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岛小说

雾岛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72章

第172章

傻又不蠢,怎么真会去调查水师! 官员贪腐受贿,甚至还有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明知故犯,这本身就是都察院监管不力,他顾佐这个左都御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朱棣命他好好去查,顾佐自然听出了皇上的话外之音。 皇上这是给了他顾佐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啊! 既然如此,顾佐还怕什么,连夜开始拿人。 不得不承认,都察院的效率还是相当恐怖的。 经过一夜的忙碌,很快一份名单送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此刻正在让小鼻涕烧奏章,就是朝臣弹劾水师那些。 面对朝臣对郑和与水师的弹劾,朱棣的做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先命人把这些朝臣官员的名字记录下来,然后将所有弹劾的奏疏全部丢进了炭火盆,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他们为什么要弹劾郑和与水师,朱棣对此心知肚明。 朱棣现在只是老了,精气神大不如从前,但不代表着他已经昏庸了! 皇室通过水师,掌控五大海关,垄断了海洋贸易,这无异于挡了人家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那些人又怎么可能会不恨郑和与水师呢? 不过恨归恨,你们至少也要搞清楚对象吧? 一群跳梁小丑,还想跟皇室掰掰手腕? 你哪里来的狗胆啊! 皇室挣钱容易吗? 还要承担军费开支,还要供养大明战兵,这些可都是要钱的啊! 可这些跳梁小丑倒好,为了海洋贸易的惊天利润,竟然敢向皇室施压,想要跟皇室抢钱! 呵,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们是不是看朕老了,都忘了朕这个皇帝怎么来的了吧? 一边烧着,朱棣一边让人记下了名字。 有一个算一个,等会就送去都察院,放出顾佐去缉拿查办! 其实朱棣更想动用东厂这个特务机构,不过并未付诸行动。 毕竟东厂是宦官阉人做主,用老二的话来说,这些宦官阉人心里多少沾点变态,能不用还是尽量少用。 其一是极有可能形成第二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其二则是给予宦官阉人太大的权柄,会给后世子孙埋下一道隐患。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中,阉人宦官祸国乱政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朱棣想了想,还是忍住了,将此事交给了都察院。 毕竟都察院发展到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成功取代了锦衣卫,拥有锦衣卫的部分职能。 而且都察院是摆在明面上的监察机构,人家要是查你,那就证明你真的有问题! 罪官被都察院缉拿审查了,满朝文武也不敢议论什么,毕竟都察院占据着大义之名。 “小鼻涕,把这些名字送去都察院,让顾喷子好好查一查!” 说及“顾喷子”,朱棣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老二这个家伙,还真是有识人之明。 顾佐当年方才三十岁,经汉王朱高煦举荐,一跃成为了左都御史,朝堂之上人人畏惧的顾大喷子。 这些年来,顾佐确实做得很是不错,都察院在他手里也重新焕发出了应有的光彩! 小鼻涕躬身领命而去,不过很快又回来了。 “皇上,顾大人求见!” “哦?”朱棣笑了,“这么巧的吗?” “看来是昨夜查出来一些东西了,唤他进来!” 不一会儿,顾佐匆匆走进了寝宫,跪倒在朱棣身前。 “启禀皇上,此案大致已经调查清楚了。” “原是一群南方士绅不满朝廷垄断海洋贸易,所以故意弹劾郑和与水师,试图在五大海关安插他们的人手!” “此外这些南方士绅还有第二步计划,控制生丝原料,切断江南织造局的原料供应,并且抢购囤积丝绸、茶叶、瓷器等出海商品,试图以此向朝廷施压,逼迫朝廷放开出海关口!” 听到这话,朱棣脸色一沉。 “嘿,还真是狗胆包天啊!” “朕就是不能理解了,这些人都不怕死吗?” 钱财重要还是命重要? 为了海洋贸易的利润,连命都可以不要了吗? 顾佐也是摇头失笑,思索片刻后答道:“或许这就是‘利令智昏’吧!” 朱棣叹了口气。 “具体是哪些南方士绅商贾?” “数量较多,名单在此!” 顾佐将名单递给了小鼻涕,后者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御案上面。 朱棣只是瞟了一眼,随后就没了兴趣。 “把名单交给太子,让他去处理!” “另外这里还有一份官员名单,顾爱卿你接着查下去!” “务必揪出所有的害群之马,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一个都不要放过!” 顾佐闻言心头狂震,急忙躬身领命。 他当然清楚这些官员从何而来,都是弹劾郑和与水师的官员! 可是现在,因为一封弹劾奏章,这些官员却是被皇帝记在了小本本上面,可谓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皇上,太子殿下那边,要不要……” 顾佐硬着头皮开了口,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棣打断。 “南京那边不用你管,太子心中自有计较!” “水师可是他太子的心头宝,他岂会看着水师受委屈?” 顾佐苦笑着摇了摇头,再次开口道:“皇上,臣的意思是,要不要提醒太子爷一句,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大了!” 朱棣闻言一愣,随即有些咋舌。 这个问题他倒是真没有想过。 水师确实是太子朱高煦的心头宝! 现在有人无端弹劾郑和与水师,让他们受了委屈,老二那个混账东西,不会又在南方大开杀戒吧? 这个太子爷,可是一向护犊子得很啊! 朱棣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罢了,由他去吧!” “终究是一些跳梁小丑,清洗干净了也好!” “倒是顾爱卿近些日子可要注意,出门身边要一直带着护卫!” “那些人一旦红了眼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出来的,可不能寄希望于那些人的良心发现。” 听到皇帝这话,顾佐顿时心中一暖。 “皇上放心,臣心中有数!” “嗯,下去拿人吧,放开手脚去干!” 顾佐领命之后走出了乾清宫,看着手里面这份官员名单,整个人都有些兴奋与激动。 这可是一个大单啊! 第736章 工业园区!是可忍孰不可忍! 松江府工业园区。 朱高煦见到了展玉泉、王文显等人。 在这些富商巨贾的陪伴之下,朱高煦带着周忱开始巡视了起来。 松江府毕竟是纺织业的发达地区,所以展玉泉等人很有眼光,将其作为了发展工商业的南方第一站。 只是北方商团刚刚抵达松江府的时候,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地方官员压根就不卖面子给他们。 想要建厂,那不行,地方商贾怎么办? 想要投资,那也不行,钱都被你们赚了,地方商贾怎么办? 基于这种种原因,展玉泉等人面临了巨大困境。 奈何太子爷也对他们不管不问,压根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以致于北方商团都萌生了退兵之意。 好在展玉泉心思敏捷,找到了南京户部尚书周忱。 周忱也明白工商业的重要性,所以亲自出面与江南五府官员谈话,确立了双方合作的关系。 北方商团与江南商贾共同合作建设工业园区,钱大家一起赚。 北方商团负责提供器械与经验,包括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转模式,而江南商贾则提供资金,毕竟他们现在也只有钱了。 于是乎经过周忱的斡旋,江南五府接连有工业园区落地,纺织业也因此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朱高煦听后对这种合作模式大为赞赏,毕竟地方商贾的利益还是要保证的,总不能真让展玉泉等人把钱全部给赚完了,最后形成一个个大明版本的金融寡头! 这些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纺织业为主,此外还兼顾茶叶、造纸、瓷器等海外紧俏商品。 说白了,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敏锐地嗅到了海洋贸易的气息。 随着大明朝廷废除了海禁国策,工业园区生产出来的这些商品,只要出海之后,身家瞬间就可以暴涨十倍几十倍,那可都是雪花白银啊! 他们不用出海,只需要全力生产这些海外紧俏货,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了,何乐而不为呢? 换句话说,江南工业园区,完全就是在为朝廷出海而服务。 所生产的丝绸、茶叶、纸张与瓷器,也全都是出海贸易必备商品! 不过眼下倒是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料供应不足了。 展玉泉忧心忡忡地开了口:“太子爷,不知道那些商贾发什么疯,明明合作得好好的,却突然断了我们的原料供应渠道,真是岂有此理!” “现在没了生丝这些原料,工业园区各大工厂就只能停产了。” “再继续这样下去,只怕有些撑不住了啊!” 这也不怪展玉泉叫苦,实在是工业园区成本投入太高了。 不管是北方商团也好,还是南方商贾也罢,你想要开设工厂,那就必须得要购买地皮,自己盖房建厂,等厂子建好以后,再开始招工投入生产。 这样一来前期投入成本,可谓是高到离谱,以致于大部分商人都选择与大明钱庄合作建厂,去大明钱庄里面贷款然后作为本金。 虽然说在大明钱庄贷款建厂,没有什么利息可言,但是这毕竟身上背着巨额贷款啊,任谁心里面都是沉甸甸的。 要是工厂建设运转如预期那般,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本,他们倒也没有什么惊慌失措的。 可是现在原料供应突然被恶意切断,各大工厂不得不就此停产。 这些工厂自从建好到现在,可一直都还处于净亏损状态,现在还被迫停产,那不是直接要了老命了嘛! 朱高煦眼中闪过一道寒芒,面无表情地开口安抚道:“放心吧,此事孤心中有数,已经安排人去解决了。” “要不了多久,原料就可以恢复供应,工业园区也可以恢复生产。”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大喜过望。 不容易啊! 太子爷终于出手了! 朱高煦其实心中明白,现在各地工业园区都还处于孵化状态,想要完全看到利润还需要一个两三年的时间周期。 对于普通商人来说,投资这么大想要得到回报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多数商贾打起了退堂鼓。 也就是展玉泉、王文显这些北方商团,在当年朱高煦发展北方工商业的时候,赚了个盆满钵满,所以这才选择紧紧跟随他朱高煦的脚步,宁愿砸锅卖铁也要建设工业园区。 而这工业园区建设完毕步入正轨之后,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乃是目前发展大明工商业的最佳模式,所以朱高煦必须想办法予以支持。 一个产业配套完善,运作良好的工业园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园区本身所带来的利润。 工业园区建设成功,地方百姓就可以进入工厂上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此外围绕工业园区也会出现很多服务行业,这些服务行业也给地方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地方市场也会因此渐渐走向繁荣! 这也是朱高煦为何放任甚至是支持北方商团南下,大力建设工业园区的真正原因。 现在正处于工业园区孵化时期,也是工业园区最薄弱危险的时候,那些士绅商贾却切断了原材料供应,无疑给了工业园区发展致命一击!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叔可以忍,婶婶都不能忍了! 你他娘地想抢皇室的钱就算了,竟然还敢耽误大明经济发展,那可就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 朱高煦巡视完毕,立马唤来了几个暗卫头头。 不过据他们所言,聂兴现在正忙着调查呢,已经赶去了闽浙一带,那里是生丝的原产地。 这确实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毕竟手里面没有具体名单,聂兴也不能胡乱抓人。 想要揪出那些囤积居奇威胁朝廷的士绅商贾,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需要时间。 可时间越拖越久,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就越是不利! 除非…… 正当这个时候,一名暗卫匆匆赶来。 “殿下,这是东厂送给我们的名单!” 朱高煦立马接过一看,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容易啊!” “老头子你没闲着啊!” 这份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参与此次事件的士绅商贾,高达二三十人之多。 不过倒是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是只有几个士绅商贾,他们哪里敢联合起来威胁朝廷! 朱高煦把名单递给了暗卫头头。 “立刻送给聂兴。” “告诉他,不要留手!” “该抄家抄家,该流放流放!” 第737章 中原大明与北美大明正式建交! 又是一年时间过去。 朱瞻基正带着杨溥等人在码头上面翘首以待。 整整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了啊,算算时间,太后她们也应该回来了吧? 此次太后随船队返航大明,可是带着任务去的啊! 不管是人口也好,还是工匠也罢,这都是朱瞻基与他的北美大明急需的东西。 因为现在的北美大明甚至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草台班子罢了,一切都尚在草创当中,除了温饱问题可以解决外,其他的生活物资那是样样都缺,尤其是布匹。 这北美大陆上面,可是还没发现中原常用的丝麻等物,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鲜东西,想要将其从麻变成丝,无疑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改良与革新。 以致于北美大明上上下下,大部分人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这还是当年他们登陆北美时的旧衣裳,这么多年过去早就被磨破了。 就连朱瞻基这位皇帝陛下,那也是穿着当年的衣裳,甚至连件龙袍都没有。 可想而知,他们现在混得是有多么凄惨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地方土著压根就不穿衣服,裹上一层兽皮挡住某些羞人部位就是了。 这就导致汉人就算降服了他们,可双方文化差距太大,压根就没有统一整合的可能。 北美土著的历史文化,对北美大明而言,没有丝毫用处。 反倒是北美大明降服了这些土著部落之后,还时不时地出现土著反叛作乱之事,就算是将土著抓为农奴干活,也得安排人手看管,不然这些土著就会偷懒耍滑,或是趁机逃跑。 总而言之,北美大明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多,严重制约了王朝发展。 这也是朱瞻基让张太后随船队返航中原大明的真正原因。 总归是自己人啊,儿媳妇儿回来了,皇爷爷应该会同意自己的请求吧? 只要母后能够从大明带回来一批人口和物资,甚至是先进的技术,那北美大明就可以借此继续发展了。 “杨相,你说母后能够成功吗?” “陛下放心,太后定会成功的!” “哦?杨相为何如此有信心?” 朱瞻基扭头看着杨溥,好奇地追问道。 杨溥笑了笑,给出了他的答案。 “一来,永乐皇帝对张太后很是喜欢,一向视如己出,所以张太后此次返航,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来,永乐皇帝对陛下一直宠爱有加,哪怕当年夺嫡争位的时候,我们已经失败了,可永乐皇帝还是给了陛下一条活路,并且还征调了五万战兵随陛下前来北美开疆拓土!” “永乐皇帝与陛下之间的祖孙情谊,非是寻常可比,所以臣相信太后娘娘会带回来惊喜的!” 为了区别朱棣和朱瞻基这两位皇帝,杨溥只能敬称朱棣为永乐皇帝。 毕竟他现在是北美大明的相国大人,真正效忠的君主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北美大明的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听后非但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满脸感伤。 杨溥这番话,无疑触动了他的心弦。 皇爷爷对他朱瞻基,一向都是极好的。 可是他朱瞻基,自己不争气啊! 明明都已经是皇太孙了,却还一门心思地跟二叔争斗,结果最后白白触怒了皇爷爷,最终被发配来了这蛮荒之地。 不过后悔归后悔,朱瞻基很快就恢复了情绪。 虽然说这北美是蛮荒之地,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建设创造! 朱瞻基很是享受这种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比之当年在战场上面浴血奋战还要让人热血沸腾。 可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蛮荒之地太落后了,许多技术都不到位,严重制约了王朝发展。 正当这对君臣闲聊的时候,码头上的守军眼尖地发现了海面上的船只,顿时就拉响了警报。 “回来了!” “船队回来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欢天喜地。 对于将士百姓而言,这一次船队返航成功,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功掌握了从北美返航中原的海图与航线! 说不定他们将来,也有希望回到中原,重回祖地!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毕竟中原可是他们的祖地家乡啊! 而且此次船队远航成功,也意味着北美大明与中原大明正式建立了联系。 他们这批人不再是被抛弃到蛮荒之地的可怜虫,而是为中原大明开疆拓土的先驱开拓者! 只要两大文明建立了联系,日后的往来自然是少不了的,这对北美大明的发展极为有利! 如此这般,一见到船队的身影,码头上面响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看着欢呼雀跃的百姓和将士,朱瞻基也是感慨万千。 “不容易啊!” “杨相,我们真的做到了!” 三五年时间,他朱瞻基来到这蛮荒之地,建立起了北美大明,正式与中原大明建交! 这是一个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伟大时刻! 杨溥笑呵呵地打趣道:“可惜我朝还没有史官,否则定要在此刻大书特书一番,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嗯,无妨。”朱瞻基霸气下令道,“史官就由杨相兼任吧,可以开始为我朝编写史书了。” 杨溥一听到这话,顿时整个人都傻了。 “陛下,这……臣已经身兼数职了啊!” 杨溥不仅是北美大明的相国大人,还身兼数职。 比如吏部尚书,王朝毕竟是个草台班子,所以很多官员都是经杨溥挑选举荐而出。 比如户部尚书,钱粮可是王朝的根基,先前都是朱瞻基带兵打仗剿灭降服蛮夷部落,后方辎重大营则交给了杨溥负责,统管所有钱粮。 比如礼部尚书,北美大明正式立国之后,杨溥也没忘了制定宗法礼制,并且挑选文人士子开设儒家学院,传播儒学思想,教导孩童幼子。 比如兵部尚书,朱瞻基打仗归打仗,时不时也要杨溥提供作战策略,而且大军调动也需要杨溥配合筹划。 比如刑部尚书…… 可以说北美大明没了谁都行,就是不能没了杨溥。 天知道这些年杨溥经历了什么,反正两鬓都有些发白了。 “杨相莫要自谦,能者多劳嘛!” “朕现在唯一能够倚靠之人,就只有杨相了!” 杨溥听后心中一暖,当即拍着胸脯接下了这个差事。 很快船队靠岸,朱瞻基亲自率人迎接。 张太后看见爱子,也是老泪纵横。 不过她没有忘记大事,而是急忙低声提醒道。 “瞻基,朝廷派遣了外交大使,务必要慎重对待!” 外交大使? 朱瞻基和杨溥对视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骇。 他们似乎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中原大明这是真的要与北美大明建交啊!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这位外交大使施施然地走上码头。 下一刻,杨溥和朱瞻基傻眼了! 我尼玛! 外交大使? 赵王朱高燧? “嘿,大侄儿,别来无恙啊!” 第738章 霸气侧漏!赵王朱高燧发难! 外交大使,赵王朱高燧! 这是哪个瘪犊子玩意儿出的主意? 杨溥和朱瞻基面面相觑,二人脸都快绿了。 那可是赵王朱高燧啊,曾经汉王朱高煦的嫡系心腹! 当初汉王朱高煦与太孙朱瞻基夺嫡争位的时候,双方可谓是差点把脑浆子都给打出来了! 这里面的恩怨情仇,早就没了化解的可能。 现在中原大明让朱高燧做这个外交大使,那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这怎么谈,怎么聊? 万一这朱高燧心生不满,直接提刀砍人那该怎么办? 而且这赵王朱高燧不是南洋王吗? 他身为南洋之主,怎么敢就这样远航来北美啊? 朱高燧打量了一眼码头这简陋的环境,随即不屑地撇了撇嘴。 看来朱瞻基的北美大明确实发展得不怎么样啊,远远比不上他那繁荣昌盛的南洋国。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好理解。 毕竟南洋与中原接壤,而且南洋天生占据地理优势,所以发展起来很是迅猛。 可北美终究距离中原太远,而且以前还是真正的蛮荒之地,所以想要发展北美,朱瞻基就得全部靠自己,甚至都没办法从中原偷人偷技术。 这小子,也算是命苦啊! 朱高燧咧嘴笑了笑,随即看向还在愣神的朱瞻基。 “怎么?才过去三五年,就不认识你三叔了?” 听见这声笑骂,朱瞻基这才反应了过来,立马上前行礼。 “侄儿瞻基见过三叔!” “嗯,倒是精神了不少!” 朱高燧上下打量了朱瞻基一番,欣慰地点了点头。 实则朱瞻基这些年来率军南征北战,占领了北美大陆大部分地区,常年厮杀早就将他磨砺出来了,褪去了以往的青涩与稚嫩,蜕变为了一位合格的领导者。 “三叔,您不是南洋王嘛,怎会成了外交大使……” 朱瞻基硬着头皮开口问道,实在是想不明白。 朱高燧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出了实情。 “你以为老子愿意啊!” “老子在自家南洋吃得好睡得好,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还不是因为你那个天杀的二叔,让我随嫂嫂来一趟北美,指导你这小子如何在海外站稳脚跟!” 此话一出,朱瞻基有些失神。 二叔,朱高煦! 原来是他! 是他让三叔来北美帮助自己! 一时间,朱瞻基心中百感交集,眼眶都有些发红。 如果说整个大明朝,最有海外拓土经验之人,无疑就是南洋王朱高燧了! 当年赵王朱高燧奉旨下南洋,与大才杨士奇一同经略南海之地,三年连破七国,将整个南洋之地纳入了大明版图! 这之后南洋国的发展情况,朱瞻基其实并不了解,他那时候正忙着跟汉王朱高煦夺嫡争位呢! 不过朱瞻基倒是记得,南洋七国大力建设海关,并且发展建设水师,形势很是不错。 所以要是这位三叔真是来帮助自己的,那朱瞻基自然拍手欢迎。 只是,他真是来帮忙的吗? 叔侄二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再也没有什么话说了。 眼见气氛很是尴尬,张太后立马从中打圆场。 “三叔,先回去吧!” “舟车劳顿,你也辛苦了!” “瞻基,立刻让人准备晚宴!” 朱瞻基点了点头,领着一行人回到了住处。 看着眼前这简陋的住处,朱高燧眼神也变了。 “大侄儿,你就住在这种地方?” 他有些难以置信。 毕竟老二可是告诉过他,朱瞻基这小王八蛋都在北美称帝,自立天朝了。 可是这尼玛地,你一个天朝皇帝,怎么还住在这里啊? 眼前这些府邸宅院,就跟北京里面的大户人家差不多,甚至还没有琉璃窗户,没有人家的好看! 这可是朱瞻基的“皇宫”啊! 是不是有些太寒酸了? 朱瞻基满脸涨红,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倒是杨溥及时开口,想要替自家皇帝挣回一点面子。 “赵王爷有所不知,我家陛下重视民生发展,所以一直不愿大兴土木,这才住得有些寒酸简陋……” 杨溥话还没说完,就已经说不下去了。 因为赵王朱高燧正死死地盯着他,浑身杀气腾腾! “杨溥,你刚刚说什么?” “本王没有听清楚,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杨溥闻言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赵王爷,我……” 朱高燧冷冷地看着他,竟是突然快步上前,狠狠一巴掌抽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吓得所有人大惊失色。 朱高煦看着自己的相国大人被打,立马就暴怒了。 “朱高燧,你想干什么?” “这里是北美,不是你的南洋!” 双方麾下将士都拔出了刀兵,虎视眈眈地怒视着对方,大有一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架势! 一时间,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朱高燧却不以为然,淡淡地伸出了两根手指。 “第一,这世上只有一位天子,也只有一位皇帝,那就是我大明永乐皇帝!” “其余任何人胆敢僭越称帝、自立为君者,都是乱臣贼子,大明定将兴兵讨伐之!” “朱瞻基,看在你还小的份儿上,这一次就既往不咎,自降为王取消天朝之名,如若不然本王只有率军屠了你这个北美天朝了!” “这是宗法礼制的问题,更涉及到我大明王朝的尊严问题,所以不容任何人僭越触碰,触碰这条底线之人,杀无赦!” 面对朱高燧毫不掩饰的凛冽杀机,朱瞻基感受到了浑身上下冒出来的刺骨寒意。 这个疯子,他真是敢杀了自己,屠了自己的北美天朝! 朱瞻基心中憋屈到了极点,但最后还是强忍着怒火,选择向朱高燧低头。 因为这事儿吧,原本就是他朱瞻基的过错。 所有大明宗室亲王外出开疆拓土,最终立国之后,就是自称为王。 偏偏朱瞻基当时刚刚夺嫡失败,被发配来了北美,所以心怀不忿之下,直接僭越称帝自立天朝,他想要以此证明自己才是大明王朝的合法继承人! 说到底,那不过是年轻人的意气用事罢了。 毕竟北美离中原这么远,就算你看我不爽,也不会来打我吧? 然而朱高燧不仅来了,而且一来就直接兴师问罪! 要是因为此事,引来了中原大明的兴兵讨伐,那才真是哔了狗了! “是小侄僭越了!” 眼见朱瞻基服软低头,朱高燧这才欣慰地笑了笑。 随即他又看向了杨溥,依旧板起了脸来。 “第二,按照大明礼制,本王乃是大明亲王,你杨溥见到本王不说跪地行礼,至少言语之间也要有足够的尊敬,你有何资格在本王面前自称‘我’?” “还是说在这蛮荒之地待久了,你们都忘了自己的身份,堕落到跟蛮夷一样不知礼法了?” 面对朱高燧的诘难,杨溥一张老脸臊得通红。 “赵王爷教训得是,外臣知罪!” “嗯,这不就对了嘛!” 看着低头服软的二人,朱高燧笑了笑。 你朱瞻基还敢僭越称帝,你怎么不上天呢? 你要是皇帝,那我爹算什么东西? 真是不知所谓! “北美不是什么法外之地,而是我大明疆土版图!” “所以你们得按照规矩来,任何人都是如此!” 第739章 欺人太甚!朱瞻基傻眼了! 规矩和秩序! 这是王朝国家统治的基础! 朱高燧没有丝毫客气,直接当场发难,狠狠教育了杨溥朱瞻基一番。 其实如果朱瞻基一直躲在北美大陆,不与中原大明建交,那随他怎么玩都可以。 只要不与中原大明建交,你丫就算是僭越称帝、自立天朝,也压根没有人会管你! 可是北美大明想要发展壮大,想要真正一统美洲,就离不开中原大明的援助,所以朱瞻基不得不派遣船队返航中原,向中原大明请求援助。 可如此一来,问题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你丫区区一个藩属国,还敢僭越称帝? 谁给你朱瞻基的胆子和勇气? 而且你都僭越称帝了,还怎么有脸向中原大明请求援助啊? 咋滴咱们北美天朝的宣德大帝,还打不过一群土著蛮夷,要中原大明出手相助啊? 面对朱高燧毫不留情的严苛斥责,朱瞻基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这本来就是因为他当年意气用事,所以朱瞻基也怪不得旁人。 说白了,朱瞻基当年意气风发,有信心自己在北美打一个盛世大明。 然而这么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北美大明确实是在北美大陆上面站稳了脚跟,甚至靠着大明战兵的强横战力,或降服或铲除了北美大陆上的大部分土著部落,成为了北美大陆一霸! 然而,王朝的发展,并非仅靠打仗就可以了。 北美大明疆土是有了,可难点在于没有足够的人口去耕种,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去生产啊! 瞧瞧他们身上还穿着的破衣服,就知道草创的北美大明,日子是过得多么艰难了。 换句话说,朱瞻基也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北美大明当真想要长足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或者说逐渐蛮荒化,那就离不开中原大明的支持和援助。 中原大明的人口、技术、文化知识等等,一切都是北美大明急需的东西! 犯了错就得认,挨打要立正! 朱瞻基把自己的态度摆得很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为了北美大明的发展,他也算是彻底拼了。 毕竟这个草创的大明分朝,可是倾注了他朱瞻基全部的心血啊! 瞧见朱瞻基这副态度,朱高燧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快两国议事正式开始,各自都做好了准备。 此次中原大明负责和谈的副使,正是大明外交家、著名宦官,侯显。 侯显这位著名宦官,也是同郑和一样,青史有名的贤宦人才,多次深入卫藏招揽降服卫藏各大宗教喇嘛势力,为大明降服卫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此外侯显还曾作为郑和的副手参加第二、第三次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立下了赫赫功勋。 以致于史官在《明史·侯显传》中,写着他的“劳绩与郑和亚”的高度评语,对侯显评价极高。 面对朱瞻基与他的草创大明,侯显没有丝毫畏惧之意,当面提出了许多严苛条款,听得朱瞻基勃然大怒! “北美大明若想与我天朝建交,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北美分朝废除帝号、天朝伪名,称为北美国,国主可称大王,严禁再出现僭越称帝、自立天朝之举,否则我中原天朝必将兴兵讨伐之!” 这是大明满朝文武的底线,也是两国建交的前提! 你丫一个蛮荒之地还敢自立天朝,那我中原大明又算是什么? 真是不知所谓! 听到这第一个条件,杨溥和朱瞻基都点了点头,没有什么抵触心理。 毕竟这也不是不能接受,确实实力不如人啊! 紧接着侯显就提出了第二个条件,却是让杨溥朱瞻基二人勃然大怒。 “第二,北美分朝想要迁徙中原人口,这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按照人头购买,一位汉人子民十两纹银,并且以万人为基础打包购买,少了不卖!” 杨溥:“???” 朱瞻基:“???” 我尼玛啊! 一个子民十两纹银? 你他娘地穷疯了? 你大爷地怎么不去抢啊你? “这绝不可能!” 杨溥愤怒地咆哮道。

相关推荐: 村夜   新年快乐(1v1h)   将军在上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恶蛟的新娘(1v2)   过激行为(H)   蝴蝶解碼-校園H   交流_御书屋   白日烟波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