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17章

第117章

可都是天底下最好的。 什么木料石料,均是工部官员游走各地州府精心挑选,然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运输到北平,只为修建出一座金碧辉煌的完美新都。 可是现在,作为北平官场的二把手,孙瑜竟然敢把主意打到这些材料上面。 这个混账狗东西,为了贪腐谋利,还真是丧心病狂啊! 朱高煦脸上笑容不变,只是眼神逐渐冰冷。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孙老早有这眼光,为何先前不这么做?” 听到这话,孙瑜当即开始了大吐苦水。 “殿下不知,那郭资为官清正,一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模样,我等纵然有心,却也是不敢。” “就拿青皮混混一事来说,我等先后都与那郭资打过了招呼,可是这老匹夫非但不给我等半分面子,甚至还敢借机教育我等,应当奉公守法,不要行那蝇营狗苟之事!” 孙瑜一通抱怨下,其余贪官污吏也忍不住了,纷纷出言指责郭资,大骂这老东西道貌岸然假正经。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郭资不但断人财路,还要骂你几句,打你几巴掌,这不是欺负人吗? 朱高煦静静地听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一群贪官污吏,还有胆子辱骂没贪腐的人? 咋滴非要人家跟你们一样同流合污,那样才是对的? 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我呸! 骂吧,骂个痛快! 朱高煦也不拦着,好整以暇地独自饮酒。 孙瑜等人借着酒劲将郭资骂了个痛快,他们早就对这老匹夫心怀不满了,现在靠上了汉王朱高煦这棵参天大树,谁还在意区区一个郭资。 所以,这些人骂得很是难听,不堪入耳。 良久之后,孙瑜这才听了下来,瞧见汉王殿下沉默不语,急忙讪讪地笑了笑。 “殿下见谅,我等这是被那郭资欺压久了,所以一时失态,请殿下恕罪!” “唔……”朱高煦摆了摆手,“可以理解,问题不大。”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正事开玩笑。 骂是骂了,可正事还得解决。 孙瑜再次低声道:“殿下,只要殿下出手压制那郭资,或者将他赶出北平,那我等行事也就没了顾忌,这银子自然是源源不断……” 话听到这儿,朱高煦也算是听明白了。 这些个贪官污吏,把自己当成了靠山,希望自己出手赶走郭资,然后与他们同流合污,大家一起贪腐受贿,倒卖建筑材料。 嘶…… 孙瑜这种卑劣小人,是怎么身居高位的? 真是大明朝的悲哀啊! 朱高煦叹了口气,也没兴致继续与他们虚与委蛇。 “这事儿好办,不过本王得问过一人的意见。” 众人:“???” 嗯? 什么人? 汉王要问谁的意见? 现在这北平,除了郭资,谁能掣肘汉王? “咳咳,不知殿下所说何人?” “喏,那不是来了吗?” 朱高煦努了努嘴,满脸坏笑。 郭资等人扭头看去,下一刻尽皆脸色大变,愣在了原地。 北平巨头,行部尚书,郭资! 郭资看着这些昔日同僚,已经气得满脸涨红。 他早就到了,也听见了这些混账东西对自己的辱骂,以及他们提议的那贪腐大业! 同僚了这么久,郭资怎么都没有想到,孙瑜等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如此卑劣下作! 此刻,这位老尚书,痛心多于愤怒,失望多于愤怒。 孙瑜等人一见到他,吓得立刻起身不知所措,宛如见了猫的老鼠。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孙瑜艰难地扭头看向朱高煦,脸色惨白如纸,不见丝毫血色。 朱高煦摊了摊手,笑道:“你们贪腐归贪腐,可是怎么会想到贿赂本王?” “本王要是在意这钱财,早就去云南就藩挖金矿去了,你们真是一点不懂本王啊!” 众人:“!!!” 我尼玛啊! 你真是要死啊你! 我从未见过如此卑鄙无耻之人! 孙瑜等人惊了,满脸绝望之色。 朱高煦挥了挥手,天策卫甲士冲进大堂,将一众贪官污吏悉数制止。 朱高煦看着满脸绝望的孙瑜,问出了他心中一直以来困扰着他的疑问。 “孙瑜,你们当官就一定得发财吗?” 第485章 父子斗法!第一局汉王获胜! 当官就一定得发财吗? 听到汉王这话,孙瑜露出了一丝苦涩笑容。 “汉王爷,您出身就是天潢贵胄,吃喝不愁,我等哪里比得了?” “千里做官只为财,不是为了发财,请我也不来!” 千里做官只为财! 朱高煦闻言一怔,郭资脸色大变。 这句话,说得真是……残酷而又现实啊! “不应该吧?” “你们寒窗苦读了数十载,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就是为了做官发财?” “难道不是为了造福百姓,不是为了流芳百世,不是为了施展抱负吗?” 孙瑜闻言,只是惨然一笑。 “或许那是年轻的我们吧!” “真个入仕为官后,谁还记得年少的志向?” “朝廷俸禄本就微薄,连宅子都不买不起一套,如果不贪腐,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而且大家都在贪腐,大家都在敛财,你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难道还敢特立独行?那下场只有一个,就是遭受排挤陷害,要么仕途止步于此,要么因此蒙受不白之冤!” “好!”朱高煦笑了,看向郭资,“郭老头,赶紧把这些话都记下来,这可是金玉良言啊!” 郭资怒视着朱高煦,恨不得对这家伙抱以老拳。 奈何现在是自己的下属犯了事儿,道理与大义都在汉王爷那边,郭资也只能选择沉默。 孙瑜也看向了郭资,望着这位昔日的好久,长叹了一声。 “郭存性,老夫一向不服你,凭什么你一辈子可以压老夫一头。” “但是现在看起来,老夫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不如你!” “至少你郭存性能够坚守本心,光是这一点,老夫就比不上你!” 听到好友这些话,郭资也很是怅然。 当年他是北平布政司布政使,孙瑜就是北平布政司的左参政。 二人从那时起就有了交情,而后更是率先向燕王朱棣投诚,得到燕王的器重。 此后靖难之役爆发,二人均被委以重任,留守北平辅佐燕王世子朱高炽,守住这燕王大本营。 靖难之战赢了,他们二人也成了从龙功臣。 但郭资因为才华出众,更受皇帝陛下青睐,身兼数职继续坐镇北平,负责北平一切事务,而好友孙瑜也成了他的副手。 二人在这北平,配合共事了一辈子,交情自然是深厚无比。 对于孙瑜暗中做的那些勾当,郭资也早有耳闻。 只是他没有太过重视,仅仅只是提醒了几句,倒是没有想到,居然会酿成今日之祸。 这孙瑜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还敢公然贿赂汉王朱高煦,端得是个丧心病狂,无可救药! 可他做的这一切,不正是自己纵容的结果吗? 郭资此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位老友,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贪官污吏。 他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精气神,神情恍惚地向朱高煦行了一礼,而后径直转身离去,背影落寞到了极点。 千里做官只为财! 老友的这句话,如同一柄利剑,狠狠刺入了郭资的心口,让他有些喘不上气来。 朱高煦见状叹了口气,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示意天策卫将人给带下去。 “先关押起来,调一部分兄弟去抄家!” 郭登领命而去,徒留朱高煦一人陷入了沉思。 这批贪官污吏,该怎么处置? 杀了吧,会耽误新都修建进度。 不杀吧,好像也不太像话。 真是有些麻烦啊! 朱高煦托着下巴思索了片刻,随后修书一封送去了应天。 与此同时,郭资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府邸后,也上了一封奏章,原原本本地叙述了所有事情,而后又上一封辞呈。 老友孙瑜的那番话,令郭资有些心灰意冷,萌生了致仕归乡的念头。 北平局势,因为这场鸿门宴,发生了惊天变故。 两封奏章,一前一后地抵达了应天帝都。 北平巨头郭资的奏章,走的是通政司的路子,所以晚上了几天。 而汉王朱高煦的奏章,却是走的东厂的路子,所以提前几天就到了。 这得益于朱棣对汉王朱高煦的重视,早就下令他的奏章优先加急派送,以免发生什么变故。 朱棣看着自家老二的奏章,起初还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这奏章很是简单,拢共就那么一句话。 “爹啊,北平没人可用了,都是些贪官污吏,你眼光也不行啊,赶紧让太子爷送批人手过来!” 你娘咧! 什么叫“没人可用”? 什么老子“眼光不行”? 北平那么多官员,难不成都成了贪官污吏? 怎么老子在北平的时候,不知道他们贪腐受贿? 有那么一瞬间,朱棣怀疑这是老二在党同伐异,打击异己! 毕竟老二这个混账东西,起初去北平的目的就不纯粹,谁知道这家伙打得什么鬼心思。 出于谨慎,朱棣并未急着下令,而是让东厂彻查一下,北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东厂的回复还没来,北平巨头郭资的奏章先到了。 朱棣看后瞬间勃然大怒,气得连摔了好几样东西! 北平布政司左参政兼工部尚书,他委以重任的心腹之臣孙瑜,竟然敢伙同二十七名北平大小官员,上下勾结贪腐受贿,搜刮民脂民膏! 如果光是如此,朱棣还不至于这般勃然大怒。 最令他生气之处在于,孙瑜这个天杀的蠢货,还去公然行贿自家老二,结果被老二那个逆子逮个正着!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老二那封奏章,朱棣只觉得心口有些疼! 这是被气得! 他朱棣任命的心腹重臣,结果是个贪官污吏,还他娘地去向自己儿子行贿,结果现在成了那个逆子笑话自己的本钱! 一想到这儿,朱棣更是暴怒到了极点。 父子斗法第一局,永乐大帝朱棣完败! 天杀的孙瑜,你枉为人臣! 尤其是看到郭资的辞呈,朱棣有些发了慌了。 这尼玛地郭资要是请辞了,那北平不就成了老二的一言堂? 不行,绝对不行! 朱棣托着下巴深思了片刻,然后传见了太子与太孙。 大胖胖与朱瞻基接到命令,立马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看着跪在地上的二人,朱棣笑眯眯地看向了朱瞻基。 “皮猴子,伤都养好了吧?” “劳皇爷爷挂念,孙臣已经痊愈了!”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放下了心。 “嗯,年轻人嘛,身体就是壮实。” “既然伤养好了,那就出去转转吧!” “你二叔那边需要人手,你过去看看,跟你二叔多学学!” 大胖胖:“???” 朱瞻基:“???” 第486章 父子斗法第二局!太孙走北平! 啥? 让我去北平? 跟在二叔身边学习? 我学你大爷啊! 我不被他揍死就算不错了! 朱瞻基没有犹豫,直接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咳咳,皇爷爷,这眼瞅着马上过年了,我爹身体又不好,这个节骨眼上,孙臣还是不去了吧?” 朱瞻基把话说得很是委婉,奈何朱棣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早就想弄清楚老二突然去北平的真正目的,原本还希冀着心腹重臣郭资能够压制住老二,不让他胡作非为。 结果朱棣万万没有想到,压制没有成功,反倒因为孙瑜这些混账东西的贪腐一事,导致郭资都上奏请辞了。 这一局,朱棣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思来想去,似乎派遣任何人去北平,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派个重臣去,如今朝堂之上的九卿大员,几乎全与老二那个逆子有旧,派他们去也是白瞎。 更何况,以老二那个嚣张跋扈的脾气秉性,加上当朝汉王爷的身份,真要派个臣子过去,还真不一定能够压制得住他! 但是,朱瞻基这个皮猴子不一样! 他是当朝太孙,国之储君! 太孙朱瞻基占据着大义名分,就算老二那个逆子想要搞风搞雨,想来以瞻基的聪慧也可以牵制住他。 所以,这一次,瞻基是非去不可! “皮猴子,不要扯那些有的没的。” “朕怀疑你二叔在北平搞什么小动作,朕现在给你这个机会,去北平仔细查一查,探探你二叔的底。” “当然,如果你不想去的话,那也可以,北平那边朕就不管了,有着你二叔兴风作浪去!” 一听这话,大胖胖与朱瞻基直接就傻眼了。 无耻啊! 你这也太无耻了吧?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就差指名道姓地说汉王准备谋反了! 倘若汉王当真准备谋反,那最着急的人,赫然正是他们祖父孙三人。 一位皇帝,一位太子,一位太孙。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朱瞻基还能够拒绝吗?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大胖胖就扭头看向了他。 “儿呐,既然你伤养好了,就去北平转转吧,整日待在府中斗蛐蛐,算什么话?” 朱瞻基:“!!!” 我尼玛啊! 你真是可是我亲爹啊! 合着去了北平受苦受难的人不是你呗? 还有老子什么时候斗蛐蛐了,早都戒掉这个…… 一听到朱瞻基又在斗蛐蛐,朱棣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混账东西!” “立马滚去北平!” “尽学一些纨绔子弟做派!” “这江山朕日后怎么交给你?” 那篇老二所作的《促织》历历在目,朱棣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大胖胖这句话,无异于是触动了永乐帝的逆鳞。 结果就是,太孙殿下被臭骂了一顿,然后怏怏不乐的领命而去。 一走出乾清宫,朱瞻基就怒视着自家亲爹。 “爹啊,有你这么坑儿子的吗” “那怎么办?”大胖胖无奈地摊了摊手,“这事儿你不去,难道让你爹我去?你还想坑爹?” 听到这话,朱瞻基又气又好笑,觉得一阵气闷。 自家亲爹这身子骨,还真是折腾不动了。 原本眼瞅着他天天跳减肥操练太极剑,正肉眼可见地瘦了下来。 结果又闹出了一系列的破事,上次张軏冲击东宫太子府,可是把他给吓了个不轻,没几天就病倒了,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 一想到这儿,朱瞻基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罢了,去就去吧,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只希望二叔会顾念一下血脉亲情,不会直接提刀剁了我!” 大胖胖闻言脸色微变,笑眯眯地开口道:“老爷子让你去北平,不是让你跟你二叔对着干的。” “你二叔突然举家搬去北平,肯定怀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才是老爷子派你去的目的。” “你去北平之后,做个看客便是,小事不用管,大事你也管不了,只要你二叔不扯旗造反,那就跟你没什么关系。” “不然你当真以为,老爷子派你这个太孙殿下去干什么?还不是占据大义之名,提前断了老二效仿靖难的念想!” 话音一落,大胖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也是他这位太子爷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如果老二当真扯旗造反,那他们这兄弟还怎么做得下去? “儿呐,不要对你二叔心怀怨恨。” “你我父子二人,亏欠你二叔太多了。” “光是你二叔千里走北疆,冒死救了你的小命,就足够你还一辈子的了!” 朱瞻基闻言沉默着点了点头,同样叹了口气。 这关系,该怎么处啊? 父子二人一边说着,转眼就回答了东宫太子府。 朱瞻基收拾完东西,就准备上路。 大胖胖却突然眼睛一眯,给出了一个建议。 “你先去汉王府一趟,邀请瞻壑同行。” 听到这话,朱瞻基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爹,你的意思是……” “这是保证你的安危,有瞻壑从中斡旋,你也不会那么快死。” 朱瞻基:“???” 嗯? 亲爹? 北平。 朱高煦正忙着处理政务。 因为孙瑜等人贪腐,整个北平官场迎来了一场大地震。 北平巨头郭资闭门不出,已经上交辞呈。 北平二把手孙瑜与一众中层官员贪腐受贿,全部被羁押在大狱里面。 为了不耽误新都的修建工期,朱高煦只能一边骂娘,一边处理着政务。 “狗日的郭资,承受能力这么差的吗?这么点打击就扛不住了?” “狗日的朱棣,眼光这么差的吗?北平官员贪腐受贿都是因为你!” “狗日的朱高炽,动作这么慢的吗?让你派遣些人手这么久了还不了来!” “狗日的朱瞻基……” 正当这个时候,聂兴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罗网急报,皇上命太孙朱瞻基率一众官员前来北平。” 朱高煦:“???” 嗯? 怎么个意思? 这是给老子上眼药? 朱瞻基那小兔崽子,来北平干什么? 朱棣那个坑儿子,又在谋划着什么? 真担心老子霸占北平,学一学朱棣起兵靖难? 呸,一群小人! “给东厂递消息,让他们半月内赶到,不然别来了!” 聂兴闻言一怔,随即讪笑道:“咳咳,王爷,这多少有些不合适吧?” “那可是太孙殿下,而且人手上还有圣旨!” “太孙?”朱高煦一愣,反问道:“本王揍他揍得还少吗?” 聂兴:“!!!” 你清高! 你了不起! 你揍太孙揍着玩! 第487章 谈心局!郭老头注意心态啊! 处理了一阵子北平事务。 汉王殿下终于受不了了,气冲冲地来了郭资府邸。 这郭资好歹是北平巨头,掌管北平一切事务的行部尚书,府邸竟然十分简朴,甚至有些略显寒酸。 郭老头家中除了一位老仆与他的发妻外,竟然连一个下人都没有,其清正廉洁可见一斑。 这种人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就是真正的德行高洁之人。 朱高煦相信他是后者,不然北平官场早就烂到骨子里去了。 如果郭资是个装模作样的贪婪小人,那他早就与孙瑜等人同流合污了,哪里还会有后面这些事情。 “王爷见谅!” “我家老爷近些日子旧疾复发,闭门谢客!” 郭府老仆战战兢兢地开口道,唯恐触怒了这位凶名在外的汉王爷。 朱高煦瞧见他这小心翼翼的态度,有些哭笑不得。 他是凶名在外,那也是针对贪官污吏罢了,哪里到了欺凌老弱的地步。 “老人家放心,你只管带我见郭资就行了,本王今日是特意前来看望他的。” 话音一落,朱高煦还拎了拎手中的东西。 老仆看着他两手拎着的酒壶,顿时嘴角有些抽搐。 这尼玛地,有你这样探望病人的吗? 咋滴生怕病人死不了,拎着酒来把他给送走呗? 万般无奈之下,老仆只能暗自叹了口气,将朱高煦带到了书房。 “老爷,汉王殿下到了,想要见您。” “不见!” 书房内传来了一声中气十足的低喝,听得门外二人面面相觑。 “老人家,你家老爷不是病倒了吗?” “……” 朱高煦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随后一脚踹开了房门。 只见北平巨头郭资正聚精会神地临摹字帖,时不时还端起茶杯呷上一口,日子过得好不痛快,哪里有半分病重的模样? “哟呵,郭老头,你倒是悠闲自在啊,把政务都交给老子处理,你自个儿倒好,躲在这里过安逸日子!” 郭资闻言面无表情,头都没抬起来,淡淡道:“老夫已经递交了辞呈,皇上不日就会派遣贤臣前来辅佐王爷。” “郭老头,你这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 朱高煦一边示意老仆出去关上房门,一边把两壶美酒放到了桌上,具体来说应该是放到了郭资临摹的字帖上面。 字帖被毁,郭大尚书豁然抬头,怒视着朱高煦。 不料后者却是混不在意,一屁股坐到了他身前。 如果有可能得话,郭资真想暴打这厮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郭老头,聊聊吧,这怎么个事儿?对朝廷心灰意冷了?” 字帖被汉王毁了,郭资也没了兴致,长叹了口气后,幽幽开口。 “孙瑜同我相交共事多年,老夫却没料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千里做官只为财!他那日说出的这句话,真是令人震恐!” “那满朝文武,衮衮诸公,又有多少人是怀着这样的想法?一心考取功名只为做官,只为敛财,这未免太过悲哀了些!” 他郭资清廉持守了一辈子,坚守本心一辈子,结果到头来,交情最久的同僚因贪腐受贿下狱,还大言不惭地说出“千里做官只为财”这等丧心病狂的话语! 可想而知,这对郭资的冲击力,会有多大。 听到这话,朱高煦只是撇了撇嘴,直接打开了酒坛子。 “这事儿吧,其实也很正常。” “就像孙瑜所说的那般,初入官场时也许可以坚守本心,但是这时间一久,就开始慢慢变了味了。” “你如果不贪腐受贿,不拿人家的好处,那就是异类,那就是不合群,只会遭到同僚上司的排挤打压,仕途就此断绝,甚至还可能遭到陷害。” “如今大明官场的整个环境就是这样,所以贪腐现象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闻听此言,郭资的神情愈发黯淡,脸上的沟壑都深了几分。 “当年太祖高皇帝严刑峻法,重典治国,严厉打击贪腐,为此不知杀了多少贪官污吏!” “这才过去了多久,天下官员就又走上了这条老路,难道他们当真忘记了洪武朝的严刑峻法吗?” 朱高煦闻言只是淡然一笑,不予评价。 洪武朝的严刑峻法,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残,光是郭桓一案就载入了史册! 那个时候的文官士大夫,哪有现在这么猖狂,别说贪腐受贿了,整日上朝如上坟,唯恐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虽然太祖高皇帝因此落得个“暴君”之名,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严刑峻法就是好用,文臣士大夫那可都是老老实实的。 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提倡,因为代价太大。 朱高煦看着忧心忡忡的郭老头,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郭老头,你知道这些文臣士大夫,为何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因为他们心中有底气,他们在朝就是官员缙绅,替皇帝陛下牧民,皇帝不管如何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在野就是地方士绅,掌控着最多的良田沃土,从而控制着当地百姓!” “地方士绅兼并田地,控制百姓;朝堂缙绅争权夺利,粉饰太平!”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他们的底气,不管哪个朝廷,都离不开他们这些读书人!” 郭资闻言一怔,愣在了原地。 “想必你也听说了,学部与礼部正在大力弘扬新学,这新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啊,包含多种学说经义,不止程朱一门!” “等到新学逐步走上正轨,除了这些程朱门徒外,朝廷并不是无人可用,他们最大的底气与根基,也就此消失了,即便想要贪腐受贿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所以,没有必要对眼下这个腐朽迟暮的朝廷失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朝气蓬勃的大明朝廷将会出现!” 这一次,朱高煦可谓是毫无保留,直接讲出了弘扬新学的真正目的。 而郭资听完他这个宏伟计划,直接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用新学取代程朱,斩断缙绅士绅的根基与底气。 这真的能够做到吗? 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朝廷,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大明? “郭老头,调整好你的心态,赶紧回来处理政务,想必皇上也不会同意你的辞呈!” “下一步就是打造北平商业圈,本王需要你的配合,不然没工夫搭理那些事情!” 郭资静静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叹了口气。 “也罢。” “老夫就信殿下一回。” 二人举起酒杯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高煦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暗自嘀咕了一声。 “忽悠成功。” 第488章 劳民伤财!大明基建自此起步! 太液池东侧。 故元大都宫城。 元朝的皇城面积很大,宫室布局上也更为分散,是以太液池中的琼华岛为中心,作为元朝的大内禁城。 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开始兴建大都宫殿始,到徐达攻克大都城,历百年经五世十一帝的营建,大都宫殿巍峨壮观,奢华富丽,乃是当时的世界中心。 然而因为战火波及,这座奢华都城也全都被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燕王朱棣的燕王府。 此刻朱高煦来到了这座废墟上面视察工作,身旁站着北平巨头郭资与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准备好了就开始正式动工。 毕竟他可是接了任务,在朱棣面前打了包票,三五年内修建好北平紫禁城,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种。 毕竟是紫禁城啊,按照南京紫禁城的标准,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等等皆需要一应俱备,本身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按照史书记载,这北平紫禁城建成之后,共计屋舍八千三百五十楹,比只有一千六百余楹的西宫可谓宏大了很多,就是相较于南京紫禁城,也是更加的富丽堂皇。 旧燕王府(西宫)连同部分皇城在内,总共修了十四年。 朱高煦当初说服朱棣允许自己来北平,就是打了包票会在三五年内修好北平紫禁城,让朱棣早日迁都北平。 所以,这个差事,现在得抓紧动工了。 好在有皇家制造局的专业技术人才存在,朱高煦只需要给出一个大体方向,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皇家制造局解决即可。 “老胡啊,把制造局最好的工匠调过来,从选材到建筑设计,宫殿、门阙这些建筑都务必精益求精!” 众人听到他这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北平紫禁城,将会成为大明的宫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不出现意外,北平紫禁城都是大明皇宫。 而且当今天子对此事尤其重视,修建西宫燕王府都耗费了无数昂贵材料,北平紫禁城未来只会比西宫地位更高。 所以不管什么材料,连同匠人在内,全都使用最好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朱高煦看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了那首诗词,盛赞元大都的巍峨堂皇。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 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会俊良多。 只是再富丽堂皇的宫殿,现在都成了一片废墟,一地黄土。 然而他们现在,要在这片废墟之上,修建出一座比之还要富丽堂皇的宏伟宫殿,未免令人唏嘘不已。 朱棣那个坑儿贼,真是混账至极啊! “老胡,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带本王去看看吧,了解一下你们的筹备工作。” 胡元澄点了点头,在前面一边带路,一边开始了讲解。 “汉王殿下,到目前为止,按照您的吩咐,皇家制造局与工部的工匠们已经初步划分好了各个建筑的区域,还有各种用料也在户部的筹措调度之下,开始加紧的让开始各地运送过来,前期工料已经准备充足,随时都可以动工。” “如果在材料经费充足的情况下,臣有把握,最迟永乐十九年就能基本竣工!” 朱高煦:“???” 啥? 永乐十九年? 你他娘地准备修个七八年? “老胡啊,你说清楚点,得修多久?” 胡元澄一脸正色,沉声道:“如果经费材料充足,各项工期能够同时进行,那预计永乐十八年底就能够完工!” “嘶……你不觉得太慢了吗?” 朱高煦一脸茫然地看着胡元澄,后者听到这话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反问道:“王爷,这已经很快了啊!西宫都修了十一年……” 慢? 哪儿慢了? 就算是建个不大的院子,那也得两三个月! 打地基,烧制砖瓦,砌墙,上梁,然后盖瓦,这还不带其他一些细节上的工程,一套流程下来,两三个月那都可以算是快的了。 如果慢一点的,说不定还得再加上数月甚至数年的功夫。 有的大院子,更是几代人的努力,方才建造完成。 更何况现在自己等人要修的不是一座院子,而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大明朝未来的皇宫,几乎等同于一座规模宏伟的城池了! 朱高煦:“!!!” 快? 快你大爷! 修个紫禁城修七八年? 你这快个锤子啊快! 真要修到永乐十九年去,那他娘地黄花菜都凉了! “老胡啊,这可不行啊,最多五年,你必须得修好。” 胡元澄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殿下,这不可能啊!” “按照南京紫禁城的规模,有些东西根本就无法快得起来,比如望柱龙雕这些东西,那都需要先挑选最好的木料,然后经由顶尖匠人用心雕刻打磨,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少说也得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尤其是需求量还极大……” “要什么望柱?要什么龙雕?”朱高煦没好气地怒骂道,“主体结构全都给本王用水泥红砖修建,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等他们从各地运送上品木料,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众人:“???” 啥? 你说啥? 拿水泥红砖修皇宫? 我尼玛啊,你这是要疯啊你! 那可是皇宫啊,大明皇帝住的地方,怎么能用这些东西…… “老胡啊,听本王的,别用木料,就用水泥红砖加钢板,还结实耐用,更可以防火。” “至于美观一说,等会儿本王会给你一些图纸,什么乾清宫、仁寿宫那些,你全都按照图纸修建就行了,这样进度嘎嘎够快……” 众人:“!!!” 孝! 真孝! 孝出了强大! 你可真是一点不在乎啊! 皇上让汉王督造北平紫禁城,简直就是他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朱高煦一边说着,脑海中一边浮现出了魔幻的一幕。 大明北平紫禁城,修成了高楼大厦,那会是何等场面? 皇家制造局的炼钢水平已经大大提升,想要生产钢筋桁架也不是什么难题。 钢筋水泥混凝土,再加上价值昂贵的“琉璃”…… 这等场面,对朱棣的冲击,真是令人期待啊! 朱棣这个坑儿贼看到高楼大厦的第一眼,不会直接嘎过去了吧? 那可真是……普天同庆! 至于这个时代,没有机械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说白了,修建宫殿,最难的地方在于取材和运输。 单单是取材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还有像石柱石雕这种太过巨大而且还沉重的东西,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是需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搬运。 毕竟大明不是后世,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完全超乎想像,能把建造玩出花样来。 不过,大明没有机械,却有人力! 每一个震撼世人的建筑,其背后付出的人力,

相关推荐: 村夜   新年快乐(1v1h)   将军在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恶蛟的新娘(1v2)   过激行为(H)   蝴蝶解碼-校園H   交流_御书屋   白日烟波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