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乱中, 所以才常年在外游历。 这跟王家那个只在山中清修、家被抄了都不见人的王重心相比,倒是颇有几分一动一静,相得益彰的意味了。。 “走吧!” 谢鸣鹤枯坐了许久, 也不知道又暗自吟诵了几遍,估摸着眼圈都要红了, 却忽然长叹一声, 伸手抓住了张行肩膀。“既要揽尽江东名胜, 怎么能待在一个区区石头城呢?” 说完此话,却是再度腾空而起。 不过, 等到再落地的时候,天色早已经彻底转入暮色,最后一点视野也无, 而不出意料, 谢鸣鹤并没有逼迫过甚, 反而就地打坐, 只说待天明――这是当然的,他之所以飞来, 本就是情绪有些按捺不住,怕失了态。 而张行也无奈,在旁边转了一圈, 也不敢跑的,便也干脆打坐冲起脉来。 一夜疲乏, 前半夜冲脉,后半夜倚靠在一个土墩下睡了过去, 第二日却是被阳光直射的温暖所惊醒――张行醒来,赶紧四面去看, 只希望人家高手有高手风范,得了一首诗,半夜就自己飞走了。 所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张三郎在找什么?” 十几步外的土台上,一人高冠博袖,端坐不动,须发飘飘若仙, 不是那位谢鸣鹤还是谁。“可是在找我?” “是。” 张行打了个哈欠,有一说一。“本以为谢先生会夜间离去,这样大家相互留个台阶,对谁都好, 却不想先生还在这里……谢先生,咱们就不说今日天气这般晴朗,被人看到了如何了。只说你我高山流水遇知音,固然是难得快活,可江都大营与诸郡官府,还有我那位倚天剑的长官却都未必晓得咱们已经成了至亲的兄弟一般。而如今江宁城你家中,恐怕也已经一艰难了起来,便是八大家其余七家都要恨死你一个人的……当然了,那只是误会,若非谢先生在,他们那里还有机会过年?” “说的好,要是没有我跟王重心,他们哪有机会过年?” 谢鸣鹤长叹一声。“不过说句实诚话,昨也我确系是有心一走了之的……但跟你想的不一样,我是想直接把你扔江里,然后也扔下这个家,就此化为一只真正的野鹤,从此不再归来,恰如此地的凤凰一般……只是念及你诗写的还不错,不忍心就此让你沉入江底,做个鱼肉馄饨,这才留下。” 张行干笑一声,然后环顾四面,却只见一光秃秃的土台和几处朽木残壁立在山上,也没什么字迹,根本不晓得是何处,唯独依旧挨着长江,并能在上午的阳光下清晰眺望到江宁城与江心洲,稍微让人安心。 “这是江宁城西南的凤凰台。” 谢鸣鹤在台上认真言道。“当年唐室南渡,人心失措,忽一日,有一条凤凰出现在此山之上,环游数日,一鸣而去。彼时还叫建康的江宁城上下看的清楚,只因真龙若鸟状则唤为凤凰,而凤凰多为赤帝娘娘座下,便以为这是赤帝娘娘给了说法,从此人心安定,就在此处辅佐南唐皇室定下基业。而实际上,按照我家祖上的说法,说是当年真火教的一位女圣在此处修行,唐室南渡,她下令真火教北渡大江,接应流民无数,在江淮安置,得了大功业,终于证位成龙,以凤凰形状腾起。但不管如何,算起来,都已经快五百年,经历六七朝了。” 张行听完,跳将上去,拢手跺了跺脚下土台:“那此地不是凤凰楼,便是凤凰台了?想来当年也曾是一番盛景?” “不错。”谢鸣鹤叹道。“此处当年既有凤凰楼,也有过凤凰台,屡毁屡建而已……可有什么合适的诗作?” “有。”张行冻了一夜,也算是跟对方盘桓了半日,晓得对方不会真杀自己,反而渐渐放松起来。“有一首七律诗,但怕谢先生接不住。” “什么意思?” “我的这首七律,虽然不够工整,却足以压服当世所有七律。”张行摇头以对。 “自古七律重格律,否则何称七律?”谢鸣鹤冷笑一声。“若是不够工整,天然便输三分,更遑论压服当世所有七律?你可知道,便是这凤凰楼所在,往上五百年,也曾留下几十首极品七律呢!” “若是这般,何妨一赌?”张行被晒的身子暖起来,却是愈发心情舒展。“我看谢先生也是个体面人,诗好不好,先生自有一番见识;认不认,先生也自有一番气度!” “赌什么?”谢鸣鹤在阳光下反问。“是放你离去吗?” “可行吗?”张行再度反问回去。 “当然可行。”谢鸣鹤当即应声。“你且做诗来……” “敢问对岸是何地?”张行稍作思索,却并不急作诗,反而伸手一指。 “六合山……”谢鸣鹤幽幽以对。“虞王身死之处,不肯过江东之地。” 张行讪讪,复又指向江心洲:“这江宁前的江心洲可有别名?” “好像叫梅子洲,像一颗细长梅子,也可能洲中产梅。”谢鸣鹤对答妥当,催促不及。“你的七律呢?” 张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腰间无套绣口刀取出,倒持给对方:“我来念,先生可以仿效我家巡检,刻在这台上,台上没地便刻在山石上。” 谢鸣鹤看了对方一眼,隔空卷过刀来,反而失笑:“倒是有几分气势了,可惜无酒!” 张行冷冷摇头,气势愈盛:“诗若好,足以醉人。” “吟来!诵来!” 谢鸣鹤一跃而起,左手真气凭空冒出,宛若实质藤蔓,缠住一处山石,右手运气出来,刀锋为绿光所遮,绽放青光,宛若流水。 张行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昔人已化凤凰去,此地空余凤凰楼。 凤凰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六合木,芳草萋萋梅子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谢鸣鹤一声不吭,手中绣口刀笔走龙蛇,在石头上书写完毕,却又立在山石下,久久不语。 “成了吗?”张行催促了一声。“能否让我走了?” “好诗,但是连着三个凤凰,词句重复,明显坏了格律。”谢鸣鹤一时犹疑,然后回头来看。“要不要再来一首?” “先生过分了。” 张行终于大怒……他不怒不行,因为他委实记不起来李太白的另一首凤凰台了……所以赶紧转移起了话题。 “我知道谢先生心中有气,这次抄家的事情根本上也的确是大魏朝廷对江东的凌虐欺压,可这等事情如何算到我们一群鹰犬身上?我们奉命来到江东收粮,几乎是设身处地,辗转腾挪的选了最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先生呢?先生空负一身本事和怨气,既不能违逆南北大局,也不能阻拦自家鱼肉乡里,却只能寻我一个白绶撒气……敬亭山上安坐的王重心先生若是知道,怕是要笑话阁下的。” “如此说来,你我之间,你抄了我的家,反倒全是我的错了?”谢鸣鹤终于没了昨夜的消沉之态,就在这七律诗写持刀来笑。。 “非也,我当然也有错,我的错在于,明知道朝廷是对江东百姓凌虐过度,但身处局中,再加上人微力小,不能抵抗,只能裱糊应时,往尊家鸡窝里掏一把救时之谷。” 张行昂然做答,理直气壮。“但谢先生的错处要比我多…… “首先,谢先生的错处跟我一样,明知道是大魏朝廷的错处,却不能抵抗。 “其次,大魏对江东之凌虐,主要还是凌虐地方小民百姓,八大家终有余裕,若说怕被朝廷忌讳不做救济倒也罢了,可谢先生身为江东八世家的领头之人,反而放纵家人世交火上添油,使江东百姓生计更难,恰如首在火中,脚在冰内……这难道不是个罪过吗? “最后,便是谢先生本人的态度,一身本事,却处处逃避,左也躲、右也摇……好像要不理世事一般……可实际上呢,还是动辄半夜来看石头城,暗中哭泣如女子;自家丢了些金银粮食,受了点气,也要卖弄一番本事,拿一个没有反抗之力的人耍性子,却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何用?” 且说,张行一开始只是不想继续作诗,想让对方认输放自己走,但不知为何,一句句数落下来以后,可能是意识到对方并不是一个腐朽之人,反而渐渐气壮,真的有些生气了。 “前面的话暂且不说,后面的话我也不想说,因为终究难说。”谢鸣鹤沉默许久,认真追问。“你说我家火上浇油,使江东百姓如临水火,可有证据?” “放印子钱算不算?江东的印子钱全都是八家!”张行当即反驳,几乎脱口而出。“南陈忘了二十年,尊家可曾有半日停止过发百姓的血汗财?” 谢鸣鹤微微一怔。 “这是一条大的,我也来不及整治。”张行看到对方茫然之态,愈发愤怒,便继续冷笑道。“再说一条,是我原准备上计成行前做的……朝廷税收苛,草场,便是百姓采摘野菜、捡拾水产活命的场所,可江东数郡,这个山被谁家围了看风景,那个滩被谁围了养鹅、养鹤……这也算是有德之事吗?” “养鹅……” “养鹅是干嘛我当然知道!”张行厉声呵斥。“是为了练字的雅趣嘛!养鹤是为了干吗,我也知道,不就是因为南朝五百年,形成了以鹤来喻高洁之士的文化风气,世家大族要用鹤来装面子、赶风潮吗!谢先生的名字不就是这么来的吗?你家没有围吗?而为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要用鹤与鹅来夺人命,江东世家,也配在我一个北地军汉面前昂首挺胸,自怨自艾?写诗辱你们,已经是我给脸了!早知道你们这般给脸不要脸,我直接鸡犬不留,让你回来哭都没地方哭!” 话至此处,张行语气激烈到了极致: “江东八大家,注定要亡的,先生早该晓得,可如今得了便宜,如何还来装酸?!” 一气说完,张行看着对方刀上宛如青水划过,心下一惊,自然觉得后悔,唯独刚刚一番话骂出来了,却又不好装怂的,只好立在那里负手昂头,挺胸凸肚,状若不屑。 但一个字都不敢再说了。 另一边,谢鸣鹤听完这话,一声叹气,却只是回头用刀子给那首诗留下了落款――锦衣白绶,拼命三郎张行作。 写完之后,复又掷刀过来,这才鼓袖拢手言语: “
相关推荐:
花花游龙+番外
毒瘤
[综影视]寒江雪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地狱边境(H)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删除她gl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