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妖后的小太监gl > 第174章

第174章

要做这件事情遭遇的阻力,将会远远小于先前,她会不会更早一步地将这样的东西带入大应的每一寸土地,而留给其余各国的,只剩下百姓的不满与羡慕。 姚兴对此不得不防。 偏偏那天幕一点都没有要让他喘一口气的机会,紧接着说下去的,又是一句句重击。 人头税,天幕也说到了免除人头税! 建康的百姓顿时先将话题从那选育良种上挪开,转向了眼前。 比起其他地方骤然听闻这一句的震惊,他们此刻更多的还是骄傲,因为他们已比其他人更早一步地听到了这条消息,也看到了陛下的拳拳爱民之心。 一想到这条举措也是为了让他们有条件保护自己的田产,而不是将它卖掉来求生,他们更觉自己的眼中有些热意。 要上哪里去找一位全心想要给他们谋求生路的陛下呢? 只怕大应之外的其他地方都要羡慕到家了。 哪怕是那些以游牧为生的胡人都能听得明白,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举措,纷纷议论了起来。 “减负一半,这是不是太多了?” “咱们若也能少交一半的税赋该多好……” “……怎麽就是南方朝廷出现了这样一位仁君呢?” “……” 可当先爆发在几处朝堂上的,却不是要如何将类似的举措带向自己的治下,也不是羡慕于这样的数值,而是一句句反驳。 “这田税改革咱们不能学!”崔浩心中飞快地盘算了一番数值,惊声开口。 拓跋圭也拧着眉头,快速地估量了一番数值,对着崔浩点了点头,“不错,咱们学不得!” 直接把赋税砍掉一半,固然有利于百姓生存,对于国家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 朝廷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军队,若要维系住规模,更是每日都要吞下一笔庞大的经费,这省不得钱。钱从何来,除了战争扩张中抄没敌军的家产,从自家谋逆者的府库里搬运,就是靠着百姓的赋税。 活了百姓却要饿死军队,没人会做这样亏本的买卖! 更别说,魏国和秦国刚刚在洛阳吃了一场败仗,急需通过各种手段来将损兵折将的损失填补回来,不加税都是好的了,谈何将税减免一半! 所以拓跋圭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这是一条他完全无法学习的政令。不仅他不能学,姚兴也不能学。 甚至若不是天幕已用赞许的口吻说起了永安的这项举措,他都要怀疑,王神爱是不是疯了,要不然怎麽会想出这样一条取死之道。 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可还没等姚兴和拓跋圭就此事继续与朝臣详谈,那天幕之上已经给出了解释。 …… 姚兴脸上的神情终于微微一松。 他也说不上来,这一刹那的轻松,是不是因为他终于和那位永安大帝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仿佛这样就能证明他还是一位决断英明的君主。 可刹那间,他的神情就凝固在了当场,也越来越难看。 姚兴:“……” 第84章 天幕:很多很多条道路 王神爱废了好大的努力,才让自己别在这样大庭广众的场合下,笑出声来。 这天幕说的话也太促狭了,什么叫做“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啊! 先前天幕所说,再加上她与姚兴的交手,让她虽然不曾和姚兴正面相对,也能从所见所闻的种种中,拼凑出姚兴的形象。 一个只适合治理州郡,而不适合坐拥一国、乃至于天下的人。 这一次出现的天幕已又一次提及,他对于治下的百姓确实有仁君的度量,面对天灾,也是按照此前君主所做的那样,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于是又是尽力弥补,又是自降帝号归罪于己。 但她也没想到,姚兴还能有这样的发挥。 他仿佛完美继承了姚苌的离奇脑回路,时不时地就会做出一些诡异的选择…… 致命,太致命了! 一个是拒绝拓跋圭递出的结盟和亲邀约,还扣留了对方的聘礼,反而让赫连勃勃找到了伺机崛起的机会。 一个是沉迷佛法,甚至觉得应该将所谓的“高僧血脉”给传承下去。 这真不能怪天幕上的那个她,会把这件事写在日记里,对姚兴反复处刑嘲笑,实在是…… “噗——”饶是支妙音在近来因前路迷茫,常觉忧虑,也忍不住在此时笑了出来。 虽然笑过之后,她就已听到了寺中的众多声音,全是对姚兴的谴责。 “亵渎!这绝对是对佛祖的亵渎!” “何曾听过佛理是由血脉传承的。” “……此人怎堪自称醉心佛理,分明是个异教徒!” “……” “可是——” “永安大帝假借传教布道为名,实则发起海航贸易,就不算亵渎宗教了吗?” “……”一时之间,寺中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 随即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支妙音与慧果。 只因前者不仅是这简静寺的主持,也是天幕所说永安起事前期的“钱袋子”,而后者,正是这出海航大业的代表人物。 慧果年约三十五六,因信佛茹素,闭门清修,看起来要再年轻一些。 面对这一道道的目光,她有些不适地皱了一下眉头,又在与支妙音对视了一眼后开口道:“慎言!若无陛下,难道我们能有海船抵达真经源头吗?是先前晋朝皇帝的昏庸给了我们特权,也让你们忘记,强权之下本无我们滥逞口舌之处!” “扭曲教义,愚弄万民才叫亵渎,让我们与万千大应子民一样,需要为陛下效力,又怎能算是亵渎。” 起码永安陛下明明手握兵权,知道佛教日益崛起,不必上缴税赋,势必要变成有些人牟利的手段,也并没有一味地用强权进行打压,让她们死无葬身之地,而是将她们用在了另一条救世的路上。 她尚不知道,当天幕上的自己随同商船前往“印度”“笈多王朝”后,因所见所闻会发生怎样的想法变化,也不知道天幕提到的大应覆灭印度又是什么情况,但相比于姚兴,永安的做法反而更令人能接受得多。 不,不对,应该说,在战争面前,倘若她们已经势必只能走一条路,永安已是这天下间难遇的明主! 南方的僧尼是这样想的,北方的也大略如此。 虽有一批本就是为了躲避战祸和劳役,假借僧侣名头的富户,在听到这一出后,巴不得姚兴早日有此举动,放开僧侣的禁忌。 也有一部分僧人愈发清楚地看到,永安不会助力于佛教的发展,只会将它作为自己的一项工具,他们的特权只会一步步失去。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

相关推荐: 偏执狂   归宿(H)   虫族之先婚后爱   寡妇门前桃花多   大唐绿帽王   小公子(H)   军师威武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小怂包重生记(1v2)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