃自己的道路。 因为前人没有把光线派走到极限,现在梅雷尔森进入了新的领域,说放弃然后寻找新路,并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出决定的事情。 今天,一切的一切都满足了,虽然这一切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 现在的梅雷尔森,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去仔细的观察,生怕错过什么东西。 也正是因为之前看了那么多东西,梅雷尔森才走到了这一步。 林轩很满意点了点头:“接下来是第二幅图。” 第二幅图,依旧是一头雄壮的公牛,但是他的身上几乎是被涂得漆黑。 它高高耸起的肩膀,更高大了,它的头颅更大了。 它的牛角开始往天上指,更巨大了。 梅雷尔森若有所思:“这幅图的作者,也就是你说的地星绘画大师毕加索,正在寻找一种反光线派的技法?” 印象派也就是光线派,最主要的就是利用色彩来形成光线,来体现物体或者人物。 而这一幅图,几乎被涂得全黑,但是它公牛的特点并没有减少,反而更浓烈了。 “毕加索这一幅图有漫画的风格在里面,通过夸张化形态的细节,来凸显出公牛身份。” “所以这幅图虽然没有了光线的感觉,但是公牛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减少。” 林轩:“几天后,毕加索又做了一个尝试,第三幅。” 第三幅图中,公牛同时兼具了第一第二幅图的主要特点。 印象派(光线派)有关对光线的利用,以及漫画中夸大某些特殊构造来加强印象。 但是,两种手段融合在一起后,极为不和谐。 第三幅牛明显能看出是牛,但是给人的感官非常差,非常粗糙。 梅雷尔森喃喃自语:“失败了啊。” 李军点头:“是失败了,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失败,探究出结果,就
相关推荐:
长夜(H)
试婚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永乐町69号(H)
炼爱(np 骨科)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先婚后爱
可以钓我吗
他来过我的世界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